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流能电站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0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75606.4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流能电站结构,包括桩基础、钢护筒、承台、立柱、工作平台和潮流能电机总成,所述桩基础的外侧套设有钢护筒,所述桩基础采用单根或多根桩,所述桩基础的下端嵌入海底岩层,所述桩基础与钢护筒的下端均位于海床地层平面以下,所述桩基础与钢护筒的上端一起插入承台形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潮流能电机总成整体放置于所述承台上且位于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立柱用于支撑潮流能电机总成并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海平面以上。本发明满足潮流能电机安装的严格要求,并显著提高潮流能电站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抗震限压锚杆锚头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99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50538.0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锚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限压锚杆锚头,环形液压缸同轴套装于锚杆上,且锚杆与安装壁连接;通过环形隔板将环形液压缸内由内至外依次分为第一环形腔室和第二环形腔室;第一环形腔室内设有第一环形活塞,第二环形腔室内设有第二环形活塞;各活塞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环形液压缸外;第二环形活塞通过阻尼弹簧与第二环形腔室的远离安装壁的一端连接;第一环形腔室背离活塞连杆的一端与第二环形腔室背离阻尼弹簧的一端连通;第二环形腔室背离阻尼弹簧的一侧安装有恒压阀。本发明通过粘滞液体流动和阻尼弹簧变形产生抗震阻尼,恒压阀限制了最大锚固力,防止冲击荷载超过锚杆承载能力导致锚头破坏。

    一种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2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15102.2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将钢梁节段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完成后开始架设钢梁;钢梁架设完毕后,利用顶升设备将组合梁中支点顶升第一高度;绑扎混凝土桥面板钢筋,布设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浇筑组合梁桥面板混凝土并养护;待混凝土桥面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张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达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设计应力后锚固;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固化前完成前,将钢‑混组合梁中支点下落到正式支座上,完成钢‑混组合梁施工。本发明通过将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更换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可减少中支点处的应力损失,使负弯矩区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一种装配式桥梁承插式墩柱与承台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748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3963.2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承插式墩柱与承台连接结构,包括墩柱和承台,所述承台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所述墩柱的承插槽,承插槽的内壁预置有第一钢套管,所述第一钢套管的内壁设置有排列整齐的第一抗剪键,所述墩柱插入承插槽内的一端预置有第二钢套管,所述第二钢套管的外壁设置有排列整齐的第二抗剪键,所述第一抗剪键与所述第二抗剪键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钢套管与所述第二钢套管之间的间隙为灌浆部,所述灌浆部用以二次灌浆;所属连接结构在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安装定位精度要求,提高灌浆部位的抗剪性能,且灌浆部位的力学性可靠,无凿毛噪声,节约了混凝土的用量,加快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弯道装配式路面的可调式模板

    公开(公告)号:CN115679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72328.4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弯道装配式路面的可调式模板,包括横向直模、曲线边模、扣压组件;两个横向直模及两个曲线边模相对设置,两个横向直模与两个曲线边模的两端依次通过扣压组件进行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扇环形结构;扣压组件包括扣压板、扣压板主体、扣压连接件、扣压滑杆,扣压板主体水平设置,扣压板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扣压板,扣压板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扣压连接件,扣压板主体的中部下表面连接有扣压滑杆;横向直模的上表面开设与扣压滑杆相对应的滑槽,扣压板扣压于横向直模的外侧表面;曲线边模两端的上部侧表面开设有用于插接扣压连接件的空腔。本发明通过滑动装置变化模板宽度,对路面板的宽度适应性强,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基于BIM软件的城市道路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79144.4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安全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BIM软件的城市道路安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获取点云数据;建立三维点云模型、三维地形模型、城市道路BIM模型;根据城市道路设计图纸,将各模型整合形成总装BIM模型;根据所述总装BIM模型对城市道路进行评估。该方案利用BIM技术,建立设计阶段与三维地形模型整合的城市道路总装模型,通过BIM的可视化还原与虚拟驾驶的沉浸式体验,利用仿真驾驶场景,能快速、高效、合理的进行不同工况下的道路安全评估,极大的提高了评估效率;并且结合评价结论,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城市道路后期运营安全隐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