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4674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24540.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包括MEMS传感器阵列、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高精度激光仪、信号传输装置和上位机;分别在桩帽和岸边布设沉降监测点和两个激光水准点,并且所述沉降监测点和激光水准点上均设置所述高精度激光仪,激光水准点和沉降监测点相对应设置;在桩基上布设所述MEMS传感器阵列,在桩基荷载作用效应最大的位置及其对称位置分别布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前,在靠近桩帽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后在靠近桩底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阵列,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获取MEMS传感器阵列信号、高精度激光仪信号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上位机。

    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46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24540.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包括MEMS传感器阵列、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高精度激光仪、信号传输装置和上位机;分别在桩帽和岸边布设沉降监测点和两个激光水准点,并且所述沉降监测点和激光水准点上均设置所述高精度激光仪,激光水准点和沉降监测点相对应设置;在桩基上布设所述MEMS传感器阵列,在桩基荷载作用效应最大的位置及其对称位置分别布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前,在靠近桩帽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后在靠近桩底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阵列,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获取MEMS传感器阵列信号、高精度激光仪信号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上位机。

    一种海底地层空间布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1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286281.8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海底地层空间布缆机器人。该机器人主体结构包括:一个伸缩电推杆体节,由两个防尘套筒相对嵌装,空腔内设有驱动电机和伸缩电推杆;四个结构相同的前进支撑单臂体节;每个单臂体节两端对称地由内向外依次布置转板支撑件、减速器、电机和连接法兰,外部设有转板结构;四个单臂体节分为两组,每组以相邻端活动串接,并以各自外端与伸缩电推杆体节的连接器实现活动连接;两组串接单臂体节以伸缩电推杆体节为轴对称布置,使机器人主体结构整体呈菱形。本发明通过单臂体节的组合作用,提出蠕动式机器人运动方式;可完成与实现前进与转弯的任务。支撑单臂体节的旋转切换运动能提高前进运动的效率,减低前进阻力。

    一种适用于复杂海域的海底管道三维高精快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62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5259.2

    申请日:2022-05-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装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海域的海底管道三维高精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行走机构、抱紧机构和表面测绘机构;其中,主体机构包括主体框架,在其两侧分别设置导轨;行走机构包括两组伸缩机构,且对称地设置在主体框架的首尾两端;伸缩机构包括行走机构支架、行走伸缩油缸、抱紧伸缩油缸和抱箍头;行走机构支架的两侧导向座,所述导轨分别穿过对应的导向孔;抱紧机构至少包括六根抱紧支柱,对称地设置在主体框架和行走机构支架的两侧且竖直向下;表面测绘机构包括轴向位移机构、转盘机构和检测探头。本发明通过抱紧装置极大地增大了工程装备与海底管道结合的稳定性,适用于海流速度快的海域。

    一种基于ROV的海底浅层地形形变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52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278546.X

    申请日:2021-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ROV的海底浅层地形形变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以阵列式布置的多个传感器单元,各传感器单元通过连接杆以柔性连接方式依次串接;电子舱,内设电池和控制采集电路板,分别通过线缆与各传感器单元相连;锥形钻头,与串接的传感器单元相连且位于最前端;套管,前端为开口状,内腔用于安放所述传感器单元和电子舱,尾端设有把手;锥形钻头的底面与套管前端开口相接,并能由束缚结构实现锥形钻头在套管前端的固定与解锁。本发明基于套管的保护,能将原本柔性的监测装置完全深入至指定位置的海底浅地层。在以ROV回收套管后,以阵列式布置的传感器单元能够对海底浅层地形进行原位姿态位移变形监测。

    非接触式回转零件形状误差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38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078311.5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非接触式回转零件形状误差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它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用于固定待测工件(2)且带动待测工件(2)延Z方向轴向转动的夹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1)上能在Y方向以及Z方向调节且用于获取待测工件(2)形状信息的获取装置、用于松紧夹持装置的调节装置、控制器(3)以及计算机(4),所述夹持装置、信息获取装置以及调节装置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以及信息获取装置还与计算机(4)电连接。这种检测装置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较低且检测效率较高,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效果较好。

    一种定位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3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95619.7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徐明生 梁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适于在衬底的特定位置制备高质石墨烯薄膜。本发明使用诱导剂诱导石墨烯薄膜在衬底得特定位置成核与生长,包括使衬底暴露在诱导剂的气氛中或者使衬底含有诱导剂,然后采用本领域的技术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或碳偏析法在衬底的特定位置制备石墨烯薄膜。本发明采用诱导剂触发、诱导石墨烯薄膜在衬底上成核和生长;通过这种诱导性而在衬底上实现优先成核和生长,从而达到石墨烯薄膜在衬底上的定位制备。本发明采用的诱导剂简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本发明的定位制备石墨烯薄膜为石墨烯薄膜的集成光电子应用奠定了基础。

    非接触式回转零件形状误差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38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8311.5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非接触式回转零件形状误差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它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用于固定待测工件(2)且带动待测工件(2)延Z方向轴向转动的夹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1)上能在Y方向以及Z方向调节且用于获取待测工件(2)形状信息的获取装置、用于松紧夹持装置的调节装置、控制器(3)以及计算机(4),所述夹持装置、信息获取装置以及调节装置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以及信息获取装置还与计算机(4)电连接。这种检测装置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较低且检测效率较高,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效果较好。

    基于图像域的轴套类零件形位误差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36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8327.6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域的轴套类零件形位误差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待测工件进行三维空间测量,然后将测好的基础数据在图像域进行空间转换,由相伴曲线生成线性伴随误差分布,并根据形位误差的不同类型生成相应的参考基准,然后由最优算法计算出图像域形位误差模型,最后通过标定算法将图像空间的形位误差数据转化为测量空间的形位误差数据。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轴套类零件形位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