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0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7764.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双有源桥变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超螺旋滑模控制的DAB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构建双重移相控制下四种工作模式的回流功率函数与传输功率函数,对各模式的回流功率函数求导,确定计算最优回流功率路径,并根据与实际最优回流功率路径的交界点对其进行优化,确保了回流功率路径的准确性。在固定传输功率下,依据优化后的回流功率路径,选择回流功率最小的移相比组合,显著降低了DAB变换器的回流功率。该方法采用双重移相控制,无需在能量双向传输时切换控制信号,且功率调节范围更广,降低了控制难度。此外,通过引入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动态调整和优化桥外移相比,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8974.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系统的转速磁链级联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获取永磁电机的电机参量,再利用复合离散扩展状态观测器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观测;基于超局部模型构建转速磁链级联无模型预测控制器,将观测器估计的集总扰动值输入转速磁链级联无模型预测控制器,其中,利用给定值和响应值由转速环输出q轴磁链指令值,磁链环输出所需dq轴电压指令值,经反Park变换、SVPWM调制模块后生成脉冲信号驱动永磁电机。本发明从模型预测控制固有结构改进和观测器补偿相结合新角度,解决了永磁电机系统参数失配问题,降低控制系统对电机数学模型的依赖,抑制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带来的影响,提升了永磁电机系统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0600.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迭代滑模观测器的永磁电机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因电机运行时不可避免的死区时间和磁链畸变导致产生与转速相关的周期性大电流波动,从而降低电机控制的性能的问题。其中,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全新的迭代滑模观测器ISMO,其融合了滑模观测器(SMO)和ILC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电流环路。其中,ILC部分负责抑制如逆变器非线性和磁通谐波等周期性扰动,而SMO部分则观察并处理剩余的非周期性扰动。通过ISMO观测到的电流和扰动信息,对DPCC方程进行校正和补偿,从而有效降低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时的控制误差和电流谐波,提升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67692.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1R31/34 , G01H11/08 , G06T17/0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投影点云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不同电机状态的电机样本在不同带载情况下不同来源的振动数据,融合不同振动方向维度的振动数据并构造电机状态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电机状态的三维点云数据投影到球体上获得三维投影点云数据,利用三维投影点云数据及其对应的电机状态训练点云分类模型使其建立三维投影点云数据、电机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于实现目标电机的故障诊断。本发明旨在降低点云分类模型的构建成本,实现对不同带载情况下以及不同位置的不同电机故障状态做出有效识别,全面地反映电机的故障状态,具有较强鲁棒性的电机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76611.6
申请日:2024-09-30
IPC: H02J3/36 , H02J3/24 , G06N7/01 , G06N3/092 , G06N3/049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构网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构网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型,基于构网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型建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采用双池‑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训练智能体,智能体通过对虚拟同步控制模型中的P‑f控制回路提供附加功率输入值,提高构网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引入了双值函数网络,利用双值函数网络中较小的Q值来计算目标值,可以避免对某些状态‑动作对价值的过度估计,提高了VSG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1763.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矩自适应调整的双三相永磁电机弱磁控制优化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空间矢量解耦得到基波电流分量,通过对d轴电流的调节,实现双三相永磁电机的弱磁控制;为提升其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电压环的双PI调节器结构,电流环调节器输出直流母线参考电压,电压环调节器输出参考弱磁电流;在线性调制区间时,电压给定值设定为0.577Udc,系统运行性能好,运行到过调制区间时,根据转矩需求动态调整直流母线参考电压给定值,提升响应速度;该方法解决固定电压给定不能同时满足高转矩需求和动态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升双三相永磁电机控制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23385.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绕组电机无模型磁链预测矢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包括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定子磁链预测器、未知扰动积分终端滑模观测器获取数据,再通过无模型磁链预测控制器预测第j个电机单元的指令电压,再将其经逆Park变换、SVPWM模块调制生成用于驱动第j个电机单元PWM脉冲信号以用于驱动第j个电机单元对应的逆变器。本发明对参数失配具有较强免疫性,显著改善模块化多绕组永磁电机参数失配运行性能,有效提高定子磁链跟踪精度,减小转矩脉动,消除参数失配对模块化多绕组永磁电机精准控制的影响,实现了参数失配下模块化多绕组永磁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67589.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并网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跟网和构网混合控制的并网变流器控制方法,通过构建自适应混合同步控制模型灵活调整跟网与构网特性比例,确保了并网过程平滑高效,构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型以精确调控输出电压与电流,满足了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高标准电能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引入电网阻抗估计进行虚拟阻抗控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响应速度。综上,本申请采用跟网和构网混合控制的并网变流器控制方法,显著提升了系统对复杂电网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10097.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84 , G06N3/0455 , G06N3/092 , G06N3/047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步骤包括:在模型训练阶段,分别采集不同类型电机轴承在不同状态下的运行数据、域数据构成训练样本集,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训练,并筛选出代表性样本;在增量学习阶段,当有新增样本输入时,判断是否属于新增类别或者新增域,根据判断结果修正新增样本的权重,以训练得到的网络参数为初始条件,将代表性样本、新增样本以及修正后的权重输入至故障诊断模型中以进行模型微调,其中修正后的权重用于计算模型微调过程中的损失函数;在故障诊断阶段,将待诊断数据输入至最终得到的故障诊断模型中进行诊断。本发明具有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诊断精度以及效率高且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32960.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7/18 ,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电机时空特征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多种复杂工况下的电机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将采集多种故障电机下的振动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对原始信号预处理成数据样本集,再对样本集里的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时空特征输出,进而对时空特征进行种群编码成时间脉冲,最后利用构建好的脉冲卷积网络模型对输入进行训练,在训练模型中引入了梯度下降法并结合卷积和批规范化时间层策略,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分类精度。其中,多尺度分解提取得到的是信号的局部特征,与电机故障特征表现为局部性质相契合,显著提升了电机故障诊断准确性,有效保障电力运载装备电驱动系统可靠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