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玻璃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464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90436.X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 G02F1/17 G02F1/0102 G02F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透光基板、电源组件及电极,电极的两极对称设于两块所述透光基板相对的表面上,电极包括多个离散的点电极,电极的两极分别与电源组件的两极电性连接,两块透光基板之间设有调节层,调节层内填充有颗粒分散液,在电极未接入电压时,颗粒分散液中的颗粒随机分散,智能玻璃呈磨砂态;在电极接入电压时,颗粒分散液中的颗粒带电荷,颗粒相对于所述点电极聚拢,智能玻璃呈透明态。在未通电时,颗粒随机分散,调节区的反射率大,从而智能玻璃呈现磨砂态;在通电时,颗粒极化带电,进而相对于点电极聚拢,光线可以从点电极之间的孔隙透过,所述调节区的反射率小,从而智能玻璃呈现透明态。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16943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239664.2

    申请日:2009-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7 G02F1/009 G02F1/0147

    Abstract: 一种热致显示元件,其包括:一封闭壳体;一隔离层,该隔离层设置于该封闭壳体内,并将该封闭壳体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一第一加热元件,该第一加热元件设置在封闭壳体上,用于加热第一空间;一第二加热元件,该第二加热元件设置在封闭壳体上,用于加热第二空间;一热致变色材料层,该热致变色材料层设置于第一空间内,该热致变色材料层用于在第一加热元件的作用下通过释放或吸收气体发生颜色变化;一吸附材料层,该吸附材料层设置于第二空间内,用于透过隔离层吸收所述热致变色材料释放的气体或第二加热元件的作用下释放气体。

    光模块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5888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510072900.8

    申请日:2005-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模块,它包括:为了传送电气信号而串联连接的第一传送线路和第二传送线路、激光二极管元件、电场吸收型光调制器元件、电阻匹配用的终端电阻元件、连接第一传送线路的一端和光调制器元件的第一接合线、连接光调制器元件和终端电阻元件的第二接合线;其中,将终端电阻元件的电阻值设定在40Ω以上60Ω以下的范围内,使第二传送线路的特性阻抗为50Ω,将第一传送线路的特性阻抗设定在20Ω以上30Ω以下。能使光模块的小信号通过特性(S21)的最优化和降低小信号反射系数(S11),即使在驱动用IC的输出电阻不匹配时也能够保持波形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