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59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4078.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机器人终端接收用户发送的检测指令;基于检测指令确定检测任务和检测任务对应的炉内空间分布信息;根据炉内空间分布信息确定检测任务对应的规划路径;其中,规划路径包括移动路径和区域路径;控制机器人终端根据规划路径完成检测任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检测任务将锅炉内空间分为各个区域,并根据各个区域为机器人准确的规划出最优路径,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5857.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9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缺陷测试图片;将缺陷测试图片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确定缺陷测试结果;其中,目标缺陷检测模型是基于分割模型和二分类分割模型构建、并以优化规则为指标训练确定的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分割模型和二分类分割模型构建、并以优化规则为指标训练确定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然后获取缺陷测试图片;将缺陷测试图片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确定缺陷测试结果,旨在重训练获取工业设备的缺陷边缘特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隐患,提升设备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10275.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型密闭空间缺陷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检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大型密闭空间的进行可见光图像采集以及偏振光图像采集;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个预定层进行输出多个待融合可见光图像特征;对偏振光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多个待融合偏振光图像特征;融合待融合可见光图像特征及与其对应的待融合偏振光图像特征得到多个待识别融合图像特征;以及,利用缺陷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对多个待识别融合图像特征进行缺陷识别。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获取较为完整的大型密闭空间的缺陷信息,进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锅炉、化工等多行业工艺流程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454599.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转子在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83230.9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性能与结构设计方法、性能监控方法及结构安全性监控方法。通过在设计阶段对高压缸与中压缸的进汽和排汽参数设计、流量与结构尺寸模化设计、焓降优化分配与变反动度设计等新技术来保证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功率与热力性能优良。通过在设计阶段对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动叶片强度振动设计、转子蠕变与强度及寿命设计、内缸蠕变与强度及寿命设计、汽缸严密性设计等新技术来保证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结构安全性。达到了通过性能优化与结构改进的设计监控方法,来优化与控制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热力性能与结构安全性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549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85668.4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630℃~650℃的主蒸气管道,包括采用奥氏体钢制造的管道内层壁及采用P92钢制造的管道外层壁,管道外层壁同轴设于管道内层壁外侧,管道内层壁和管道外层壁之间形成环形夹层;温度为630℃~650℃、压力为30MPa~40MPa的主蒸气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蒸气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奥氏体钢与P92钢双层壁以及环形夹层流体冷却的双层壁管道结构替代全部奥氏体钢的单层壁管道,管道内层壁采用少量奥氏体钢制造,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环形夹层流体冷却,大大降低了630℃至650℃主蒸气管道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506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03594.2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承压与隔热的640℃至650℃高温蒸汽管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管道内层壁、绝热层、管道中层壁、环形夹层、管道外层壁,所述管道内层壁、绝热层和管道中层壁组成管道复合壁;所述管道内层壁采用奥氏体钢制成,所述管道中层壁和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或P91钢制成;所述绝热层采用耐高温绝热材料制成;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夹层承压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夹层承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奥氏体钢、绝热材料与P92或P91钢构成的多层壁以及环形夹承压与隔热的管道结构替代全部奥氏体钢的单层壁管道,大大降低了640℃至650℃高温蒸汽管道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86468.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D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多层壁高参数主蒸汽管道,包括采用镍基合金制造的管道内层壁及采用奥氏体钢制造的管道外层壁,管道外层壁同轴设于管道内层壁外侧,管道内层壁和管道外层壁之间形成环形夹层;温度为660℃~760℃、压力为24MPa~45MPa发的主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镍基合金与奥氏体钢多层壁管道替代全部镍基合金的单层壁管道,管道内层壁采用少量镍基合金制造,管道外层壁采用奥氏体钢,之间环形夹层采用流体冷却,大大降低了高参数主蒸汽管道的造价,同时减少了镍基合金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45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03417.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式定位装置及爬壁机器人,差动式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都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左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1,右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2,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沿爬壁机器人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本申请根据左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1和右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2能够快速判断爬壁机器人的行走状态,定位灵敏度较高,从而有利于爬壁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调整行走状态,也就有利于爬壁机器人保持沿管轴心线直线行走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49952.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8/24 , G06F17/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的起动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汽轮机的当前起动类型,并确定当前起动类型对应的标准数据;其中,标准数据至少包括标准应力比;获取汽轮机从起动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的应力信息;根据标准应力比和应力信息,确定目标应力;其中,目标应力为汽轮机在起动过程中的最大实际应力;根据目标应力,确定汽轮机的起动评价结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汽轮机的当前起动类型和对应的标准数据确定汽轮机的目标应力,基于目标应力对汽轮机的起动过程进行评价,提升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起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