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装置、水下机器人及清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2593.9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水下机器人及清洁方法,其中,清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部;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排污通道的顶端开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排污通道相连通,清洁装置能够将清除水下结构表面的污垢并排出,并附着在待清洁结构的表面,提高清除效果,使用该清洁装置的水下机器人拍摄的图像更清晰,获取结果更准确,使用该水下机器人的的清洁方法操作方便效率高。

    一种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2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47688.7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检测仪包括仪器底板、防水外壳、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电磁隔离模块,仪器底板上集成有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电磁隔离模块,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分别与数据储存模块电性连接,电磁隔离模块与电磁系统电性连接,防水外壳与仪器底板接缝防水连接。方法包括通过超声检测系统获取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声波数据信息;根据声波数据信息,通过电磁系统对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进行厚度检测处理,得到厚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水环境并提高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精度。本申请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领域。

    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及水池

    公开(公告)号:CN113218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53230.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实验水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及水池,公开了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包括多个可浮动在水中的升降台,各升降台均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柔性牵拉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水池下部的水池内转向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水池侧壁上部的水池外转向部件、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水池的外部;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升降台上;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二端绕过水池内转向部件和水池外转向部件,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二端的端部连接在驱动件上,驱动件牵拉柔性牵拉部件使柔性牵拉部件绕水池外转向部件和水池内转向部件转动,以使升降台上下运动,从而改变各个升降台在水池中的深度,能够对复杂的海床地基构造进行实验模拟。

    一种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2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247688.7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检测仪包括仪器底板、防水外壳、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电磁隔离模块,仪器底板上集成有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电磁隔离模块,超声检测系统、电磁系统分别与数据储存模块电性连接,电磁隔离模块与电磁系统电性连接,防水外壳与仪器底板接缝防水连接。方法包括通过超声检测系统获取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声波数据信息;根据声波数据信息,通过电磁系统对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进行厚度检测处理,得到厚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水环境并提高水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精度。本申请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领域。

    水下潜航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34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24619.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潜航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机身当前的实际姿态与期望姿态的第一差值和实际深度与期望深度的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输入设定的终端滑模面,得到终端滑模面的输出值;将输出值分别作为预设的高阶观测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终端滑模控制律的输入,并将高阶观测器的输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终端滑模控制律的输入,得到终端滑模控制律输出的虚拟力;根据虚拟力,进行所述推进器组件各个推进器的动力分配,得到各个推进器的推力;根据推力控制水下潜航机器人的推进器进行工作。本发明能够提高水下潜航机器人对于水下扰流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多功能轻型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3528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043386.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轻型软体机器人,包括对轮动力机构、软体接触机构、缓冲弹簧机构以及中框变形机构;对轮动力机构包括车轮架和车轮,车轮转动连接于车轮架上,车轮架内设有动力机构和车轮的车轮轴连接;软体接触机构包括柔性悬臂和传动软带,每个柔性悬臂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轮动力机构,其中一个对轮动力机构上的车轮通过传动软带和另一个对轮动力机构上的车轮连接;缓冲弹簧机构设于车轮架和车轮之间;中框变形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两个活动单元,两个活动单元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单元上,活动单元上设有限位轮机构,活动单元和连接单元上均设有检测组件。本发明能够对管道外壁和内壁进行有效地行进检测。

    一种搭载平台、回弹仪装置及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618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60767.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搭载平台、回弹仪装置及水下机器人,搭载平台包括安装模块、防水外壳、加压模块和吸附模块;防水外壳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在安装模块,防水外壳用于安装回弹仪;加压模块用于驱动防水外壳活动,以使回弹仪的检测端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检测;吸附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吸盘部件,各吸盘部件间隔设置在防水外壳上并处于第一平面内,第一平面与第一方向垂直。通过水下机器人的移动和吸附模块的吸附,利用加压模块使得回弹仪能够准确地垂直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加压力,实现结构强度无损检测作业,同时回弹仪在水流影响或水下机器人移动时的动态环境下仍能与水下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持稳定良好的垂直接触状态,保证了测量精度。

    一种超声检测探头搭载平台及包括其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7823.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检测探头搭载平台及包括其的水下机器人,超声检测探头搭载平台包括固定底座,其呈弧形并套设于水下机器人的外侧面,固定底座向外延伸有支撑架;超声检测组件,其包括挡板、弹性件和超声探头,挡板安装于支撑架的端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挡板和超声探头,弹性件驱使超声探头向外移动。本超声检测探头搭载平台通过在超声探头上设置弹性件,当水下机器人移动并使超声探头与待检测的水下结构接触时,弹性件能够被压缩和弯曲以适应具有曲面或其他不规则表面的待检测水下结构,弹性件的弹性力也会驱使超声探头保持与待检测水下结构的接触,完成持续性的接触式检测。

    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及水池

    公开(公告)号:CN113218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0353230.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实验水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及水池,公开了一种水池的可升降池底,包括多个可浮动在水中的升降台,各升降台均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柔性牵拉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水池下部的水池内转向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水池侧壁上部的水池外转向部件、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水池的外部;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升降台上;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二端绕过水池内转向部件和水池外转向部件,柔性牵拉部件的第二端的端部连接在驱动件上,驱动件牵拉柔性牵拉部件使柔性牵拉部件绕水池外转向部件和水池内转向部件转动,以使升降台上下运动,从而改变各个升降台在水池中的深度,能够对复杂的海床地基构造进行实验模拟。

    水下潜航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34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24619.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潜航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机身当前的实际姿态与期望姿态的第一差值和实际深度与期望深度的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输入设定的终端滑模面,得到终端滑模面的输出值;将输出值分别作为预设的高阶观测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终端滑模控制律的输入,并将高阶观测器的输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终端滑模控制律的输入,得到终端滑模控制律输出的虚拟力;根据虚拟力,进行所述推进器组件各个推进器的动力分配,得到各个推进器的推力;根据推力控制水下潜航机器人的推进器进行工作。本发明能够提高水下潜航机器人对于水下扰流的抗干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