一种汽车风洞内超车试验装置及其使用与受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49729.0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风洞内超车试验装置及其使用与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风洞、天平转动装置、第一车辆旋转装置、第二车辆旋转装置、被超车车辆和超车车辆,天平转动装置安装在风洞的出风口处,内置有测力传感器;被超车车辆、超车车辆分别通过第一车辆旋转装置、第二车辆旋转装置安装在天平转动装置独立测力传感器上,第一车辆旋转装置和第二车辆旋转装置能够分别带动被超车车辆和超车车辆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天平转动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得天平转动装置能够带动被超车车辆和超车车辆转动,以调换被超车车辆和超车车辆的相对前后位置。本发明能够灵活地调整两车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的朝向。

    一种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的动力电机热特性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13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55953.6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的动力电机热特性模拟装置,包括模拟主体和控制器,模拟主体包括壳体、外层热容模拟体、内层热容模拟体和设于外层热容模拟体与内层热容模拟体之间的发热体,外层热容模拟体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热容调节体,壳体套接于外层热容模拟体上,外层热容模拟体套接于内层热容模拟体上,壳体两端均设有第一端盖,壳体内部设有冷却流道;外层热容模拟体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内层热容模拟体内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发热体均与控制器连接。对动力电机内部不同部分的热容进行模拟,解决现有装置对热管理系统性能评估不够全面的问题。

    一种汽车环境风洞主风机电机及变频器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7929.0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环境风洞安全运行控制策略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环境风洞主风机电机及变频器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机及变频器温湿度控制系统;收到主风机启动指令时,控制主风机保持停机状态,并启动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和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电机所处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变频器所处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当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电机的表面温度稳定在第一阈值,且变频器温湿度系统控制变频器所处区域温度稳定在第二阈值、湿度稳定在第三阈值时,控制主风机开始运行;直至收到主风机停止指令,控制主风机立即停机,以及保持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和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运行预设时间后关闭。以解决现有风洞内主风机电机和变频器的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59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5426.X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风洞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包括驻室和对称设置在驻室两端的喷口和收集口,喷口和收集口之间形成主风道,汽车位于主风道中,风洞连接有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车底灭火单元包括车底监控机构和车底喷射管,引擎灭火单元包括引擎监控机构和引擎喷射管,车角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角喷射管,车轮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轮监控机构和车轮喷射管;且车底喷射管和车角喷射管均连接有水管,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外,引擎喷射管同时连接水管和干粉储罐。以对车辆不同的起火部位进行高效灭火,确保风洞试验安全。

    一种汽车侧风稳定性动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9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49289.X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评价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风稳定性动态评估方法,包括:建立目标车辆的汽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和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加载瞬时实测侧风数据,并计算汽车瞬态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加载路面信息计算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的车辆瞬时动力学响应;将获取的气动载荷与动力学响应参数在指定时间步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并在下一时间步对计算条件更新,再将更新后的计算条件赋予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与汽车动力学动态耦合求解,得到车辆随时间变化的侧风响应数据,用以动态评估汽车的侧风稳定性。本发明能真实反映侧风环境下汽车气动力及车身运动姿态的变化,精准评估侧风环境下高速汽车气动稳定性。

    一种适用于空调系统仿真的乘员舱温度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0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98019.X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空调系统仿真的乘员舱温度快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乘员舱的数据导入CFD软件中,建立乘员舱模型,然后设定参数,再通过该软件计算出稳定的温度数值;S2:采用NARX神经网络,将车内平均温度作为输入,呼吸点温度和脚部温度作为预测对象,训练该神经网络,从而形成神经网络模块;S3:将目标车型的乘员舱参数标定到乘员舱模型内,然后计算车内热负荷,从而得到乘员舱平均温度模块;S4:将S2中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块与S3中得到的乘员舱平均温度模块结合,根据输入的参数,能实现乘员舱内温度的快速计算。将CFD方法与乘员舱仿真模型共同作用,不仅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整个乘员舱与环境的真实热负荷,还能减少计算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