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873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62530.8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5 ,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或TBM法隧道的多道防水管片结构。盾构或TBM法隧道采用管片结构支护及防水,受盾构或TBM实际掘进纠偏影响,管片拼装后会出现错台、错位、上浮、内弧不圆顺、接缝不对齐等诸多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接缝防水。本发明包括沿隧道纵向依次拼接的多节环形单元,每节环形单元包括环状拼接的多块管片,形成环向的管片衬砌环缝和纵向的管片衬砌纵缝;管片衬砌环缝和管片衬砌纵缝处均设置有多道防水结构,包括多道凹槽以及填充物。本发明满足了盾构或TBM法隧道的安全使用及长久运营要求,更好的提升了管片隧道的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62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65997.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坍塌的多层套管救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土质及砂质隧道围岩差,施工时易塌方,传统救援方式一般为救援人员在掌子面利用木支撑,形成牢固三脚架结构、快速开挖救援通道,耗时且施工安全性不能保证。本发明包含有沿隧道纵向设置于塌体内的多层套管,自外向内依次为大口径钢管、中口径钢管和小口径钢管,多层套管一侧塌体中设置有平行于多层套管的应急输送管,多层套管环周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多层套管的探孔,多层套管穿过塌体,最短时间打通救援通道,被困人员借助救援绳索沿钢管爬出,安全脱离。本发明在土质及砂质隧道选用有针对性的多层套管进行塌方救援,有效缩短了救援的时间,在救援施工扰动下有效防止新的塌方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089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001447.1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风区预制构件拼装式防风明洞及其接头拼装连接方法。采用拼接预制构件的明洞结构,连接缝是薄弱环节,受力复杂。本发明将防风明洞沿纵向分隔成长2m或3m的环形构件,每一环形构件分隔成拱顶块、2块拱腰块和2块边墙块,共5块进行预制;采用埋入式后浇混凝土刚性连接方式将边墙预制构件连接到基础纵梁上;采用后浇混凝土刚性连接方式将拱部预制构件连接到拱脚预制构件上;采用螺栓夹板式连接方式将拱脚预制构件连接到边墙预制构件上;每个单元内各环之间采用榫槽连接。本发明在受力条件不同的位置选用有针对性的连接方式对明洞的预制构件进行拼接,大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拼接式明洞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满足了接缝的刚度要求,连接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0786.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宇豪 , 向亮 , 刘陆拓 , 朵生君 , 靳宝成 , 刘国庆 , 陈敬军 , 吴宇辉 , 周泽华 , 陈花顺 , 张威 , 王博达 , 任晨宁 , 鄢豪杰 , 许宇 , 周黎明 , 刘艺玮 , 张鹏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隧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TBM隧道组装洞室衬砌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初期支护结构、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弧形混凝土构件和土石回填层。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呈弧形拱结构体,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内径D1大于TBM的刀盘直径D2且12cm≥D1‑D2≥8cm。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同心设置且贴合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顶部的外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弧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内,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和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有土石回填层。列车通过整个组装洞时空气动力学效应不显著、旅客舒适性更佳。衬砌施工方便,超(欠)挖易控制。整个组装洞开挖过程和衬砌过程的进度也加快了,缩短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430696.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膨胀岩地区两单特长隧道分区排水系统的实现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膨胀岩基底泡水引起的围岩扰动膨胀危害隧道衬砌结构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全隧道排水的分区,将膨胀岩地层隧道上游基底的汇水引入隧道的水沟,解决了膨胀岩长大坡度隧道基底泡水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膨胀岩层的上游横通道,在横通道内设置集水井,通过下挖正洞基础,回填透水卵石层,将正洞隧道上游汇水截流引入横通道内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水泵、水管、液位控制系统,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水泵开启将集水井内汇水引入横通道内水沟,汇入正洞水沟,排出洞外。
-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8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366690.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等级划分方法,步骤如下:收集隧道工程基础资料,包括:隧道轴线方位角θ,隧道岩层、岩性,岩层倾角α,岩层走向方位角γ,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间的夹角β,岩层完整系数Kv;计算地应力影响因子S;计算岩体变形影响因子K;根据地应力影响因子S、岩体变形影响因子K,利用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判定方法,计算挤压性围岩隧道相对变形量ε;根据相对变形量ε,进行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等级划分。本发明采用地应力和围岩岩体变形两大因子对变形进行科学预测,参数获取简单、准确度高、便于操作,具有针对性强、划分方法简单、可靠的优点,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540207.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宝成 , 徐亚峰 , 李国良 , 何永旺 , 李雷 , 史先伟 , 符亚鹏 , 徐冲 , 徐勇 , 马钰沛 , 徐博 , 薛书怀 , 曹国栋 , 陈霄汉 , 贺思悦 , 曹志伟 , 陈志远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类型及长度的确定方法。现有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设计不考虑洞内自然风引起的纵向温度场非对称性,容易导致隧道出现冻害。本方法根据邻近气象站测定的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气象站海拔高度、隧址区海拔高度,计算得到隧道两端洞口气温计算值;根据隧道两端洞口高差、洞口压差、长度、当量直径,计算得到隧道洞内自然风速;根据隧道洞内自然风速、隧道两端洞口气温计算值,计算得到隧道纵向温度场分布;进而确定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类型及长度。本发明获得了准确的隧道纵向温度场分布,克服了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长度无法定量确定的缺点,提高了用于严寒地区隧道洞口防寒措施设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31963.3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亚峰 , 靳宝成 , 李雷 , 史先伟 , 何永旺 , 符亚鹏 , 李国良 , 王新东 , 徐博 , 马钰沛 , 徐冲 , 薛书怀 , 徐勇 , 陈霄汉 , 贺思悦 , 曹志伟 , 曹国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隧道洞口段负温区长度确定方法。现有寒区隧道洞口段负温区长度确定方法考虑因素不足,易导致隧道出现冻害。本发明根据洞口所在坡面方位角、坡面倾角、地理纬度以及洞口遮挡系数,得到隧道洞口微地形条件影响的气温修正值;根据海拔高度、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隧道洞口海拔高度、气温修正值,计算得到洞口气温计算值;根据洞口气温计算值,计算得到隧道洞口段负温区长度。本发明针对寒区隧道洞口段负温区长度易受隧址区海拔高度、洞口微地形条件以及极端最低气温影响的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计算,获得的结果对优化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选取及长度设置更具有指导意义,可提高寒区隧道洞口段防寒措施设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0686.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热水隧道动态分序注浆方法。现有超高温热水隧道施工工效低,且超高温热水涌出危及操作员安全。本发明在隧道掌子面施作超前水平钻进行探测,通过水平钻顶水注浆,测试掌子面加深炮孔总出水量,不满足带水作业标准时,进行分序动态注浆,掌子面周边施作注浆孔,钻孔处设置孔口管,注浆孔末端安装止水器。本发明利用后续孔作为前序灌浆完成孔的效果检查,加快了灌浆施工效率;钻孔过程中通过球阀加注低温冷水对高温热水进行融合,降低隧道钻孔热水温度;钻具退出后可以及时关闭高温防水闸阀,通过管壁球阀及时注浆堵水,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完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8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1520129.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棚架。上述防护棚架包括多块防护网和多个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为拱形,且多个支撑架沿纵向间隔的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沿纵向分别穿设在多个支撑架的顶部和两个侧部中,以连接多个支撑架;多个第一连接件间隔的分布;多个第二连接件沿纵向分别设置在多个支撑架的两个侧部,以连接多个支撑架;多个第二连接件间隔的分布,且第一连接件的位置高于第二连接件;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防护网,防护网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且防护网的位置高于第二连接件的位置,防护网用于防止隧道的混凝土块落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碎块掉落的防护棚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