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速度等效的水下系泊体涡激振荡缩比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1493720.2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等效的水下系泊体涡激振荡缩比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实际尺寸的水下系泊体质量与几何参数;按照几何比例1:λ对实际尺寸水下系泊体进行缩比;根据合成加速度反向相等g1=‑gλ,获得等效后的试验模型参数;其中,g1表示倒挂后的试验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按照试验模型参数完成模型加工与质浮心调整;将试验模型悬挂在造流水池上方;记录试验模型在倒置大地坐标系OλXλYλZλ下的运动参数;获得实际尺寸系泊体在大地坐标系O0X0Y0Z0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倒向悬挂的方式(56)对比文件谷家扬;谢玉林;陶延武;黄祥宏;吴介.新型浮式钻井生产储油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第07期),第878-885页.王宏伟;罗勇;苏玉民.悬链线式系泊及立管系统等效截断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第12期),第1565-1572页.

    一种模拟高速气动剥蚀过程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8415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003127.9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速气动剥蚀过程的结构,包括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和底板,样件和底板结合区域正对来流的部位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还包括侧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样件侧对来流方向的部位开设凹槽,凹槽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剥蚀层平滑了样件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模拟烧蚀过程的结构,可以在气动试验中,让高速流动逐步吹除表面贴附的石墨‑金属‑粘合剂,得到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因此可以模拟实际烧蚀过程中,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本发明通过设计不同的剥蚀层以及不同粘结在不同部位,可以模拟不同部位和不同特点的烧蚀变形过程,在普通风洞中研究烧蚀变形过程对气动的影响。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可调节增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01374.4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可调节增稳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尾裙和第二尾裙、第一轴套、第二轴套、中心轴,第一尾裙和第二尾裙均由部分重叠的多个鳞片围绕而成,第一尾裙的鳞片与飞行器尾端活动连接,绕飞行器围成一周,每个第一尾裙的鳞片通过骨架与第一轴套连接;第二尾裙的鳞片沿飞行器轴向与第一尾裙的鳞片尾端活动连接,每个第二尾裙的鳞片通过骨架与第二轴套连接;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沿飞行器轴向依次套在中心轴上,沿中心轴自由移动改变第一尾裙和第二尾裙的张角,从而调节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稳定度。

    一种扰流式涡破碎尾部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4204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67728.3

    申请日:201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 B63B1/32 B63B2001/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流式涡破碎尾部减阻装置,属于水下减阻领域。包括扰流带和多个大小不一的扰流片,扰流带为圆环状结构,安装在航行体尾部边缘,扰流带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扰流片,每个扰流片为半椭圆形状,且尖端向扰流带的中心收缩,扰流片之间相互紧邻,但不重叠搭接。本发明在不增加航行体长度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尾部泄漏涡完全破碎,消除尾部的脱落涡系,减小尾部阻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尾部无法形成流线型尾部外形的各类水下航行体。

    一种自主扰动触发湍流转捩的扰流装置及扰流片

    公开(公告)号:CN109050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1007947.X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扰动触发湍流转捩的扰流装置及扰流片,在航行体周向多个凹槽内安装扰流片,当流动会自主发生湍流转捩时,扰流片在凹槽内,航行体表面没有凸起,因此不会引起额外的流动阻力。本发明设定了额定的临界雷诺数,当流动速度降低、密度较低的状态下,流动为层流,这时候流动对扰流片的压力降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可以将扰流片弹出。扰流片弹出后会扰动流动底层的流动,将层流触发为湍流。本发明通过设定弹簧的弹力,可以自动在需要扰动触发湍流转捩的时候,自动开启扰动装置,不需要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实现湍流转捩的自主控制。

    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00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839600.6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该模型是航行体等比缩小后的相似缩比模型,用于进行航行体的水洞试验,主要包括主体部分、支撑翼型和管路,其中,支撑翼型采用中空结构,可以与模型主体内部空腔作为气体压力稳定空间,缩短了模型内通气管路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管路占据空间,而且扩大了内部稳压的空间,即提高了模型内部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满足较大通气量的需求;两外,本发明的通气管路分为中部放气引入管和尾部放气引入管,实现前后分口通气,可以有效解决小型水洞试验中多路通气管路过于密集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