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脱磷预处理与少渣脱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1622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93659.5

    申请日:2009-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脱磷预处理与少渣脱碳的方法,属于转炉炼钢领域,主要涉及在同一转炉或在不同转炉内进行脱磷预处理与少渣脱碳,采用顶吹氧气与底吹氮、氩工艺。在脱磷期使用低熔点脱磷剂。脱磷期顶吹采用低流量控制,通过加大矿石加入量,减少废钢装入量,结束温度控制在1350℃-1400℃左右,在短期内将碳含量控制在2.8%-3.2%左右,脱碳期采用正常顶吹供气流量即可满足周期要求,脱碳结束温度控制在1650℃-1720℃左右,采用此种创新工艺,可以使脱磷周期与脱碳期周期相匹配。达到经济、高效、深脱磷目的。

    一种采用RH单联工艺生产中厚板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9843.8

    申请日:2016-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4 C21C7/0006 C21C7/10

    Abstract: 一种采用RH单联工艺生产中厚板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通过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所有原辅料水分控制在≤0.50wt%,出钢强脱氧并搅拌;RH真空处理:氩气在吨钢6~12NL/min,真空结束钢中氢含量≤2.0ppm;钙处理:用钙处理对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后钢中钙含量控制在15~20ppm;板坏连铸:恒拉速,过热度≤25℃,压下量5.5~6.5mm等工艺完成。优点在于:成品质量优异,探伤合格率控制在99.6%以上,实现了该类钢种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

    一种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243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83013.6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一种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在不改变现有的低C、低Mn及适量的Nb、Ni、Cr、Cu复合添加成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连铸工艺技术来控制碳当量窄波动范围与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及形态,并采用弛豫相变工艺控制钢板的组织形态与采用新的水冷控制模式提高钢板的水冷均匀性,从而有效控制了钢板横纵向低屈强比和提高了抗硫化氢应力腐蚀(HIC)的性能。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生产的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性能达到以下水平:屈强比:横向≤0.86,纵向≤0.83;抗HIC性能:满足NACE TM0284-96标准A溶液条件下裂纹长度率CLR≤15%、裂纹厚度率CTR≤5%、裂纹敏感率CSR≤2%。

    一种用于钒氮微合金化钢种在连铸过程中的增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089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2202.2

    申请日:2014-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41/58 B22D11/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钒氮微合金化钢种在连铸过程中的增氮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在连铸时将钢包下水口与长水口之间的氩气密封改为氮气密封,在钢包下水口与长水口之间的密封垫上从长水口的密封气体通道处向下方挖出凹槽,凹槽与长水口内壁连通,在钢包下水口和长水口连接处会形成一个空腔,而在钢流的高速流动作用下这个空腔内会形成强大负压,密封所用氮气被负压吸引进入空腔与高速流动的钢水会形成极强的搅拌和充分的混合,使氮气可以溶入钢水中,最终可以增加钢水中的氮含量。在连铸之前检验出钢水中氮含量,根据成品要求氮含量可计算出二者之差即为需增氮量Δ[N],而通过控制密封氮气流量Q和长水口顶升压力Ps就可以控制被吸入的氮气量,即可以控制钢水的增氮量。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极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