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4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31329.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太阳电池、其制备方法和锡基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空穴传输层溶液涂布在透明导电层上,退火,形成空穴传输层;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涂布于空穴传输层上,在涂布过程中向空穴传输层上的涂布液滴加反溶剂,退火处理,获得光吸收层;在真空条件下,在光吸收层背离空穴传输层的一侧蒸镀形成电子传输层,在电子传输层的背离光吸收层的一侧蒸镀形成电极。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太阳电池,太阳电池中的光吸收层为锡基钙钛矿薄膜,锡基钙钛矿薄膜具有良好的薄膜形态和结晶质量,能够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0834.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7 , G01R31/367 , G01R31/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SOC值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包的当前时刻的SOC量测值和当前时刻的SOC预测值;根据当前时刻的SOC量测值和当前时刻的SOC预测值,采用预设卡尔曼滤波增益算法,计算当前时刻的SOC估计值,其中,当前时刻的SOC预测值是通过上一时刻的SOC估计值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电池包的当前时刻的SOC量测值和预测值,并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来估算当前时刻的SOC估计值,无迹卡尔曼通过采样点来近似变量的均值和协方差,且有着无需计算雅克比矩阵,从而提高估算精度,并降低计算难度,减少计算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18560.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将羧基化碳纳米管与氨基化聚醚醚酮纤维进行共混接枝反应,而后经热压成型得到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先将聚醚醚酮纤维和碳纳米管分别改性,在本征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反应活性更高的基团并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具有明显取向结构和导热路径的高导热性能的聚醚醚酮基复合导热材料。本发明的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散热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7458.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B60L58/26 , B60K11/02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充电桩、车辆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充电桩用于与电池包连接,车辆包括电池包,电池包热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第一降温组件、第二降温组件。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第一降温组件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与车辆水冷箱的配合来实现对电芯的降温,还能够通过第二降温组件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通过与充电桩水冷箱来配合实现对电芯的降温,第一降温组件及第二降温组件同时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整车上水泵的数量,以及避免使用其它用于对电芯降温的零部件,从而能够降低整车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90593.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失控排气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电池装置、车辆,包括:电芯,电芯为至少一个,电芯的一侧设置有防爆阀;排气结构,排气结构位于电芯设置有防爆阀的一侧,排气结构的内部具有排气通道;排气罩,排气罩为至少一个,排气罩与电芯一一对应地设置,排气罩位于对应的电芯和排气结构之间,排气罩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电芯和排气结构连接,防爆阀位于排气罩内部;其中,至少一个排气罩的内部空间和排气通道共同形成可供电芯内部气体排出的释放流道。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芯热失控时内部高温气体无法排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3603.8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顶和与车顶相对的开口端;电池系统,电池系统至少包括上盖板,上盖板与开口端连接以使上盖板形成车身的地板;底盘集成单元,底盘集成单元为两个,两个底盘集成单元分别与电池系统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底盘集成单元与电池系统连接以形成车辆的底盘,底盘集成单元至少集成如下系统:电驱动系统、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本方案直接将上盖板作为车身地板,车身可以不再设计有地板结构,消除了电池与车身间隙,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车身结构可以根据尺寸和车型需要与不同电池系统、底盘集成单元进行组合匹配,实现车型的模块化、平台化开发,缩短车型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4280.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B60L50/64 , B60K1/04 , B60L50/6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总成、制备方法及车辆。电池箱体总成包括:底板;侧板组件,侧板组件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沿底板的周向设置,且多个侧板组件均与底板可拆卸地连接,相邻两个转角处的侧板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卡接,多个侧板与底板围设成用于容纳电池包的容纳腔;其中,多个侧板中的至少两个与箱体上盖、电池包和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应用本方案,沿底板的周向设置可拆卸地连接的侧板组件且相邻两个转角处的侧板间通过卡扣进行卡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总成设计结构不灵活的问题,使该电池箱体总成具有较高的抗压性的同时提高了装配灵活性,降低电池箱体总成的设计和生产成本,使电池箱体总成更适用于模块化平台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67317.5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3 , A62C3/07 , A62C31/00 , A62C37/40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隔热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隔热方法。车辆隔热系统包括:电池箱体与车身连接,电池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包,电池箱体具有电池包上盖;车身底板,车身底板与电池包上盖连接,车身底板与电池包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车身底板与电池包上盖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储液区域,储液区域用于存储冷却液;供液系统至少包括导管和储液罐,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罐的出液管连通,导管的第二端穿过车身底板与储液区域连通,导管用于将冷却液通入储液区域内,以对电池包进行冷却降温。本方案设置储液区域以对发生热失控的电池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动力电池着火后热量向车身蔓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起火引起整车事故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33466.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其中,该测试装置包括台架模块,台架模块包括台架箱体,台架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采样信号以及将采样信号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本发明解决了在设计方案完成样件试制后,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热管理测试,影响电池系统及整车开发周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7154.5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性能提升方法、系统及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监测阵列的第一温度监测信息和第二监测阵列的第二温度监测信息,第一监测阵列设置在第二监测阵列的外部,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息和第二温度监测信息的关系选择液体介质管路阵列的第一运行状态,或,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息及第二温度监测信息中的极小值与预设温度阈值选择液体介质管道阵列的第二运行状态。通过设置两个温度监测阵列,实现对于电池的分区温度监测,并根据温度信息调整液体介质管路阵列的运行方式,实现针对分区温度信息的分区温度调节,使得电池实现区域管理,降低温度不均匀的概率,进而提升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