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6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39366.7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生向量图数据库及数据结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传统图数据中的节点数据和边数据;对节点数据和边数据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向量和边向量;根据节点向量与节点数据、边向量与边数据中的至少一组构建第一数据结构和第二数据结构;基于第一数据结构和第二数据结构构建向量图数据库。本发明通过根据节点数据和边数据向量化得到的节点向量、边向量构建第一数据结构和第二数据结构,从而构建向量图数据库,解决了传统向量图数据库无法实现图谱的不同层级的推理的问题,实现图数据库技术和向量数据库技术的融合和图的不同层级的推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39361.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智能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桥梁布跨主梁自动化选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控制点信息对控制点进行筛选,确定主控制点;根据主控制点与梁型库,确定蚁群参数;基于蚁群算法对主控制点进行布梁处理,生成主梁布置策略,蚁群算法采用所述蚁群参数;获取主梁布置策略对应的主梁总距离,根据主梁总距离,在主梁布置策略中筛选出目标主梁布置策略;将目标主梁布置策略加入主梁布置结果列表,并更新迭代次数;在迭代次数大于等于预设迭代阈值时,对主梁布置结果列表进行排序与去重,得到目标主梁布置结果列表。通过上述方式,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效率,更能考虑到全局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054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0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GIS技术的曲线桥梁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目标曲线桥梁进行结构分解,得到不同桥梁节段的轮廓构件的特征截面以及对应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特征截面和所述约束条件进行桥梁节段参数化建模,得到桥梁节段模型;根据所述桥梁节段模型进行拼装,得到曲梁BIM拼接模型;构建样条曲线模型,并根据所述曲梁BIM拼接模型和所述样条曲线模型生成桥梁整体模型;基于所述桥梁整体模型进行模型加载匹配,生成桥梁整体参数化模型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复杂桥梁结构的参数化驱动和数据联动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92571.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6/36 , G06N5/022 , G06F40/151 , G06F16/31 , G06F16/35 , G06F40/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知识图谱领域,公开了一种PDF文档与知识图谱融合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PDF文档模块获取目标文档的PDF文档数据和待融合知识图谱的图谱格式数据和图谱本体数据,根据所述PDF文档和所述图谱格式数据生成转换图谱数据;所述知识图谱模块根据所述图谱本体数据和所述转换图谱数据生成生成融合知识图谱。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将PDF文档与知识图谱进行融合得到新的知识图谱,基于PDF文档构建目标知识图谱功能,当与传统知识图谱系统融合后,可实现知识图谱和PDF文档的多模态同步知识阅读功能,并且在保证信息不存在缺失和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信息和数据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632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6931.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工工程与工程软件交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IPC技术既有软件新增并行引擎的升级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既有设计系统中的初始引擎,其中,初始引擎为既有设计系统中各功能对应的引擎;获取初始引擎中的功能函数,得到第一功能函数;查询第一功能函数的API接口,得到第一API接口;通过第一API接口将初始引擎与目标引擎进行匹配和数据共享,得到目标设计系统,以实现既有设计系统的升级。解决了国产引擎替换研发周期长,软件测试稳定期长,开发运维成本高的问题,研发难度低,系统功能可靠性高,开发工作量少,升级改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15102.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 E01D19/12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将钢梁节段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完成后开始架设钢梁;钢梁架设完毕后,利用顶升设备将组合梁中支点顶升第一高度;绑扎混凝土桥面板钢筋,布设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浇筑组合梁桥面板混凝土并养护;待混凝土桥面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张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达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设计应力后锚固;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固化前完成前,将钢‑混组合梁中支点下落到正式支座上,完成钢‑混组合梁施工。本发明通过将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更换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可减少中支点处的应力损失,使负弯矩区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30020.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UHPC+NC叠合桥面板,所述叠合桥面板包括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和NC普通混凝土层,所述NC普通混凝土层铺设于钢梁上,所述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层铺设于NC普通混凝土层上,NC普通混凝土层和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均与钢梁固定连接,所述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NC普通混凝土层的厚度比τ在中支点处最大,且τ从中支点处沿着桥梁纵向方向逐渐减小。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行为及钢‑混界面行为的负弯矩区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层+NC普通混凝土层叠合桥面板,在满足负弯矩区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要求的同时,减少UHPC材料的用量,以此达到更经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1827.6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神经网络训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尾神经网络的预训练与分阶段训练结合的综合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样本集合;通过所述样本集合对全连接网络模型的公共隐藏层进行预训练,得到目标权重参数;将所述目标权重参数迁移至多尾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初始决策模型;通过所述样本集合对所述初始决策模型进行分阶段训练,得到设计方案决策模型。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9394.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多维曲线变形的参数化梁段BIM模型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根据梁段BIM模型的设计方案确定待设计梁段的梁段扫掠路径、起始轮廓截面、终止轮廓截面以及梁段约束条件;根据所述梁段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待设计梁段的约束轮廓截面;根据所述起始轮廓截面、所述终止轮廓截面以及所述约束轮廓截面按照所述梁段扫掠路径进行扫掠,得到所述待设计梁段的梁段BIM模型。通过上述方式,简化了桥梁的模型数据结构,大幅度减少了变高连续梁BIM模型的文件大小,实现了变高连续梁体系BIM模型的轻量化和BIM模型的建模效率,提升了后续BIM模型在GIS系统中的渲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3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1900.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N5/022 , G06N3/0895 , G06N3/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程结构信息模型相似度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对工程信息模型构件的相似度评估指令时,根据所述相似度评估指令确定待评估工程构件的建筑信息模型;根据所述待评估工程构件的建筑信息模型确定所述待评估工程构件的特征嵌入向量;根据所述待评估工程构件的特征嵌入向量和目标工程构件的特征嵌入向量进行相似性评估,确定所述待评估工程构件的相似度评估结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构件的匹配搜索和构件相似度的量化评估,并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扩展了现有基于嵌入embedding技术的相似度算法,为人工智能赋能勘察设计行业,构建语义化BIM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