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2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010746251.X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并验算所述模型箱的壁板的尺寸;计算所述模型箱的自振频率要求值;计算所述模型箱的所述壁板的第阶自振频率以确定所述壁板的振型,所述第阶自振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自振频率要求值;根据振型确定所述壁板的节线,在所述节线上设计加劲肋板;建立模型箱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所述模型箱的实际自振频率;判定所述模型箱的所述实际自振频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自振频率要求值,若是,则结束计算。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合理的优点。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300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10363352.6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包括均可布设于隧道壁上的环向线路和纵向线路,环向线路和所述纵向线路垂直交叉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环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环向钢带,纵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纵向钢带,在环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环向钢带柔性连接,在纵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纵向钢带柔性连接。本发明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一方面通过环向钢带和纵向钢带组成网状支护结构,增加了现有支护结构的支护面积,增强了钢带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形变量,而且还可以对金属网发挥悬吊作用,提升了支护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柔性连接,允许围岩适度变形,通过这两方面保证了隧道结构安全与稳定。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临时支撑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3558.9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临时支撑结构,包括竖向支撑构件、用于支撑隧道内拱部型钢钢架的U型钢板,所述竖向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钢管、钢套筒、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与U型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伸入钢套筒内并与钢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伸入钢套筒内并与钢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设有支撑于隧道地面基岩上的若干支座,所述钢套筒的底部设有若干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位于所述支座正上方,所述反力架与所述支座一一对应,所述竖向支撑构件还包括用于顶起反力架的起重件,所述起重件放置于所述支座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临时支撑结构的应用方法。

    一种隧道衬砌背后预留径向注浆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2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24041.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背后预留径向注浆装置及系统,包括注浆支管、内置阀门、空心转杆及注浆孔管;注浆孔管的一端为注浆口,另一端为用于向隧道的漏空间隙注浆的出浆口;注浆孔管的靠近出浆口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出浆孔,出浆孔上连接有用于向隧道的脱空间隙注浆的注浆支管;空心转杆设置于注浆孔管内,排气进口位于出浆口,排气出口位于注浆口;注浆孔管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关闭或打开注浆孔管的内置阀门,内置阀门安装于空心转杆上且位于出浆口与出浆孔之间。本发明能够快速消除隧道工后和后期运用中衬砌背后或仰拱出现漏空或脱空,明显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维护成本,从而提升隧道建设质量,最终降低工程投入。

    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2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46251.X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并验算所述模型箱的壁板的尺寸;计算所述模型箱的自振频率要求值;计算所述模型箱的所述壁板的第阶自振频率以确定所述壁板的振型,所述第阶自振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自振频率要求值;根据振型确定所述壁板的节线,在所述节线上设计加劲肋板;建立模型箱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所述模型箱的实际自振频率;判定所述模型箱的所述实际自振频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自振频率要求值,若是,则结束计算。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岩土模型振动试验的模型箱及其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合理的优点。

    一种抗震限压锚杆锚头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99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50538.0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锚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限压锚杆锚头,环形液压缸同轴套装于锚杆上,且锚杆与安装壁连接;通过环形隔板将环形液压缸内由内至外依次分为第一环形腔室和第二环形腔室;第一环形腔室内设有第一环形活塞,第二环形腔室内设有第二环形活塞;各活塞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环形液压缸外;第二环形活塞通过阻尼弹簧与第二环形腔室的远离安装壁的一端连接;第一环形腔室背离活塞连杆的一端与第二环形腔室背离阻尼弹簧的一端连通;第二环形腔室背离阻尼弹簧的一侧安装有恒压阀。本发明通过粘滞液体流动和阻尼弹簧变形产生抗震阻尼,恒压阀限制了最大锚固力,防止冲击荷载超过锚杆承载能力导致锚头破坏。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3001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63352.6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包括均可布设于隧道壁上的环向线路和纵向线路,环向线路和所述纵向线路垂直交叉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环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环向钢带,纵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纵向钢带,在环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环向钢带柔性连接,在纵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纵向钢带柔性连接。本发明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一方面通过环向钢带和纵向钢带组成网状支护结构,增加了现有支护结构的支护面积,增强了钢带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形变量,而且还可以对金属网发挥悬吊作用,提升了支护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柔性连接,允许围岩适度变形,通过这两方面保证了隧道结构安全与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