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及浮置板轨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5481.8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及浮置板轨道,载荷自适应隔振器包括钢弹簧隔振器和负刚度结构,负刚度结构包括冲程平台、滚珠丝杆轴承、丝杆、海尔贝克磁阵列、支撑台和底座,冲程平台顶面与盖板固定连接;滚珠丝杆轴承穿过冲程平台底面的中心孔并与其固定连接;海尔贝克磁阵列包括内壳、线圈和外壳,内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弧形磁铁的凹槽,外壳在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弧形磁铁的凹槽,线圈紧贴外壳内壁设置并与其外壁形成间隙;内壳中心与丝杆下部固定连接;丝杆下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支撑台固装在底座上,外壳下部嵌装在底座上预留的凹槽中。该装置实现了载荷自适应,能有效抑制变载荷情况下的低频振动。

    一种预制短板二次浇筑成长板的气垫模板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3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21449.X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短板二次浇筑成长板的气垫模板的施工方法。首先准备预制单元板,预制单元板的两端均预留有纵向钢筋,将预制单元板运输到施工现场,铺设预制单元板,将一个预制板连接段内的所有预制单元板进行铺设,相邻两个预制单元板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湿接缝,并将相邻两个预制单元板之间的纵向钢筋连接到一起,将气垫模板从两个预制单元板之间的下方穿过并居中固定,再向气垫模板内加压达到预定压强,之后在浇筑模板内铺设隔离膜,最后在湿接缝处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筑并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取出气垫模板。本发明实现了可在狭小的板底部空间安装,增强了板道床的整体性、施工方便适应性强、节约了成本。

    一种地铁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在线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06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43891.X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在线测评方法,使减振轨道测评断面和普通轨道对比断面在同行向,捕捉同一列列车经过两断面时振动源强,并计算隧道壁加速度最大Z振级及其插入损失,获得多量列车经过的插入损失样本,计算样本期望与标准差,并将正交分布转化为标准正交分布,通过查正态分布z值表求解该减振轨道减振量达到标称减振效果的置信度,作为该减振轨道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本发明将地铁减振轨道减振效果在线测评由定值评价改为以达到某减振量时的置信度进行评价,解决了评价结果高度依赖选用分析数据的技术难题,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地铁减振轨道减振效果能指导减振轨道科学设计与选用。

    一种预制装配框架式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085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57293.2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装配框架式轨道结构,包括预制底座梁和若干预制轨道梁,若干预制轨道梁通过现浇连接部固定在预制底座梁上,现浇连接部包括设置在预制底座梁上的若干底座梁凹槽和设置在预制轨道梁上的若干轨道梁凸柱,轨道梁凸柱能够插入底座梁凹槽内,预制轨道梁位于预制底座梁的上方,预制轨道梁和预制底座梁均为预制装配结构。预制轨道梁和预制底座梁均为工厂化预制,仅预制底座梁凹槽内的现浇连接部采用现场浇筑,实现整个装配框架式轨道结构中预制结构占轨道结构不低于75%,从而提高轨道结构的装配化率,减少现场浇筑的工作量,减少了隐蔽施工流程,简化整个施工工序,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保证更换及养护维修方便。

    一种点铺周期垫层减振道床

    公开(公告)号:CN1126269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523231.2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铺周期垫层减振道床,包括周期复合道床板及设置在其下方的混凝土基底,所述周期复合道床板与所述混凝土基底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防止发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周期复合道床板由混凝土板和周期垫层由上至下交替排列固结而成,且混凝土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每一混凝土板和其下方相邻的周期垫层构成一个基本单元,所述基本单元沿竖直方向周期重复数不少于2;所述周期垫层由方形垫板沿行车方向按规律离散分布。该减振道床在竖直方向、横向和纵向上形成弹性波禁带,能有效控制三个方向振动的传播,通过改变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组成能主动调节禁带范围,可调节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