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674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24540.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包括MEMS传感器阵列、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高精度激光仪、信号传输装置和上位机;分别在桩帽和岸边布设沉降监测点和两个激光水准点,并且所述沉降监测点和激光水准点上均设置所述高精度激光仪,激光水准点和沉降监测点相对应设置;在桩基上布设所述MEMS传感器阵列,在桩基荷载作用效应最大的位置及其对称位置分别布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前,在靠近桩帽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后在靠近桩底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阵列,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获取MEMS传感器阵列信号、高精度激光仪信号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上位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24540.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头桩基智能监控系统,包括MEMS传感器阵列、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高精度激光仪、信号传输装置和上位机;分别在桩帽和岸边布设沉降监测点和两个激光水准点,并且所述沉降监测点和激光水准点上均设置所述高精度激光仪,激光水准点和沉降监测点相对应设置;在桩基上布设所述MEMS传感器阵列,在桩基荷载作用效应最大的位置及其对称位置分别布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前,在靠近桩帽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清淤后在靠近桩底附近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阵列,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获取MEMS传感器阵列信号、高精度激光仪信号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阵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上位机。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5257.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组合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海底机器人定位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数据和MEMS‑IMU数据;磁信标数据为以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实时所在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单个磁信标在目标位置产生的磁场信号对应的磁场强度数据,MEMS‑IMU数据为若干节点的加速度数据和角度数据;根据磁信标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相对于磁信标中心的姿态角;根据MEMS‑IMU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相对于磁信标中心的位置坐标;根据位置坐标和姿态角度,确定目标位置的三维坐标,作为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的定位坐标。本发明将磁信标定位技术和MEMS‑IMU定位技术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海底地层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463501.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取样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搭载于ROV的深海多路高空间分辨率采水器。该采水器包括配流阀结构、转向阀结构和活塞结构;配流阀结构包括配流阀和驱动电机;转向阀结构包括转向阀和驱动电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抽拉结构和驱动电机。本发明利用活塞抽拉结构给采水器提供负压条件,在维持深海水环境原状环境的情况下,对深海水样实时进行高空间分辨率采集,以获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以及不同时间分辨率的水体样品。本发明对深海水体取样技术的发展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采、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支撑。能够搭载在深海移动平台、ROV等设备上,进行深海4000米及以上的海水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2921.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码头桩基淤泥高度与水位监测系统,涉及淤泥与水位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和监控中心,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包括界面检测模块、姿态校正模块和通讯模块;界面检测模块包括探杆、热源和热电偶,探杆插入水中设置在码头桩基的一侧,热源为圆柱状并设置在探杆内部,热源的轴线与探杆的轴线平行,多个热电偶间隔设置在探杆内部,且每个热电偶与热源的距离相等;姿态校正模块用于检测探杆的姿态信息;通讯模块用于将各热电偶检测的温度和探杆的姿态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用于根据各热电偶检测的温度和探杆的姿态信息计算出码头桩基的淤泥高度或者水位。本发明实现了对码头桩基淤泥与水位高度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5259.2
申请日:2022-05-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装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海域的海底管道三维高精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行走机构、抱紧机构和表面测绘机构;其中,主体机构包括主体框架,在其两侧分别设置导轨;行走机构包括两组伸缩机构,且对称地设置在主体框架的首尾两端;伸缩机构包括行走机构支架、行走伸缩油缸、抱紧伸缩油缸和抱箍头;行走机构支架的两侧导向座,所述导轨分别穿过对应的导向孔;抱紧机构至少包括六根抱紧支柱,对称地设置在主体框架和行走机构支架的两侧且竖直向下;表面测绘机构包括轴向位移机构、转盘机构和检测探头。本发明通过抱紧装置极大地增大了工程装备与海底管道结合的稳定性,适用于海流速度快的海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2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3501.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取样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搭载于ROV的深海多路高空间分辨率采水器。该采水器包括配流阀结构、转向阀结构和活塞结构;配流阀结构包括配流阀和驱动电机;转向阀结构包括转向阀和驱动电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抽拉结构和驱动电机。本发明利用活塞抽拉结构给采水器提供负压条件,在维持深海水环境原状环境的情况下,对深海水样实时进行高空间分辨率采集,以获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以及不同时间分辨率的水体样品。本发明对深海水体取样技术的发展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采、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支撑。能够搭载在深海移动平台、ROV等设备上,进行深海4000米及以上的海水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68340.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136 , G06F18/15 , G06N3/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淤泥质地形预测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地形预测监测技术领域;利用粒子群算法和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确定预测监测规则,进而构建多个频响输入信号集和多个趋势输入信号集;将多个频响输入信号集,分别输入到对应的频响分量预测模型中,得到多个频响分量预测值;将多个趋势输入信号集,分别输入到对应的趋势分量预测模型中,得到多个趋势分量预测值;确定频响预测值与趋势预测值之和为当前时间段的形变预测结果。本发明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并应用于淤泥质地形预测监测中,能够提高淤泥质地形的预测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2018.6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姿态传感器阵列、控制基点和定位环;姿态传感器阵列设置有两条,一条姿态传感器阵列布置于控制基点与海底管道之间,用于监测海底管道监测区域的整体沉降状态,另一条姿态传感器布置于待测海底管道上,用于监测海底管道的表面形变状态;控制基点用于采集姿态传感器阵列的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于水面上位机界面,显示获取所得的海底管道表面形变状态数据及海床沉降状态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海底管道的形变监测,方便携带与布放,简单便捷操作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科研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海底管道位移监测技术服务,监测海底管道长期的位移变化过程,为管道沉降变形提供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428475.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检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海底电缆高精度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沿电缆长度方向布置的两组传感阵列,两者平行地相间贴合于海底电缆的外侧,且保持间隔的圆弧度数大致为90°,用于实时监测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每组传感阵列中均包括一条MEMS传感阵列和一条光纤光栅传感阵列;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与传感阵列连接,远程实时传输单元用于接收并传送信号数据和控制指令,智能监控及预警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至远程实时传输单元,对海底电缆健康状态进行实时智能监控并提供安全预警。本发明可监测参数包括海底电缆的振动、空间扭转和弯曲变形、温度、应力和应变等。并能根据不同监测单元的数据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