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中压缸性能与结构设计及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2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83230.9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性能与结构设计方法、性能监控方法及结构安全性监控方法。通过在设计阶段对高压缸与中压缸的进汽和排汽参数设计、流量与结构尺寸模化设计、焓降优化分配与变反动度设计等新技术来保证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功率与热力性能优良。通过在设计阶段对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动叶片强度振动设计、转子蠕变与强度及寿命设计、内缸蠕变与强度及寿命设计、汽缸严密性设计等新技术来保证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结构安全性。达到了通过性能优化与结构改进的设计监控方法,来优化与控制空冷式高参数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的热力性能与结构安全性能的技术效果。

    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630℃~650℃的主蒸气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96549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85668.4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630℃~650℃的主蒸气管道,包括采用奥氏体钢制造的管道内层壁及采用P92钢制造的管道外层壁,管道外层壁同轴设于管道内层壁外侧,管道内层壁和管道外层壁之间形成环形夹层;温度为630℃~650℃、压力为30MPa~40MPa的主蒸气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蒸气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奥氏体钢与P92钢双层壁以及环形夹层流体冷却的双层壁管道结构替代全部奥氏体钢的单层壁管道,管道内层壁采用少量奥氏体钢制造,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环形夹层流体冷却,大大降低了630℃至650℃主蒸气管道的造价。

    一种夹层承压与隔热的640℃至650℃高温蒸汽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9506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03594.2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承压与隔热的640℃至650℃高温蒸汽管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管道内层壁、绝热层、管道中层壁、环形夹层、管道外层壁,所述管道内层壁、绝热层和管道中层壁组成管道复合壁;所述管道内层壁采用奥氏体钢制成,所述管道中层壁和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或P91钢制成;所述绝热层采用耐高温绝热材料制成;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夹层承压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夹层承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奥氏体钢、绝热材料与P92或P91钢构成的多层壁以及环形夹承压与隔热的管道结构替代全部奥氏体钢的单层壁管道,大大降低了640℃至650℃高温蒸汽管道的造价。

    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多层壁高参数主蒸汽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9470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86468.0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流体冷却的多层壁高参数主蒸汽管道,包括采用镍基合金制造的管道内层壁及采用奥氏体钢制造的管道外层壁,管道外层壁同轴设于管道内层壁外侧,管道内层壁和管道外层壁之间形成环形夹层;温度为660℃~760℃、压力为24MPa~45MPa发的主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主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镍基合金与奥氏体钢多层壁管道替代全部镍基合金的单层壁管道,管道内层壁采用少量镍基合金制造,管道外层壁采用奥氏体钢,之间环形夹层采用流体冷却,大大降低了高参数主蒸汽管道的造价,同时减少了镍基合金的用量。

    一种差动式定位装置及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845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03417.X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式定位装置及爬壁机器人,差动式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都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左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1,右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其与水冷壁管壁之间的距离d2,左测距传感器和右测距传感器沿爬壁机器人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本申请根据左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1和右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d2能够快速判断爬壁机器人的行走状态,定位灵敏度较高,从而有利于爬壁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调整行走状态,也就有利于爬壁机器人保持沿管轴心线直线行走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