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355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54482.7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桩基桩位坐标表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基于BIM生成的三维桥梁模型;(2)添加桥梁桩基编码属性信息;(3)通过编程的手段,开发小程序,一键生成桥梁桩基桩位坐标表。本发明通过获取基于BIM生成的三维桥梁模型,并对其桩基赋值编码属性,实现三维模型与桩基编号的一一对应,避免了人工统计时造成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坐标表生成准确度和效率;本发明通过编程开发小程序,一键自动生成桥梁桩基桩位坐标表,设计效率提高至少200倍,大大节约了设计人员的时间,尤其适用于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构件坐标表自动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79826.9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雷结构及桥墩,涉及建筑防雷技术领域,其中,防雷结构包括接地端子、柔性的连接导线和至少一组引下线;引下线包括多段沿长度方向顺次排列的引下线段,并在各段引下线段的端部分别设置与引下线段连接的接地端子,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通过连接导线连接。进而,在每段引下线段的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引下线和接地端子的埋设不需要高精度的定位工艺,只需保证与构件内的主筋有一定空隙即可;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通过柔性的连接导线连接,操作简单可靠;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防雷结构,保证了预留在各构件内部的引下线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防雷结构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构成完整的防雷保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1377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87053.0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梁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预制箱梁包括两个匹配预制块和一个墩顶预制块;墩顶预制块设置在两个匹配预制块之间;匹配预制块内设置有横隔板;在墩顶预制块上端设置有浇筑孔,浇筑孔用于将混凝土浇注到两个横隔板之间形成的浇筑腔中。在施工过程中,将两个匹配预制块和一个墩顶预制块放置到墩顶上方后,从浇筑孔处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从而令三者固定连接。由于预制箱梁采用了预制块的构造,在墩顶的施工位置,无需现浇墩顶块,从而不会受到现场浇筑条件的限制,并且不会与预制梁段之间产生龄期差异,从而改善了墩顶处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降低了营养成本,提升了施工质量,并且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52925.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悬索用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及其入鞍工艺。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包括索鞍槽(1),其特征是:还包括导轨支撑架(2)、提升机(4)、推杆(51)和索股底托装置(6)等,推杆(51)、矩形定型滚轮(52)和矩形吊钩(53)分别固定在一个提升机(4)的下部;索股底托装置(6)设于索鞍槽(1)的底部。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的入鞍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I. 索股横移;II. 确定位置;III. 索股入鞍;IV. 索股固定;V. 入鞍完成。本发明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索股质量高,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397084.0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面体、桥梁及桥梁的施工方法,涉及交通运输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桥面体用于连接在相邻的墩台之间,该桥面体包括叠合主梁,所述叠合主梁包括多个预制主梁以及整体现浇桥面板;多个所述预制主梁跨接在相邻的墩台上;所述整体现浇桥面板在所述预制主梁上浇筑成型,所述整体现浇桥面板上用于铺设桥面层,所述整体现浇桥面板的顶面横坡与所述桥面层的顶面横坡对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面体、桥梁及桥梁的施工方法,可以解决当应用在高速公路互通区小半径曲线和超高变化路段时,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桥梁的桥面铺装厚度不一致,后期较易出现桥面损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83523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7648.9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1D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的防滑索鞍结构,包括鞍座;鞍座的鞍槽底部设有至少一道与槽壁平行的纵隔板;相邻两道纵隔板之间或纵隔板与槽壁之间设有至少一层与鞍槽圆弧平行的非连续夹板,每层非连续夹板纵向由至少四块切向夹板衔接而成。本发明防滑索鞍结构除鞍槽槽底和侧壁能提供有效摩擦力外,增加了切向夹板和纵隔板提供的有效摩擦力,因此抗滑性能大大提高,能够防止主缆与鞍槽间的相互滑动,为边中跨比例较小悬索桥或多塔连跨悬索桥的索鞍结构防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整体刚度、抗风性能和受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602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39669.X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的主索塔结构,包括索鞍以及索鞍支撑的若干索股,所述的索鞍包括索鞍底板以及固定在索鞍底板上的索股固定板;所述的索股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钢丝以及若干包围钢丝四周的成型衬套,所述的索股固定板顶面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鞍槽,鞍槽侧壁设有若干对相互对正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对数和大小与索股上成型衬套的对数和厚度相配合,用于对索股的限位,防止主缆索股的相对移动。本发明的悬索桥的主索塔结构,定位槽的采用,大幅度避免了索股的移动,提高中塔索塔和索股的抗滑移能力,提高了多塔悬索桥的结构刚度,特别适用于大跨径多塔悬索桥,国民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711052925.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悬索用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及其入鞍工艺。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包括索鞍槽(1),其特征是:还包括导轨支撑架(2)、提升机(4)、推杆(51)和索股底托装置(6)等,推杆(51)、矩形定型滚轮(52)和矩形吊钩(53)分别固定在一个提升机(4)的下部;索股底托装置(6)设于索鞍槽(1)的底部。一种悬索桥主缆索股受约束下的深鞍槽入鞍装置的入鞍工艺,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I.索股横移;II.确定位置;III.索股入鞍;IV.索股固定;V.入鞍完成。本发明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索股质量高,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567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273084.9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浙江清宇管业有限公司 , 淳安县交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L2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水泥管拼接的水密封连接装置,包括水泥管(1)、连接套管(2)、六边弧形截面橡胶圈(3)、高吸水性树脂SAP(4)、弹性透水环形容纳带(5);弹性透水环形容纳带(5)内放置所述高吸水性树脂SAP(4)。连接套管(2)内壁靠近端部位置分别加工一圈矩形凹槽(6),水泥管外壁靠近端部位置分别加工一圈半圆形凹槽(7)。所述六边弧形截面橡胶圈放置于矩形凹槽内,在矩形凹槽两直角处形成两环形空隙,该空隙处分别各放置一个弹性透水环形容纳带。在半圆形凹槽内也放置一个弹性透水环形容纳带。拼接时连接套管从水泥管端部借助外力沿管轴方向向内管中部移动,直到六边弧形截面橡胶圈外侧弧面将水泥管外壁上半圆形凹槽完全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8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9308.7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路侧设施提供实时数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交通和导航技术领域。该导航系统包括:布置在第一区域的场景侧感知模块,用于对该感知模块对应的第二区域的场景数据进行实时感知,并将感知到的第二区域的实时场景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感知模块发送的第二区域的实时场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的场景信息,并将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的场景信息发送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的场景信息分别发送至与第二区域相关的移动终端上。以此实现更直接的感知到场景信息,且感知更贴近场景侧,使得感知更及时,提升了导航决策数据处理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