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3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77487.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3F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二极管氧化层的光刻方法和装置,对晶圆的氧化层进行增粘处理;在增粘处理后的氧化层表面涂覆光刻胶;采用光刻工艺对涂覆有所述光刻胶的晶圆进行光刻,能够保证光刻后的图形线条均匀,线条边缘整齐,进而提高工艺质量。本申请中氧化层表面增粘剂的厚度范围为10nm‑20nm,不仅厚度均匀,且避免被表面张力拉裂而起不到增粘作用,导致光刻胶与氧化层裂开,且保证了光刻胶厚度足以对厚度范围内氧化层进行充分保护,通过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实现了套刻精度小于0.05μm,且将线宽损失量的精度控制在0.05微米内,有效实现了光刻工艺精度的控制,且提高了光刻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76369.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1/335 , H01L27/02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导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的正面形成MOS结构,在衬底的背面形成场终止层;在场终止层上注入第一导电类型离子,对第一导电类型离子进行激光退火,形成第一导电类型集电极层;在第一导电类型集电极层中注入第二导电类型离子,注入的第二导电类型离子的浓度大于第一导电类型离子的浓度,对第二导电类型离子进行图形化激光退火,形成包含第一导电类型集电区和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的集电极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导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光刻工艺形成集电极层,简化了RC-IGBT的制备工艺,减少了新结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工艺易实现,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60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40864.9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L29/739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GBT、IGBT背面的制作方法和装置,在N型硅片的背面采用离子注入方式形成场终止层,并对所述场终止层进行激光退火处理;在所述场终止层的底部形成P+集电极层,并依次对有源区的P+集电极层和整个背面的P+集电极层进行激光退火处理;在所述有源区的P+集电极层和整个背面的P+集电极层的底部分别形成背面金属层,不需要光刻程序,仅需要一次注入即可形成,简化了制作过程,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本发明通过不同激光退火条件实现有源区的P+集电极层和整个背面的P+集电极层激光退火,能够降低终端区P+注入效率,减小过渡区电场积累,提高IGBT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9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26462.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21/329 , H01L21/265 , H01L29/06 , H01L29/8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61 , H01L21/26513 , H01L29/0623 , H01L29/6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快恢复二极管包括N型硅片以及正面结构和背面结构:背面结构包括N型掺杂层、N型缓冲层、N型掺磷区和背面金属,N型缓冲层、N型掺磷区和背面金属依次设置于N型硅片背面,N型掺杂层设置于N型硅片内部,本发明先形成正面结构,再形成背面结构,背面结构形成过程中,先形成N型缓冲层和N型掺杂层,最后形成背面金属。由于N型缓冲层工艺在正面结构形成后,完全可以利用减薄工艺提升芯片背面洁净度,避免硅片背面表面存在的沾污问题,从根本上避免背金脱落风险,同时由于硅片内部存在N型掺杂层,大幅度提高了快恢复二极管的抗动态雪崩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过程简洁,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552953.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成都迈斯派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L21/331 , H01L29/739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高压功率器件的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通过在氧化薄膜层的表面依次淀积硼磷硅玻璃层、氮化硅层和磷硅玻璃层,减小了在深槽刻蚀时所需的氧化薄膜层的厚度,有效缩短了制备周期,提高了产能。并且在向深槽表面涂覆填充材料之前,先对深槽表面进行软刻蚀,修补、平滑了深槽刻蚀后的粗糙表面,使表面平滑,而后在该表面上通过热生长形成第一氧化层后再将其完全刻蚀,以消除深槽表面的缺陷,接着通过热生长第二氧化层以形成缓冲层,减小填充材料与深槽表面的应力,以确保器件的实际的击穿电压值接近于设计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96268.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外延层;在所述第一外延层背离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一侧表面形成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中具有扩散原子;形成所述扩散膜之后,进行退火处理以使得所述扩散原子进入所述第一外延层中,所述扩散原子适于填补所述第一外延层中的原子空位。本发明将所述扩散膜中的扩散原子导入所述第一外延层填补所述第一外延层内部的空位,在降低所述第一外延层内的深能级缺陷,达到提升载流子寿命目的同时,避免了对所述第一外延层表面产生损伤,且实施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07480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611000087.8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21/28 , H01L29/739 , H01L2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电极制备方法及压接式IGBT,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淀积氧化层,且衬底上预设的压力接触区对应的氧化层的厚度大于预设的非压力接触区对应的氧化层的厚度;在氧化层上顺次淀积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金属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电极制备方法及压接式IGBT,其压力接触区对应的氧化层厚度大于非压力接触区对应的氧化层的厚度,可以减少压接式IGBT的沟道区承受的压力;同时,通过在衬底上顺次淀积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金属电极,能够增加压接式IGBT的金属层厚度,从而缓解整个压接式IGBT承受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16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710029590.4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结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终端结构包括正面终端结构,其设置在衬底的正面;正面终端结构包括多个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场环、多个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场环和多个场板;背面终端结构,其设置在衬底的背面;背面终端结构包括多个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三场环和多个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第四场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半导体器件的芯片面积的情况下提高终端结构的击穿电压耐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72215.3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及碳化硅功率器件,方法包括在半导体层(1)的正面形成场限环终端(4);采用热氧化工艺在场限环终端(4)的正面以预设的生长温度形成热氧化层(5);在热氧化层(5)的正面形成氧化层(6),通过设置热氧化层(5)大大降低了氧化层(6)产生孔洞的可能性,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承受反向高电压时不易击穿,提高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良率和长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379016.2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29/739 , H01L21/265 , H01L29/06 , H01L29/40 , H01L21/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8 , H01L21/26513 , H01L29/0638 , H01L29/404 , H01L29/66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GBT芯片的背面结构、IGBT芯片结构及制备方法,背面结构包括:缓冲层和掺杂层,掺杂层为在缓冲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终端区及过渡区的掺杂层通过一次高温退火处理;有源区的掺杂层通过两次高温退火处理,实现有源区与终端区的不同空穴注入效率,改善IGBT过渡区存在的电流集中问题,提高可靠性。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光刻工艺在有源区和终端区背面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掺杂离子来实现有源区与终端区背面集电极不同注入效率的处理方式相比,仅采用了退火工艺,省去了光刻工艺,节约了制造成本。另外在缓冲层注入惰性离子缺陷层,形成缺陷层,使IGBT背面集电极可以采用更高的掺杂浓度,IGBT背面与背面金属容易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低IGBT通态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