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13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658298.X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材料单元实际的应力状态点计算所述材料单元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所述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包括剪切状态和拉伸状态;根据所述材料单元的破坏临界点的等效塑性应变值确定所述材料单元的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的状态指标,破坏临界点的等效塑性应变为极限等效塑性剪切应变或极限等效塑性拉伸应变;根据所述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所述屈服阶段以及破坏阶段的状态指标确定所述材料单元耦合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值;根据所述渗透系数进行隧道的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提高了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的准确率。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08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01353.8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及集成单元;将按照地质断面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并固定于桩基,传感器采集桩基的内力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内力数据;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来自数据采集模块的内力数据;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数据存储模块的内力数据并将内力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建模平台接收格式转换后的内力数据,所述集成单元将所述内力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结合形成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本发明降低了人力成本,一次安装即可实现持久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实现了数据与BIM模型进行结合,基于BIM模型的监测信息可视化,使BIM模型的信息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

    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1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58298.X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材料单元实际的应力状态点计算所述材料单元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所述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包括剪切状态和拉伸状态;根据所述材料单元的破坏临界点的等效塑性应变值确定所述材料单元的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的状态指标,破坏临界点的等效塑性应变为极限等效塑性剪切应变或极限等效塑性拉伸应变;根据所述弹性阶段的状态指标、所述屈服阶段以及破坏阶段的状态指标确定所述材料单元耦合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值;根据所述渗透系数进行隧道的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提高了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的准确率。

    一种倒刺结构的注浆锚杆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3938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2254790.2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刺结构的注浆锚杆,包括:锚杆、锚头、垫板、紧锁螺母、止浆塞、倒刺结构及推动机构;锚杆为中空结构,锚杆上设置有溢浆孔;止浆塞与锚杆过盈配合,止浆塞套设于锚杆外侧;紧锁螺母与锚杆一端螺纹副连接,垫板与锚杆过盈配合,垫板设置于紧锁螺母与止浆塞之间;倒刺结构设置于锚杆另一端内侧,位于锚头与锚杆连接处,推动机构设置于锚杆内部,推动机构与锚头固定连接;锚头设置于锚杆端部外,与倒刺结构同侧,锚头外径不小于锚杆外径,推动机构推动锚头,锚头离开锚杆后,倒刺结构从锚杆内部弹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倒刺结构实现了锚杆杆体与岩石的紧固固定,防止在注浆后锚杆从注浆表面的脱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