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211728.5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包括:滤水层;集水板,其位于二次衬砌和滤水层之间;集水板的外侧面向中间倾斜设置,且集水板设有波纹段;防水层,其设于二次衬砌和集水板之间;环向排水管,每个集水板的外侧面设有环向排水管;竖向排水管,其与环向排水管连通;集污槽,初期支护的两侧拱脚处均设有集污槽;纵向排水管,每个集污槽与集水板之间设有纵向排水管,其与纵向排水管连通;侧集水沟,二次衬砌的两侧拱脚处均设有侧集水沟;横向排水管,用于连通同侧的纵向排水管和侧集水沟;以及横向排污管,用于连通同侧的集污槽和侧集水沟。采用本发明的防排水系统具有结构精巧、防排水、防渗和防堵效果显著等多重优势。

    一种导流型止水帷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09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2431.5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型止水帷幕,包括:墙体,其自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集水腔,每个集水腔自下至上间隔的设有若干个导水机构,每个导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能够伸缩,且每个导水机构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集水腔内,所有的导水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上下转动;在每个集水腔内,若干个导水机构将集水腔自下至上分隔成若干个储水腔,每个储水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以及两个开合装置,墙体左右两侧壁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合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透水孔。采用本发明止水帷幕能够减缓水流的冲击破坏,防止止水帷幕被破坏,能够控制地下水流向,具有防水、导水、蓄水和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工程群坑中隔墙凿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144252.4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群坑中隔墙凿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好待凿除部分中隔墙和保留部分中隔墙;(2)将待凿除部分中隔墙进行分块,然后对分块的中隔墙进行凿除,凿除过程中两块分块中间预留临时保留部分中隔墙;(3)分块的中隔墙凿除完毕后,建造基坑中隔墙间永久性的构造柱;(4)待构造柱建造完成后,凿除临时保留部分中隔墙;(5)待凿除部分中隔墙全部凿除完后,清理废弃混凝土渣,进行后浇带施工。本发明地下工程群坑中隔墙凿除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保留临时部分中隔墙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承力结构,能很好的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凿除过程中,能很好的控制凿除洞口的质量,也有较好的施工效率。

    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75486.X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复合式衬砌墙、分隔梁、竖向衬砌墙、仰拱以及防漏系统,复合式衬砌墙与巷道松软地层固定连接;分隔梁设有两组,各分隔梁分别设置于巷道内松软地层与坚硬地层的分界位置;各分隔梁分别与复合式衬砌墙的底端固定连接;竖向衬砌墙设有两面,各竖向衬砌墙分别与分隔梁固定连接;仰拱设置于巷道底部;仰拱分别与竖向衬砌墙连接;防漏系统分别设置于竖向衬砌墙与巷道侧壁之间、仰拱上及复合式衬砌墙内,用于处理巷道内的地下水。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解决了松软复合地层处隧道结构设计施工与成本控制难兼得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