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曲线段的嵌入式轨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396559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425887.X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曲线段的嵌入式轨道系统,包括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所述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顶部两侧分别纵向开设承轨槽,所述承轨槽内设置钢槽,钢槽两侧向中间倾斜形成上小下大的横截面,所述承轨槽内在钢槽两侧设置有轨距调整块,轨距调整块的一个侧面为斜面并与钢槽的倾斜侧面匹配接触,另一个侧面与承轨槽侧面接触,螺栓向下穿过轨距调整块后旋入设置在承轨槽底部的套筒内从而将轨距调整块、钢槽固定,所述轨距调整块与承轨槽底面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可在钢轨侧面磨损不能满足轨距要求时利用轨距横向调整块来调整钢槽横向位置,以重新满足轨距要求,从而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减少钢轨维修、更换的成本。

    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框架板式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28642U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21425237.5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框架板式轨道结构,包括具有圆弧形底部的混凝土底座以及沿纵向固定设置于其上的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所述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侧分别纵向开设承轨槽,承轨槽内安装钢轨并填充高分子阻尼材料进行固定,所述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中间开设用于减重的空腔,两端开设半圆形缺口,所述混凝土底座上对应各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端的半圆形缺口设置圆柱形的挡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板板中设置空腔,形成框架平板结构,可有效降低轨道板自重,便于施工及后期维护;利用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端的半圆形凹槽与圆柱形挡台配合,实现了对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纵向和横向的弹性限位。

    一种地铁用嵌入式无砟轨道框架板

    公开(公告)号:CN206308557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425240.7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用嵌入式无砟轨道框架板,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开设减重腔,且轨道板顶部两侧分别沿纵向开设一条承轨槽,所述轨道板两端开设半圆形凹槽,所述轨道板顶部设置一层木丝水泥板,该木丝水泥板将减重腔以及前后轨道板之间的板缝一并覆盖。木丝水泥板轨道沿线路通长铺设,完全覆盖前后轨道板之间的板缝及减重腔,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重腔可有效降低轨道板的自重,便于嵌入式轨道的施工及后期维护;使用在隧道中,线路表面平整,允许救援、维护的轮式车辆通行;有效降低了轨道结构的高度,且利用混凝土底座上的凸形挡台及轨道板两端的半圆形凹槽对轨道板进行横向和纵向进行可靠限位。

    一种地铁用嵌入式无砟轨道板

    公开(公告)号:CN206308556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424437.9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用嵌入式无砟轨道板,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开设减重腔,且轨道板顶部两侧分别沿纵向开设一条承轨槽,所述轨道板两端开设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与混凝土底座上的凸形挡台相配合,从而实现对轨道板纵向与横向的弹性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重腔可有效降低轨道板的自重,便于嵌入式轨道的施工及后期维护;使用在隧道中,线路表面平整,允许救援、维护的轮式车辆通行;有效降低了轨道结构的高度,且利用混凝土底座上的凸形挡台及轨道板两端的半圆形凹槽对轨道板进行横向和纵向进行可靠限位。

    一种地铁用新型嵌入式轨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30855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424434.5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用新型嵌入式轨道系统,包括具有混凝土底座以及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所述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侧的承轨槽内安装钢轨并填充高分子阻尼材料进行固定,所述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端开设半圆形凹槽,所述混凝土底座上对应各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两端的半圆形凹槽设置圆柱形的轨道板间凸形挡台,并在轨道板间凸形挡台与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的预留缝隙灌注填充树脂对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弹性限位。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整体式无砟轨道板间采用轨道板间凸形挡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限位,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都很方便;调整支撑层对轨道板连续弹性支撑,二次减振,且能有效适应隧道内的基础沉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