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6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862334.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车辆内部的布局造成影响的车辆用充电系统以及受电嵌合体。车辆用充电系统(1)具备:供电装置(4),其具有供电嵌合体(40),且设置于车辆(2)的停车空间底部(25),且能够相对于供电嵌合体(40)在插拔方向(X)上嵌合及拔出。受电嵌合体(3)具有:受电端子(31),其与设置于车辆(2)的电池(22)电连接;受电端子保持部(34),其保持受电端子(31);以及对置空间形成部(35),其在插拔方向(X)上与受电端子保持部(34)相邻地配置,形成与受电端子(31)对置的对置空间(35s)。(21);以及受电嵌合体(3),其设置于车辆(2)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4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64699.0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电力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到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包括:铁素体,所述铁素体呈板状设置并且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环形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遮蔽物,其中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并且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699.0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B60L2270/147 , H01F27/362 , H01F27/365 , H01F38/14 , H01M10/46 , H01M2220/20 , H02J7/025 , H02J50/1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2 , Y02T90/127 , Y02T90/14 , H02J5/005
Abstract: 电力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到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包括:铁素体,所述铁素体呈板状设置并且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环形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遮蔽物,其中所述线圈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位于内侧,使得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并且所述遮蔽物的外周侧包括设置在离开所述铁素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位置处的阶梯部,使得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铁素体的外周部侧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72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80061710.3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受电装置(200)具备平板状的芯(240)和线圈(250),所述线圈(250)呈螺旋状卷绕于芯,卷绕中心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线圈以在用与线圈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剖视线圈的情况下具有长边部(251)和短边部(252)的方式形成为平板状。线圈以长边部与芯的表面相对的方式卷绕于芯。因此,能够谋求受电装置的薄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20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633.4
申请日:2013-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02 , B60L11/18 , B60L11/182 , B60L2270/147 , H01F27/36 , H01F27/40 , H01F38/14 , H02J7/0044 , H02J7/025 , H02J17/00 , H02J50/10 , H02J50/12 , H02J5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2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能在确保诸如强度和防水的耐环境性的同时允许高效率的电力输送;以及使用该屏蔽壳体的无线充电系统。屏蔽壳体(70)使用在无线充电系统中的电力供应侧装置(3)中,该无线充电系统如下设置有:电力供应侧装置(3),安装到固定体(2)中;以及电力接受侧装置(5),安装在移动体(4)中并且从电力供应侧装置(3)无线地接受电力。屏蔽壳体(70)包括下列构件:壳体(71、72),朝着电力接受侧装置(3)的一侧开口;线圈(31),容纳在所述壳体(71、72)的内部;以及盖(76),覆盖壳体(71、72)中的所述开口。从壳体(71、72)的底表面延伸到盖(76)的内表面的负荷支撑装置(74、75)设置在壳体(71、72)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2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10633.4
申请日:2013-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02 , B60L11/18 , B60L11/182 , B60L2270/147 , H01F27/36 , H01F27/40 , H01F38/14 , H02J7/0044 , H02J7/025 , H02J17/00 , H02J50/10 , H02J50/12 , H02J5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2 , Y02T90/14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能在确保诸如强度和防水的耐环境性的同时允许高效率的电力输送;以及使用该屏蔽壳体的无线充电系统。屏蔽壳体(70)使用在无线充电系统中的电力供应侧装置(3)中,该无线充电系统如下设置有:电力供应侧装置(3),安装到固定体(2)中;以及电力接受侧装置(5),安装在移动体(4)中并且从电力供应侧装置(3)无线地接受电力。屏蔽壳体(70)包括下列构件:壳体(71、72),朝着电力接受侧装置(3)的一侧开口;线圈(31),容纳在所述壳体(71、72)的内部;以及盖(76),覆盖壳体(71、72)中的所述开口。从壳体(71、72)的底表面延伸到盖(76)的内表面的负荷支撑装置(74、75)设置在壳体(71、72)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78876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024216.0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B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保护构造的制造方法和复合电线的保护构造的制造方法。易于保护包覆电线的芯线的露出部,能得到期望的电线特性。将复合电线(110)的端部的包覆部(122)剥皮而露出芯线(121),将露出的该芯线(121)互相捆扎并熔接,形成具有熔接部(123)的复合露出部(102)。加热该复合露出部(102)使其升温,之后浸渍在填充在浸渍容器(103)的浸渍部(134)内的粉末材料(131)中,使粉末材料(131)熔融,使该熔融物附着在复合露出部(102),从而形成包覆复合露出部(102)的保护部件(104)。复合露出部(102)的升温设定为粉末材料(131)的熔融温度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67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61500.0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J5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 B60L11/182 , B60L11/1833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H01F38/14 , H02J7/025 , H02J50/40 , H02J50/80 , H02J50/9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41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馈送系统,即使电力馈送侧螺旋形线圈和电力接收侧螺旋形线圈之间发生距离变动或者横向偏移,所述电力馈送系统也可高效地将电力从电力馈送侧馈送到电力接收单元。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电力馈送侧螺旋形线圈(7)与电力接收侧螺旋形线圈(9)之间的线圈间距离(L1),并且控制单元(14、16)根据由测量单元(13)测量的线圈间距离(L1)来调整电力馈送侧变容二极管(8)和电力接收侧变容二极管(11)的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20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80019811.5
申请日:2012-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 , B60L11/182 , B60L11/1824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B60L2270/147 , H01F27/346 , H01F27/36 , H01F38/14 , H01Q1/526 , H01Q7/00 , H02J5/005 , H02J7/025 , H02J50/12 , H02J5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共振型非接触电力馈送系统(10),包括:作为电力接收侧(二次侧)装置的负载设备(50)、二次线圈(40)、二次共振线圈(45)和整流器(160)。电池(52)设置在负载设备(50)的负载壳体(54)的内部。此外,像在电力传输侧上的电力传输侧金属屏蔽部(80)那样,共振型非接触电力馈送系统(10)包括:覆盖二次线圈(40)和二次共振线圈(45)的电力接收侧金属屏蔽部(90),以及覆盖整流器(160)的整流器屏蔽部(170)。而且,提供覆盖电力接收侧金属屏蔽部(90)的外侧和整流器屏蔽部(170)的电力接收侧大金属屏蔽部(130)。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44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82696.3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 , B60L11/1829 , B60L11/1831 , G01V3/104 , H01F38/14 , H02J50/12 , H02J50/40 , H02J50/60 , H02J5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其中,异物检测器(460)包括多个第一线圈(468)和多个第二线圈(478)。多个第一线圈(468)沿着送电线圈(410)的上面配设。多个第二线圈(478)与多个第一线圈(468)对应地设置,各第二线圈(478)与对应的第一线圈(468)相对配置。在从送电线圈(410)的上方观察送电线圈(410)的平面视图中,多个第一线圈(468)中的每个线圈的外形以及多个第二线圈(478)中的每个线圈的外形比送电线圈(410)的外形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