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88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93606.X
申请日:2013-03-22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60G21/055 , B60G3/28 , B62D5/04 , B62D3/12
摘要: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小型车辆的车辆前部结构。撑杆式悬架(53L)配置在比前轮(12L)的旋转中心(94)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在比撑杆式悬架(53L)靠车辆前方的位置配置有齿条齿轮机构(55)。由于在比前轮(12L)的旋转中心(94)靠车辆前方的位置配置撑杆式悬架(53L)、齿条齿轮机构(55),因此能够使脚部空间(93)向前方移动到与前轮(12L)重叠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扩大车辆容纳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13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980123468.7
申请日:2009-06-29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B60G7/001 , B60G2200/1424 , B60G2202/312 , B60G2206/017 , B60G2206/122 , B60G2206/8102 , B60G2206/82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臂。当对悬架臂(13)的臂主体(17)的转向节安装部(17a)作用朝向车身后方的载荷时,若所述载荷的作用线相对于臂主体(17)的剖面中心在上下方向错开,则产生使该臂主体(17)上下变形的力矩,但通过设置在第一底壁部(17g)的第一车身安装部侧(17b)的端部以向上鼓出的方式形成且从第一上壁部(17d)朝向所述第二上壁部(17e)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一倾斜凸部(17o)、在第二底壁部(17h)的第一车身安装部(17b)侧的端部以向上鼓出的方式形成且从第三上壁部(17f)朝向第二上壁部(17e)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二倾斜凸部(17p),能够在不增加臂主体(17)的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刚性,从而能够防止因所述载荷导致的臂主体(17)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3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2192.9
申请日:2010-12-15
申请人: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发明人: 井上刚
CPC分类号: F16F9/54 , B60G13/003 , B60G15/067 , B60G2204/128 , B60G2204/418 , B60G2206/013 , B60G2206/41 , B60G2206/82 , B60G2206/91 , F16F1/38
摘要: 公开了一种悬架支座,其中,外筒(2)的外周面相对于所述外筒(2)的中心轴线的倾斜程度大于成形为倒置的盘状的车体板(10)的锥形侧壁(12)的内周面的倾斜程度。当所述悬架支座被定位而装配至所述车体板(10)时,弹性构件(4)仅在所述弹性构件(4)的覆盖所述外筒(2)的外周面的部分(4a)与所述车体板(10)的内侧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06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25268.9
申请日:2012-04-25
申请人: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 万向集团公司
IPC分类号: B60G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滚珠花键副的多连杆直线平移式悬架,包括弹簧减震器系统、车轮、车身和转向节,以及上侧第一条悬架支链、上侧第二条悬架支链和下侧第一条悬架支链、下侧第二条悬架支链,所述弹簧减震器系统分别与转向节和车身铰接,转向节通过轮毂单元与车轮配合,四条悬架支链的两端分别与转向节和车身铰接。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可以实现车轮的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车轮前束(后束)、左右轮距以及前后轴距等定位参数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有效降低了轮胎的磨损,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乘坐的舒适性;悬架支链结构简单,而且滚珠花键副磨损后可以更换,提高了悬架支链的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170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80051704.5
申请日:2006-11-30
申请人: 马格纳斯泰尔汽车技术两合公司
发明人: 马丁·米切利奇
CPC分类号: B60G3/18 , B60G3/24 , B60G3/28 , B60G11/06 , B60G21/051 , B60G2200/141 , B60G2200/143 , B60G2200/18 , B60G2200/182 , B60G2200/345 , B60G2200/422 , B60G2202/114 , B60G2206/121 , B60G2206/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轮(2、3)的独立悬架,它包括:车轮纵向摆臂(6、7)、横向控制臂(12、13)以及在车轮纵向摆臂(6、7)与汽车之间的另一些连接装置,车轮纵向摆臂一端与汽车铰接,另一端与轮架(4、5)固定连接;横向控制臂与汽车以及与轮架(4、5)铰接;所述另一些连接装置的铰接点(22、27)相对于横向控制臂(12、13)的铰接点(14、16)错开,这导致与弹跳相关的对车轮前束和车轮外倾的调整。所述另一个连接装置分别是一个大体沿汽车横向设置的板簧(20、25),板簧的一端(21、26)牢固夹紧在汽车上,而其另一端在铰接点(22、27)与车轮纵向摆臂(6、7)铰接。板簧(20、25)在汽车中心面内互相连接(30)。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82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10199949.9
申请日:2007-11-05
申请人: 穆尔和本德公司
CPC分类号: B60G15/063 , B60G2200/142 , B60G2206/426 , F16F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悬架,其中具有一个对车轮进行导向的减振支柱(5)和一个横向导臂(6);减振支柱一端与车身(1)相连,另一端与车轮(2)相连,且减振支柱具有一个螺旋压缩弹簧(3)(=支撑弹簧)和一个减振器(4);螺旋压缩弹簧(3)具有适当的构造,使得可以通过螺旋压缩弹簧(3),对如果没有螺旋压缩弹簧(3)的横向力补偿作用而在减振器(4)上出现的横向力至少进行部分补偿。与本发明借以进行讨论的已知车轮悬架相比,本发明所述车轮悬架的重量有所减小,其原因是螺旋压缩弹簧(3)经过适当的设计和/或者安装,使得螺旋压缩弹簧(3)中的负荷在弹簧中心线(7)或者弹簧力作用线(9)两侧至少近似于同样大小,若正好同样大小则更好。这样就可以将重量减小大约10%。
-
公开(公告)号:CN101100162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03208.9
申请日:2007-01-29
申请人: 都灵无线基金会
IPC分类号: B60G3/28
CPC分类号: B60G21/007 , B60G17/015 , B60G2204/421 , B60G2300/45
摘要: 一种倾斜悬架系统提供在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2,3)共轴布置的车辆上,所述模块包括适于支撑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并使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倾斜和垂直移动的悬架系统,所述模块包括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悬架系统的倾斜装置(14),因此所述倾斜装置的倾斜使得所述悬架系统与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一起倾斜,所述倾斜装置通过第一和第二减震器连接到所述悬架系统,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车轮(2,3)中的一个或全部的垂直移动使得力分别施加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车轮中的一个或全部,所述力在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的垂直移动的作用下以非线性方式变化。
-
-
公开(公告)号:CN1057494C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96190778.9
申请日:1996-07-22
申请人: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60G3/28 , B60G7/02 , B60G17/015
CPC分类号: F16F13/28 , B60G3/18 , B60G7/006 , B60G2400/104 , B60G2400/204 , B60G2400/412
摘要: 一种车辆的撑杆式悬架装置,具有用横向臂和压缩臂构成的下拉臂。横向臂一端转动自如地与支撑车轮的轮毂座连结,另一端转动自如地与车体连结。压缩臂一端在横向臂的靠轮毂座一侧端部的第1连结点上转动自如地与横向臂连结,另一端在沿车体前后方向而与横向臂另一端隔开的第2连结点上转动自如地与车体连结。当外力施加于车轮时,压缩臂的另一端沿着连接第1连结点和第2连结点的直线而变位。本悬架装置体积小且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859826.8
申请日:2022-07-21
申请人: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0G3/26 , B60G3/28 , B60B19/12 , B60K7/00 , B62D57/0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曲面的爬壁机器人悬挂机构及爬壁机器人,该悬挂机构包括:轮组模块;机架底板,其固定设置且位于轮组模块内侧;以及至少一个悬架组件,每一悬架组件包括伸缩弹簧安装座、伸缩弹簧、悬挂架安装座和悬挂架,其中伸缩弹簧安装座设置于机架底板上,伸缩弹簧下端贯穿机架底板、中部与伸缩弹簧安装座铰接,悬挂架安装座上端连接机架底板,悬挂架为三角架,其一顶点与伸缩弹簧下端铰接、一顶点连接轮组模块、另一顶点与悬挂架安装座下端铰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了爬壁机器人在曲面运动中对曲面壁面的自适应调整,解决了运动打滑、偏载磨损的问题,增强了爬壁机器人的曲面运动能力,扩大了爬壁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