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树枝晶间距的评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182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71967.2

    申请日:2017-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5/00

    Abstract: 一种连铸坯树枝晶间距的评定方法,属于连铸坯凝固组织检验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截取铸坯横截面试样,经处理后得到金相磨面;选择目标视场,用电子探针波谱仪对视场内C、Si、Mn、P、S等元素进行面扫描,时间为5~40ms、步长为3~5μm;获得视场内元素分布规律即反映出原始枝晶的形貌;选择包含10~20个一次枝晶间距或二次枝晶间距的代表性路径,提取路径上合金元素含量;根据代表性路径上合金元素波峰或波谷的个数n以及路径的长度L,即可计算出该路径的平均一次枝晶间距λ1或二次枝晶间距λ2。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合理、适用性强。

    一种含Nb高温渗碳齿轮钢的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35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214237.4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一种含Nb高温渗碳齿轮钢的轧制方法,属于特殊钢轧制技术领域。该轧制方法要求做到以下两点:铸坯再加热温度要高于含Nb析出相的完全溶解温度,使得Nb充分回溶到基体且扩散比较均匀;避开在Nb析出的鼻温区900-950℃轧制且减少在此温度区间停留时间。优点在于,轧制的含Nb齿轮钢,含Nb析出相分布合理,更有利于在后续的渗碳过程钉轧奥氏体晶界,防止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

    一种方坯中心宏观偏析的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872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0722.0

    申请日:2016-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0

    Abstract: 一种方坯中心宏观偏析的定量评价方法,属于冶金分析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热酸浸蚀方法找出铸坯的凝固物理中心;采用钻削取5个点的样,3~5g/每点,测量不同位置处溶质元素浓度,作为宏观偏析的评价依据;根据不同样品的偏析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手段评价中心偏析平均值以及标准差,反映铸坯内部质量控制水平以及控制稳定性。优点在于,能够准确找到铸坯实际凝固物理中心,避免因取样位置因素导致的铸坯中心偏析分析结果偏差,为质量监测或工艺的改进提供准确参考。

    一种转炉冶炼高钛铁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450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660032.X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冶炼高钛铁水的方法,主要针对转炉冶炼Ti质量百分含量为0.30~0.50%的高钛铁水。通过采用双渣工艺,转炉冶炼前期炉渣二元碱度为0.8~1.2,TFe质量分数15-25%,熔池温度为1370-1420℃,倒渣量达到50%~60%,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铁水中Ti被氧化进入炉渣导致炉渣熔点升高的问题;脱碳阶段按照常规的转炉冶炼进行操作。采用该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冶炼前期炉渣熔点,控制良好的炉渣流动性,保证总脱磷率达到85%以上,同时避免喷溅。

    一种Nb、Ti复合微合金化高温渗碳齿轮钢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5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01638.4

    申请日:2013-07-18

    Abstract: 一种Nb、Ti复合微合金化高温渗碳齿轮钢,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齿轮钢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17-0.22%,Si:0. 20-0.35 %,Mn:0. 9-1.10%,Cr:1.05-1.30 %,Ti:0. 02-0.06%,Nb:0.02-0.06 %,Al:0. 015-0.035%,P:≤0.025%,S:0.020%-0.03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优点在于:通过控制Nb、Ti微合金元素含量,提高现行齿轮的渗碳温度;缩短齿轮的渗碳时间,降低齿轮生产成本。

    一种弱化水冷强化风冷的高碳盘条的控制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009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282134.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弱化水冷强化风冷的高碳盘条的控制冷却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包括加热→粗轧→中轧→预水冷→终轧→穿水冷却→吐丝→风冷→集卷→打捆包装;控制的技术参数为:吐丝温度由860±20℃提高到了900±20℃,盘条在穿水过程中的冷速由43±5℃/s降低到了23±5℃/s;将风冷线上盘条的冷速由7.5±5℃/s提高到了17.4±5℃/s;盘条从精轧出口到相变最低点的时间由38±5s降低到了28±5s,有利于抑制Fe3C的析出及晶粒的回复长大;盘条下线第二天的面缩由16.5%提高到了25.6%,面缩到30%的时间由20天下缩短到了4天,大规格高碳盘条用户在使用前基本上不用时效。优点在于,提高了盘条下线时的面缩,缩短了时效时间。

    H型钢缺陷的控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41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3207.X

    申请日:2012-02-14

    Abstract: 一种H型钢缺陷的控制方法,属于型钢轧制技术领域。H型钢异型坯连铸时易出现腹板裂纹缺陷、表面凹坑缺陷、翼缘烂钢缺陷和R角裂纹缺陷。通过表面缺陷分析→找出炼钢和轧钢过程存在问题→炼钢工艺改进→轧钢工艺改进→应用效果反馈→改进→产品检查,研究了一套从H型钢表面缺陷分析入手,研究H型钢缺陷形成阶段的方法,清晰的判断了缺陷是形成于冶炼过程还是轧制过程。优点在于,解决了缺陷形成于冶炼过程还是轧制过程不易判断的问题,大幅度的降低了H型钢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