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CsPbI2Br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及其碳电极光伏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976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62250.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CsPbI2Br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及其碳电极光伏电池,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CsPbI2Br钙钛矿薄膜表面旋涂包含MABr和CsBr的表面处理溶液进行表面处理,实现低温退火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同时本发明使用低温碳浆料替代昂贵的空穴传输层HTM以及金属电极,既避免了长时间放置金属电极与钙钛矿层相互渗透也大大缩减了实验成本。此外,本发明制备的钙钛矿电池成本低、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湿度25%‑35%的空气中存放21天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81%,光电效率可达11.04%。

    一种环形浮栅器件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74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47189.4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形浮栅器件,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环形浮栅器件包括:衬底、源极、漏极和多个纳米线结构;纳米线结构包括:纳米线沟道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纳米线沟道外的隧穿介质层、浮栅层、栅氧化层和栅电极层,纳米线沟道的两端均延伸出隧穿介质层、浮栅层、栅氧化层和栅电极层,并分别与源极和漏极相接触;源极和漏极均设置在衬底上,且两极不接触;各纳米线结构由下向上依次设置在两极之间。本发明可以提高浮栅器件的可靠性,解决在沟道内掺杂难以实现与传统常规器件一样均匀的问题,并且也可以解决在源漏施加偏压后两个电极间的平行电场自上而下慢慢减弱,沟道电子注入的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

    一种基于掺钛氧化铌的1S1R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69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170101.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掺钛氧化铌的1S1R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底电极;转换层;阻变层;顶电极;转换层为钛掺杂的氧化铌。本申请的器件,转换层为钛掺杂的氧化铌,基于该材料制得的选通管有操作电压十分稳定、抗高脉冲电流等优点;阻变层采用氮化硅薄膜,由于氮化物的存在使得氧空位移动受到限制,使得氧空位更为可控。本申请采用掺钛氧化铌作为选通管功能层和氮化硅薄膜作为阻变层,使制得的1S1R器件具有稳定的SET电压、RESET电压、负极性阈值电压和正极性保持电压等相关操作电压,明显的存储窗口和选通比(非线性值),在直流耐受性测试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漏电流,有一定的抗串扰能力。

    一种基于铝掺杂氧化铌的选通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0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95190.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铝掺杂氧化铌的选通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选通器件包括底电极;转变层,位于底电极一侧表面;顶电极,位于转变层远离底电极一侧表面;其中,转变层的材料为铝掺杂氧化铌薄膜,转变层中铝掺杂的摩尔百分比为m,0.1%≤m<1.5%。本发明的基于铝掺杂氧化铌的选通器件,转变层为铝掺杂氧化铌薄膜,通过铝掺杂提升了氧化铌高阻态的势垒,增加高阻态电阻,相比传统的转换层为氧化铌的选通管具有更高的选通比。

    一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88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552.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nventor: 段金霞 王浩 张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由FTO玻璃基底、三明治结构TiO2/ZnO/TiO2致密层、TiO2介孔/钙钛矿结构材料活性吸光层、spiro-OMeTAD空穴传输层与金电极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三明治结构TiO2/ZnO/TiO2致密层结合了TiO2和ZnO二者的优缺点,使本发明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提高到70%,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2.6%。本发明制备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设备简易,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较低,具有非常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神经元膜高低电位采样的脉冲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306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58303.4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元膜高低电位采样的脉冲电路,提出膜电位高低位同步采样,在高低膜电位出现的时刻分别在对应端口输出一个指示脉冲;根据两个膜电位检测信号发放时间及相对位置综合判断神经元激活状态并发放脉冲。由于神经元阈值激活电压和保持电压相距较远,且触发脉冲发放需要两个检测脉冲按先后顺序在一定时间内成对出现,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干扰或膜电位在所设置的基准电压附近波动而导致的脉冲少发或误发现象。该神经元激活状态识别和激活脉冲发放电路能够即时、准确地发放标准脉冲激活信号,为大规模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的层间信号匹配与脉冲神经网络和各功能模块间的信号交互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种基于神经元膜高低电位采样的脉冲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306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58303.4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元膜高低电位采样的脉冲电路,提出膜电位高低位同步采样,在高低膜电位出现的时刻分别在对应端口输出一个指示脉冲;根据两个膜电位检测信号发放时间及相对位置综合判断神经元激活状态并发放脉冲。由于神经元阈值激活电压和保持电压相距较远,且触发脉冲发放需要两个检测脉冲按先后顺序在一定时间内成对出现,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干扰或膜电位在所设置的基准电压附近波动而导致的脉冲少发或误发现象。该神经元激活状态识别和激活脉冲发放电路能够即时、准确地发放标准脉冲激活信号,为大规模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的层间信号匹配与脉冲神经网络和各功能模块间的信号交互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种基于碳布生长的金属掺杂碳酸锰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20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12580.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布生长的金属掺杂碳酸锰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阴极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碳布为基底,将碳布预处理后置于配有适当比例的金属盐、锰盐和尿素的反应釜内胆的混合溶液中,并将碳布用聚四氟乙烯板固定,最后将反应釜装置放入干燥箱中进行水热反应,其中:反应温度设置为100~180℃,反应时间设置为16~24h,反应完成后清洗干净并干燥即可。本发明的金属掺杂碳酸锰后,形貌发生改变,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反应过程的表面积,也提升了其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对进入阴极材料内部嵌入脱嵌的锌离子的静电作用力减少,电导率增大,提升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基于掺钛氧化铌的1S1R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6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170101.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掺钛氧化铌的1S1R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底电极;转换层;阻变层;顶电极;转换层为钛掺杂的氧化铌。本申请的器件,转换层为钛掺杂的氧化铌,基于该材料制得的选通管有操作电压十分稳定、抗高脉冲电流等优点;阻变层采用氮化硅薄膜,由于氮化物的存在使得氧空位移动受到限制,使得氧空位更为可控。本申请采用掺钛氧化铌作为选通管功能层和氮化硅薄膜作为阻变层,使制得的1S1R器件具有稳定的SET电压、RESET电压、负极性阈值电压和正极性保持电压等相关操作电压,明显的存储窗口和选通比(非线性值),在直流耐受性测试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漏电流,有一定的抗串扰能力。

    基于PCBM修饰ZnO纳米棒阵列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2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229488.X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湖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nO/PCBM/CH3NH3PbI3光吸收层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组成包括有玻璃衬底、作为阳极的FTO层、ZnO种子层、ZnO纳米棒骨架层、有机PCBM层、钙钛矿层、Spiro‑MeOTAD空穴传输层以及作为电池阴极的Au膜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条件要求较低,效果显著,在保持较高的效率的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克服性能稳定性的问题。该种结构将有机和无机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拓展了一条新的路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