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机防溜坡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6985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561166.X

    申请日:2023-05-18

    IPC分类号: B60L15/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机防溜坡控制策略,通过判断是否启动电机防溜坡功能,在符合防溜坡功能并启动后,通过判断当前档位是处理D档或R档进行分别控制,若在D档,判断防溜坡转速是否小于设定负转速,若是则PI调节使转速为0,若在R档,判断防防溜坡转速是否大于设定正转速,若是则PI调节使转速为0。本技术方案在常规的档位切换时,不会触发防溜坡控制,只有在档位R档时,且转速大于设定正转速,才能触发防溜坡控制,解决了在快速换挡移库工况时,即车未停稳,就由D档切为R档;或者由R档切为D档时,会引起误触发现象,导致车辆顿挫、冲击问题。

    一种汽车燃油箱集油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1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05817.3

    申请日:2023-08-10

    IPC分类号: B60K15/07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燃油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集油杯,包括集油杯本体、上盖、过滤装置以及连接管,上盖嵌设于集油杯本体的顶部,上盖开设有补油口以及连接口,过滤装置设置在集油杯本体内,过滤装置与上盖间隔形成补油腔,过滤装置开设有连通口,连接管穿设于连接口以及连通口,连接管与连接口以及连通口密封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伸入集油杯本体的集油腔内。该汽车燃油箱集油杯,当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油箱内燃油液面出现晃动时,集油杯本体的集油腔内燃油短时不会溢出,从而有效减少因燃油晃动导致液体加热器燃烧断油的情况发生。

    一种后桥总成
    3.
    发明公开
    一种后桥总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5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12531.X

    申请日:2023-07-04

    IPC分类号: B60B35/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桥总成,包括管梁总成以及相互对称的左纵臂总成和右纵臂总成,左纵臂总成和右纵臂总成分别连接在管梁总成的左右两端;左纵臂总成包括左臂、纵臂主体以及连接板,左臂与管梁总成的左端连接,纵臂主体与左臂铸造成一体结构;连接板设置在纵臂主体的最左端,用于安装制动卡钳;纵臂主体或连接板外侧还安装有挡泥板、轮毂单元;管梁总成包括第一管梁和第二管梁,第一管梁和第二管梁的一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纵臂总成的左臂和右纵臂总成的右臂连接。本发明将后桥总成与传动系统分离,降低后桥总成重量,降低汽车簧下质量,提高汽车平顺性。桥壳无需主减速器壳,中间尺寸减小,后桥离地间隙加大,提升汽车通过性。

    电动汽车空调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892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0279.0

    申请日:2022-09-22

    IPC分类号: B60H1/00 B60H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电动车的变频空调压缩机允许启动后,先给定初始的压缩机转速值,并实时采集实际蒸发温度以此判断温度变化趋势,根据当实际蒸发温度与目标蒸发温度的差值及温度变化趋势,对压缩机能力在既定的补偿周期内予以补偿控制。本发明通过使得压缩机的转速更为合理,防止压缩机频繁启停并使压缩机发挥最优性能,从而在提高车内温度控制的精度、提高乘员舒适性以及系统能效比的同时,有效降低空调对于整车电能的消耗,进而可以提高整车的续航能力。

    一种带DCT冷却大循环回路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884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375923.X

    申请日:2018-11-19

    发明人: 夏再德 杨栋 张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DCT冷却大循环回路的冷却系统,包括小循环流路和大循环流路,其中:所述小循环流路包括第一小流路,所述第一小流路为冷却液依次通过节温器、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DCT冷却器后回到所述节温器;所述大循环流路包括第一大流路,所述第一大流路为冷却液依次通过散热器、所述DCT冷却器、所述节温器、所述水泵、所述缸体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后回到所述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大循环流路中,将散热器接入到DCT变速箱冷却循环中,通过使用经过散热器后的低温冷却液对DCT变速箱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解决了DCT变速箱油温过高的问题。

    一种散热器减振软垫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6158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139505.X

    申请日:2017-03-10

    发明人: 杨栋

    IPC分类号: F16F1/371 F16F1/373 B60K1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减振软垫,包括:减振垫本体(1)和尼龙衬件(2);所述减振垫本体(1)包括:减振软垫(12),以及分别固定在减振软垫(12)两侧的橡胶软垫(11)和安装结构(13),所述橡胶软垫(11)为圆环柱体,用于固定在散热器上安装柱(3)上,且所述橡胶软垫(11)外端面与所述散热器上安装柱(3)的底面持平,所述减振软垫(12)用于卡接在车身钣金(4)上,所述安装结构(13)用于固定在车身的安装孔中。由于所述尼龙衬件(2)内嵌在所述减振垫本体(1)中,该尼龙衬件(2)可以大大提升减振垫本体(1)的承重能力,因而可以防止散热器减振软垫被压溃,进而出现撕裂的情况发生。

    一种可变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6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40940.X

    申请日:2018-11-12

    发明人: 翁锐 杨栋 翟晓红

    IPC分类号: F01P11/10 F01P7/16 F02D4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启动,使得AGS进入受控状态;ECU检测当前环境温度、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及车速信号,设定出此时目标冷却液温度;ECU检测冷却液当前温度,并计算与目标冷却液的温度差,同时结合车速及空调系统状态及负荷,计算出AGS实际需要开度,并输出控制信号。本技术方案通过可变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使得可变进气格栅实现按照动力总成冷却及空调系统制冷需求开启,确保最优化的进气量,最大程度降低格栅开启的行驶阻力及提升发动机总成的暖机效率。

    发动机冷却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23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018651.9

    申请日:2016-11-18

    发明人: 杨栋

    IPC分类号: F01P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排气回路和第一补水回路;其中,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散热器、水泵、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缸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缸盖上设置有排水口,第二接口、水泵和进水口依次连通,排水口与第一接口连通;排气回路包括散热器、加注装置和缸盖,第一接口与加注装置连通;缸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加注装置连通;第一补水回路包括加注装置、水泵、缸体和蓄水箱,加注装置上设置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入水口与蓄水箱连通,出水口、水泵和缸体依次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在不开发膨胀水壶的情况下,实现对发动机舱内补水、排气和制冷的功能。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0162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680711.2

    申请日:2015-10-16

    IPC分类号: F01P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膨胀水壶、低温散热器、增压器、电子水泵、中冷器、BSG及ESC;所述冷却水从所述电子水泵出口后分为两个流路;第一流路依次通过所述增压器、第二流路又分为两个流路,分别通过BSG和ESC后合流再与第一流路合流后,通过低温散热器后提供给所述电子水泵入口。本申请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有效的完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工作,是整车热平衡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管路设计合理。

    发动机冷却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2311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8651.9

    申请日:2016-11-18

    发明人: 杨栋

    IPC分类号: F01P3/02

    CPC分类号: F01P3/02 F01P2003/0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排气回路和第一补水回路;其中,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散热器、水泵、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缸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缸盖上设置有排水口,第二接口、水泵和进水口依次连通,排水口与第一接口连通;排气回路包括散热器、加注装置和缸盖,第一接口与加注装置连通;缸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加注装置连通;第一补水回路包括加注装置、水泵、缸体和蓄水箱,加注装置上设置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入水口与蓄水箱连通,出水口、水泵和缸体依次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在不开发膨胀水壶的情况下,实现对发动机舱内补水、排气和制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