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1622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93659.5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脱磷预处理与少渣脱碳的方法,属于转炉炼钢领域,主要涉及在同一转炉或在不同转炉内进行脱磷预处理与少渣脱碳,采用顶吹氧气与底吹氮、氩工艺。在脱磷期使用低熔点脱磷剂。脱磷期顶吹采用低流量控制,通过加大矿石加入量,减少废钢装入量,结束温度控制在1350℃-1400℃左右,在短期内将碳含量控制在2.8%-3.2%左右,脱碳期采用正常顶吹供气流量即可满足周期要求,脱碳结束温度控制在1650℃-1720℃左右,采用此种创新工艺,可以使脱磷周期与脱碳期周期相匹配。达到经济、高效、深脱磷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079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84432.4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韧性优良的高强度低屈强比X80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低碳结构钢生产技术领域。板坯成分为C:0.02~0.08%,Si:0.01~0.35%,Mn:1.40~1.85%,P:≤0.015%,S:≤0.004%,Alt:0.01~0.06%,N:≤0.008%,H:≤0.0002%,Ti:0.008~0.02%,Nb:0.03~ 0.11%,Mo:0.01~0.35%,Ni、Cr、Cu复合添加,且Ni+Cr+Cu≤0.9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板坯加热温度为1120~122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完成第一阶段控制轧制,单道次压下率在15~30%,其终止轧制温度为960-1080℃;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完成第二阶段的控制轧制,其终止轧制温度为770~830℃范围;再以10~30℃/s的速度冷却至450~580℃。优点在于,该钢板强度高、韧性好、屈强比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68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82517.9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战军 , 王文军 , 朱志远 , 刘金刚 , 郝宁 , 蒋海涛 , 王东柱 , 史志强 , 吕延春 , 姜中行 , 石树东 , 麻庆申 , 王彦锋 , 孙硕猛 , 危尚好 , 刘建明 , 刘成 , 谢翠红 , 万潇 , 李广双 , 关春阳
Abstract: 一种用于钢液脱氢的RH真空处理工艺,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工艺为:对RH炉所使用的合金和原辅料进行烘烤;钢水进入RH炉前将合金成分调整到内控范围内,保证在RH真空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成分调整;在钢水真空处理前,对RH真空室进行烘烤,保证真空室内耐火材料的温度在1100-1200℃;保证钢水到RH炉的氧活度≤8ppm;提升氩气的流量控制在8-12NL/(min·t);真空处理开始到深真空的时间控制在2.5-4min,真空室内的高真空度保持在10-100Pa;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在15-30min,其中深真空处理时间控制8-15min;RH真空处理结束向裸露的钢液面加入干燥的保温剂,防止钢液吸气。优点在于:将钢中的氢含量脱除到1.1ppm以下,RH脱氢率可达到81%-86%。
-
公开(公告)号:CN105665443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195800.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宽厚板轧机生产极限规格管线钢的轧制工艺,属于轧钢技术领域。通过选择合理的坯料,尺寸厚度为150~200mm;提高加热温度及终轧温度控制,优化轧制规程,辊身冷却水调整,加快轧制节奏,控制精轧速度为4~7m/s,矫直工艺改进及安排合理的轧制计划而实现。优点在于,有效解决了薄规格管线钢板形问题,取得了较高的轧制命中率和成材率,能够稳定、批量化生产合格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0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24622.6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8 , C21D8/0226 , C21D2211/002 , C21D2211/005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一种海洋钻井隔水管用高强度热轧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海洋钻井隔水管用高强度热轧中厚板的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55~0.065%,Si:0.18~0.21%,Mn:1.65~1.78%,P≤0.01%,S≤0.002%,Alt:0.02~0.04%,Nb:0.050~0.066%,Ti:0.01~0.018%,Ni:0.09~0.15%,Cr:0.18~0.22%,Cu:0.09~0.15%,Mo:0.09~0.1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优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优化的控轧控冷工艺,确保了钢板具有高的横、纵向强度、优异的低温韧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止裂性能,满足了海洋钻井隔水管制造用钢板的高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4084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481191.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20MPa级正火态特厚规格结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4~0.16%,Si0.30~0.40%,Mn1.0~1.60%,Als0.015~0.025%,Nb0.005~0.025%,V0.065~0.10%,Ti0.010~0.02%,Ni0.2~0.45%,Cu0.05~0.30%,P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9843.8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4 , C21C7/0006 , C21C7/10
Abstract: 一种采用RH单联工艺生产中厚板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通过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所有原辅料水分控制在≤0.50wt%,出钢强脱氧并搅拌;RH真空处理:氩气在吨钢6~12NL/min,真空结束钢中氢含量≤2.0ppm;钙处理:用钙处理对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后钢中钙含量控制在15~20ppm;板坏连铸:恒拉速,过热度≤25℃,压下量5.5~6.5mm等工艺完成。优点在于:成品质量优异,探伤合格率控制在99.6%以上,实现了该类钢种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43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83013.6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在不改变现有的低C、低Mn及适量的Nb、Ni、Cr、Cu复合添加成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连铸工艺技术来控制碳当量窄波动范围与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及形态,并采用弛豫相变工艺控制钢板的组织形态与采用新的水冷控制模式提高钢板的水冷均匀性,从而有效控制了钢板横纵向低屈强比和提高了抗硫化氢应力腐蚀(HIC)的性能。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生产的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性能达到以下水平:屈强比:横向≤0.86,纵向≤0.83;抗HIC性能:满足NACE TM0284-96标准A溶液条件下裂纹长度率CLR≤15%、裂纹厚度率CTR≤5%、裂纹敏感率CSR≤2%。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26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190291.0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容器用08Ni3DR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属于轧钢工艺和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铸坯按重量百分比计成分为:C 0.06~0.08%,Si 0.20~0.30%,Mn 0.50~0.70%,Ni 3.4~3.6%,Mo 0.07~0.09%,P≤0.008%,S≤0.005%,余量为Fe和杂质;铸坯加热至1030~1060℃,保温1~2小时;分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000~1030℃,粗轧结束温度970~1000℃,精轧开轧温度为850~870℃,精轧结束温度780~800℃;采用淬火加回火热处理工艺,钢板加热至830~860℃,保温30~50分钟后淬火,再加热至620~640℃保温40~60分钟后空冷回火。优点为:工艺流程简便易于实施,制造成本低,生产出的08Ni3DR钢板各项力学性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89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2202.2
申请日:2014-12-2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钒氮微合金化钢种在连铸过程中的增氮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在连铸时将钢包下水口与长水口之间的氩气密封改为氮气密封,在钢包下水口与长水口之间的密封垫上从长水口的密封气体通道处向下方挖出凹槽,凹槽与长水口内壁连通,在钢包下水口和长水口连接处会形成一个空腔,而在钢流的高速流动作用下这个空腔内会形成强大负压,密封所用氮气被负压吸引进入空腔与高速流动的钢水会形成极强的搅拌和充分的混合,使氮气可以溶入钢水中,最终可以增加钢水中的氮含量。在连铸之前检验出钢水中氮含量,根据成品要求氮含量可计算出二者之差即为需增氮量Δ[N],而通过控制密封氮气流量Q和长水口顶升压力Ps就可以控制被吸入的氮气量,即可以控制钢水的增氮量。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极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