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19297.6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61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轨装置,设置在列车的底部,包括:第一翻转支架,第一翻转支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一支杆;限位组件,其设置在第一支杆远离第一转动座的一端;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可带动第一支杆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支杆在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组件与轨道在轨道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驱动件电连接,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列车的行驶状态,并根据行驶状态向第一驱动件发出动作指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列车底部不可折叠的防脱轨装置,本发明的防脱轨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即不过多的占用竖向空间避免与铁路线上的异物撞击,也不与轨道相互接触,因此减少了其工作时长,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2995.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轨桥系统动态响应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通过将车速和轨道不平顺样本输入到车‑轨‑桥系统耦合随机分布物理模型,得到对应的桥梁动态响应以及车‑轨‑桥系统的有效载荷,并提取车‑轨‑桥系统的总体刚度矩阵,进而构建训练样本集;构建考虑有效载荷的适应度函数,然后基于训练样本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参数并进行训练,得到桥梁动态响应预测模型,然后利用桥梁动态响应预测模型进行桥梁动态响应预测。通过将车轨桥系统中的有效荷载引入到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实现了神经网络模型与车轨桥物理模型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3867.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检测小车的无砟轨道层间伤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将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理想轨道结构、理想桥梁结构作为列车条件、轨道条件、桥梁条件输入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理想状态下的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的动力数据作为基准数据;获取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在轨运行采集的实际动力数据;将实际动力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偏离基准数据的大小判断层间损伤的程度。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检测精度和效率,也不会对无砟轨道结构造成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2995.6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轨桥系统动态响应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通过将车速和轨道不平顺样本输入到车‑轨‑桥系统耦合随机分布物理模型,得到对应的桥梁动态响应以及车‑轨‑桥系统的有效载荷,并提取车‑轨‑桥系统的总体刚度矩阵,进而构建训练样本集;构建考虑有效载荷的适应度函数,然后基于训练样本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参数并进行训练,得到桥梁动态响应预测模型,然后利用桥梁动态响应预测模型进行桥梁动态响应预测。通过将车轨桥系统中的有效荷载引入到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实现了神经网络模型与车轨桥物理模型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76247.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轨‑桥系统行车安全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构建桥梁的不同损伤工况组合,并模拟不同损伤工况组合下的行车过程以得到对应的力学响应序列;基于不同损伤工况组合下的力学响应序列利用TOPSIS评价算法评价打分,以打分结果为模型输入,以损伤工况组合为标签,构建样本数据集;利用样本数据集对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桥梁损伤预测模型;获取列车实际工况下经过轨道‑桥梁时的动力响应序列,并对其评价打分;将实际工况的打分结果输入桥梁损伤预测模型中,得到桥梁的实际损伤工况组合。本发明能实现长期服役下的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30904.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MBD‑DEM‑FDM耦合的列车‑有砟轨道‑路基系统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多体动力学MBD法建立列车模型,包括:建立列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弹簧和阻尼器简化列车的悬挂系统,并考虑列车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三维立体有砟道床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FDM建立路基有限差分模型,包括:所述路基被视为连续介质,基于有限差分法FDM模拟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路基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特性;设置耦合媒介从而将MBD‑DEM‑FDM进行耦合,并进行MBD与DEM、FDM系统的实时信息交换;基于MBD‑DEM‑FDM耦合建立耦合模型并对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和应用。还公开了对应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考虑道床内部颗粒的细观力学特性及列车动力作用对轨道和路基的综合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6247.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轨‑桥系统行车安全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构建桥梁的不同损伤工况组合,并模拟不同损伤工况组合下的行车过程以得到对应的力学响应序列;基于不同损伤工况组合下的力学响应序列利用TOPSIS评价算法评价打分,以打分结果为模型输入,以损伤工况组合为标签,构建样本数据集;利用样本数据集对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桥梁损伤预测模型;获取列车实际工况下经过轨道‑桥梁时的动力响应序列,并对其评价打分;将实际工况的打分结果输入桥梁损伤预测模型中,得到桥梁的实际损伤工况组合。本发明能实现长期服役下的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6242.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F18/2321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时序异常分类的深度聚类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获取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桥梁的样本时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步骤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自编码模块;步骤3,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时序数据输入编码器进行二阶段自编码训练;步骤4,提取特征信息和k l散度损失函数训练聚类器;步骤5,联合二阶段自编码训练的损失函数和k l散度损失函数得到融合损失函数,并据此再次训练编码器,并将训练好的编码器和训练好的聚类器形成分类模型;步骤6,采集目标桥梁上多个传感器对应的目标时序数据输入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高了分类精准度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71323.3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8/36 , G06F8/30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风险专项分析通用系统和方法,包括配置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库模块、算法分析模块;配置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数据库模块进行储存,其中配置参数包括分析功能、分析参数和算法参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监测感知设备采集的桥梁监测数据发送至数据库模块进行储存;算法分析模块用于将桥梁监测数据和配置参数输入至预设的专项分析算法中,获得输出的专项分析结果,其中专项分析算法的算法程序脚本文件是在多个编程平台下混合编程得到的,本实发明通过混合编程搭建桥梁风险专项分析通用系统,通过自定义参数配置满足不同桥梁不同分析模块的功能分析,避免了分析功能的重复开发,提高了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29654.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5 , H04L67/10 , H04L67/1097 , G06Q1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采集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信息,进行过滤及边缘计算,得到过滤及计算结果,并将过滤及计算结果上传至预设的云服务器;对过滤及计算结果进行多源数据融合,获得融合后数据;基于融合后数据,进行数据展示。本申请基于监测获得的基础设施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设施健康管理提供帮助,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