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16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35259.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万齐 , 智鹏 , 王辉麟 , 解亚龙 , 郭祥 , 陈勋 , 梁策 , 卢文龙 , 杨威 , 张玉龙 , 钱进 , 赵一馨 , 郭晓翠 , 鲍榴 , 刘伟 , 刘北胜 , 牛宏睿 , 张杰 , 俞醒 , 武丰杰 , 陈振光 , 严申华 , 洪根田 , 梁振 , 朱成远 , 许金 , 王建军 , 杜国军 , 吕向茹 , 王可飞 , 刘闯 , 白龙彪 , 王荣波 , 王志华 , 王坤 , 王学强 , 陈丹 , 史锐波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初支平整度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软件平台获取隧道初期支护完成之后,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待检测隧道区间的三维点云数据;所述软件平台将所述隧道区间的三维点云数据与所述隧道区间的施工坐标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之后的三维点云数据;所述软件平台根据所述匹配之后的三维点云数据,计算所述隧道区间的平整度;所述软件平台将所述隧道区间的平整度发送到服务端,使得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隧道区间的平整度与预设的平整度阈值,确定是否发出预警信息。该方法和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采集和分析效率高、计算结果精度高等优点,能够为隧道初支平整度的验收和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70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83773.2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万齐 , 解亚龙 , 梁策 , 刘闯 , 白龙彪 , 王荣波 , 王坤 , 史锐波 , 王学强 , 陈丹 , 贾娇磊 , 龚翔飞 , 牛宏睿 , 王超 , 王志华 , 鲍榴 , 智鹏 , 钱进 , 索宁 , 王辉麟 , 卢文龙 , 郭歌 , 陈杰 , 郝蕊 , 张敬涵 , 刘北胜 , 杨威 , 史瑞昌 , 秦琳 , 陈勋 , 赵一馨 , 陈雪娇 , 江若飞 , 朱一 , 刘伟 , 刘红峰 , 郭晓翠 , 吕向茹 , 王可飞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铁路悬臂施工连续梁段高程预警方法及装置,能实现单孔跨径100米以下的铁路混凝土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已施工梁段高程数据超限实时预警。方法包括:对于铁路悬臂施工连续梁桥的每个T构,获取该T构上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顶面高程值和0#块前端顶面高程;计算该T构上前n-1个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修正设计高程值;根据前n-1个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修正设计高程值和前n-1个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顶面高程值计算前n-1个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高程偏差值,并在判断获知前n-1个已经施工完成的悬臂梁段的高程偏差值中任意一个高程偏差值大于第一报警限值时,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550894.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Inventor: 魏强 , 汤晓光 , 刘延宏 , 伍林 , 刘红良 , 解亚龙 , 王万齐 , 张天龙 , 吴佳琪 , 刘红峰 , 卢文龙 , 白龙彪 , 菅云硕 , 聂现会 , 师圆圆 , 黄成峰 , 章天伦 , 张颖 , 陈延君 , 王燕 , 王大鹏 , 李志源 , 戎玉博 , 耿重阳 , 孙安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的水质监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无人机远程管控平台发送指令使无人机出无人机库并依据飞行指令前往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口的目标点位;无人机基于飞行指令到达待检测目标点位并悬停,无人机基于自身搭载的任务传感器采集水质监测数据;无人机基于搭载的自动控制机载云盒与无人机库传输水质监测数据,无人机库传输水质监测数据到无人机远程管控平台;无人机远程管控平台将接收到的每一目标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分类存储到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的水质监测表中。本发明能够通过无人机远程管控平台进行全局调度和综合性数据处理,并与无人机库和无人机协同工作进行高效、自动化的水质监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93178.2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解亚龙 , 魏强 , 王万齐 , 赵健 , 聂现会 , 刘红良 , 刘红峰 , 王鹏 , 陈云 , 师圆圆 , 黄成峰 , 乔方博 , 鲍榴 , 卢文龙 , 耿重阳 , 陈延君 , 章天伦 , 吴佳琪 , 张天龙 , 王燕 , 陈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多个铁路工程项目导入终端机导入铁路工程主体信息、施工单位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建设需求信息,并利用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编制和更新施工流程规划方案,施工流程规划审核终端机对编制和更新的施工流程规划方案审核通过后,将施工流程规划方案分别标记版本号形成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存储在云端服务器,通过多个项目施工终端机访问和展示云端服务器获取的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并反馈施工进度信息,提高铁路工程编制施工流程规划方案的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0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476930.3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卢文龙 , 郝蕊 , 范文娜 , 鲍榴 , 孙安培 , 栾中 , 程智博 , 吕向茹 , 刘北胜 , 乔立贤 , 丁雨淋 , 陈杰 , 王泽彦 , 王焜 , 张素华 , 田艳芬 , 郭晓翠 , 李新宇 , 廖利 , 王鹏 , 陈云
IPC: G06T7/00 , G06T7/60 , G06T7/73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仰拱钢筋加工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仰拱钢筋加工图像;将目标仰拱钢筋加工图像输入预设的钢筋位置识别模型中,以使该钢筋位置识别模型输出目标仰拱钢筋加工图像对应的钢筋位置信息,以基于该钢筋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仰拱钢筋加工图像对应的钢筋加工质量检测结果。本申请能够提高仰拱钢筋位置识别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程度,并能够有效提高仰拱钢筋位置识别的效率、准确性及有效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应用仰拱钢筋位置识别结果进行仰拱钢筋加工质量检测的效率、准确性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4860.X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三维模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系统包括:模型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对三维BIM模型进行数据提取,将提取出的几何数据和非几何数据剥离;生成带模型唯一标识的几何数据包和带模型唯一标识的非几何数据包;模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带模型唯一标识的几何数据包进行轻量化处理;模型数据校验模块用于利用构件统计信息对带模型唯一标识的轻量化几何数据包的完整性进行校验;模型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模型数据;模型渲染模块用于下载处理后的模型数据,并对处理后的模型数据中的三维几何数据进行实时渲染;二三维模型展示模块用于获取三维模型对应的二维模型数据,展示渲染后的三维模型,并同步展示二维模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641117.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综合检测车的平行仿真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运行中的高速综合检测车的实时速度及实时里程信息;基于所述实时速度及实时里程信息,在预先根据BIM模型和GIS场景生成的融合三维场景中对高速综合检测车BIM模型的行驶状态进行平行仿真,以基于对应的平行仿真数据生成针对所述高速综合检测车的现实运行环境中基础设施的检测建议数据。本申请能够实现针对高速综合检测车实体的“全线、全景、全速”的高逼真、大规模实时平行仿真,能够提高向铁路线路等基础设施的运维人员提供的检测建议数据的及时性及有效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采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铁路线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255301.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渲染增强BIM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构建表观模型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始BIM模型,并对原始BIM模型中的表观模型对应的各个物体模型分别进行独立渲染,以得到由各个渲染后的物体模型构成的渲染增强BIM模型;采用原始BIM模型的数据信息有序替换渲染增强BIM模型的数据信息,以形成完整同步数据信息的渲染增强BIM模型。本申请能够在保证渲染增强过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保证BIM模型的数据信息的完整传递,并能够提高BIM模型的数据信息同步的效率及可靠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后续将渲染增强BIM模型发布到web端进行在线查阅与运维管理应用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088638.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王辉麟 , 解亚龙 , 梁策 , 鲍榴 , 白龙彪 , 刘红峰 , 卢文龙 , 郭歌 , 杨威 , 王荣波 , 贺晓玲 , 陈杰 , 智鹏 , 王坤 , 刘学兵 , 王学强 , 郭晓翠 , 李祯怡 , 陈雪娇 , 郭芳 , 吴明杰 , 牛宏睿 , 王超 , 钱进 , 王志华 , 刘伟 , 刘红良 , 徐晓磊 , 王鹏华 ,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本发明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822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83678.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解亚龙 , 卢文龙 , 梁策 , 尹逊霄 , 贺晓玲 , 李慧 , 左陈 , 刘北胜 , 王荣波 , 郭晓翠 , 郭芳 , 邵磐 , 李栋梁 , 王学强 , 王坤 , 巩赛 , 李成蹊 , 陈杰 , 刘伟 , 张敬涵 , 靳辰琨 , 吴明杰 , 钱进 , 王超 , 牛宏睿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用地管理部门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铁路用地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建立多节点树形模型,若多节点树形模型中存在有至少两个不同双亲节点的第一子节点,则保留任一双亲节点对应的第一子节点以及第一子节点的所有子孙节点,删除其余双亲节点对应的第一子节点以及第一子节点的所有子孙节点,得到多节点树形主干模型,同时根据每个删除的第一子节点和其对应双亲节点的挂载关系,得到多节点树形枝干模型,并将多节点树形枝干模型挂载到多节点树形主干模型,得到铁路用地管理部门模型。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少铁路用地管理部门模型建立过程中数据冗余,节约了存储空间,方便后期的数据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