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制热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579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580027787.3

    申请日:2015-05-26

    IPC分类号: B60H1/22

    摘要: 车辆用制热装置(2)具备:非接触制热用加热器(1),利用从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部(11)供给的热来放射辐射热,以不与乘员的身体接触的状态对乘员给予温暖;接触制热用加热器(20,21,22),通过通电而发热,以与乘员的身体接触的状态对乘员给予温暖;以及控制装置(7),控制接触制热用加热器(20,21,22)及非接触制热用加热器(1)的运转。控制装置(7)调整接触制热用加热器(20,21,22)所给予的制热输出和非接触制热用加热器(1)所给予的制热输出,以能够切换成非接触制热优先模式和接触制热优先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非接触制热优先模式是非接触制热用加热器(1)的制热输出比接触制热用加热器(20,21,22)的制热输出大的模式,接触制热优先模式是接触制热用加热器(20,21,22)的制热输出比非接触制热用加热器(1)的制热输出大的模式。综上,乘员能够享受多样的制热感,且实现省能量化。

    制热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6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06613.3

    申请日:2016-02-02

    IPC分类号: B60H1/22 B60H1/00

    摘要: 一种制热装置,具备:加热器主体(10、110、210、310、410、510)以及加热器壳体(4、104)。加热器主体具有片状,具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部(11),且加热器主体放出从发热部供给的热。加热器壳体相对于车辆的气囊装置(5)设置于车室内侧,安装于车室内的内饰部件(3)或者是内饰部件的一部分,加热器壳体收容加热器主体。加热器壳体具有展开允许部(30、42),展开允许部允许气囊装置展开并向车室内侧弹出。发热部设置为包含位于与展开允许部对应的地方的一部分,加热器主体具有低强度部(100、200、300、400、500、600),低强度部设置于偏离展开允许部的地方且低强度部的强度比与展开允许部对应的部位低。

    制热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362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7842.7

    申请日:2015-07-27

    摘要: 本发明的制热装置具有加热器主体(10)及加热器壳体(4、24)。加热器主体具有进行发热的发热部(11),将从发热部供给的热量放出。加热器壳体安装于在室内设置的内饰部件(22),以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101)位于比内饰部件靠背侧的位置的方式收容加热器主体。在加热器壳体设有通气通路(2401、2421、2401A、2402、341、1225、61、54、71、2142、10531、1054),该通气通路使位于内饰部件的背侧的加热器壳体的外部的空间与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连通。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向室内供给的加热后的空气沿着内饰部件流动,减轻对周边的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