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19807.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谢佳 , 郭振西 , 巩英辉 , 唐毛 , 季登高 , 张宁宁 , 李欣 , 刘秀明 , 张箭飞 , 陈芳 , 杨凌霄 , 余颖 , 武斌 , 陈志刚 , 韩伯雄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陈默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Abstract: 一种转捩研究用高精度三维空间制导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弹目视线转率;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需求速度转率;目计算标坐标系下的需求过载;根据弹体外形结构的对称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下一级自控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比例导引在过顶攻击时存在的奇异问题,适用于各种精确打击飞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73647.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PNS计算流场的高速边界层转捩快速预示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截取飞行器头部网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飞行器头部的NS方程层流流场;S2:提取飞行器头部网格出口截面的流场信息,包括飞行器头部网格出口截面的点坐标及相应的流场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下的三个速度分量,出口截面的温度、压力;S3:将飞行器头部出口截面流场作为PNS接续计算的入口条件,进行PNS空间推进计算;S4:采用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的eN方法,对飞行器头部下游的PNS层流流场进行转捩预示。本发明能够对飞行器在不同弹道状态下的转捩特性进行快速准确地预示,在满足预示精度的前提下,提升飞行器的转捩预示效率,支撑弹道、气动力与热防护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969230.1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试验转捩研究的测点布置方法,通过下述方式实现:S1、根据测量需求,确定是测量自然转捩还是强制转捩,若为测量自然转捩,则转S2;若为强制转捩,则转S3;S2、根据测量需求测量主流转捩情况和或横流效应的转捩情况,其中测量主流转捩情况时,测点布置高超声速飞行器主流方向的流线上;测量横流效应的转捩情况时,将测点布置于侧向具有横流速度的位置上;所述的主流方向为飞行器中心流线方向及与其夹角不超过3°的流线方向;S3、在所述飞行器上预先确定的位置设置粗糙元,并将测点布置在粗糙元所在流线的下游;上述测点位置通过安装传感器实现飞行试验过程中飞行器表面物理量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81783.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边界层转捩阵面动态演化过程确定方法,(1)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测点上安装的传感器输出的原始测量结果,转化为飞行器表面测点位置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过滤掉异常的测点信息,得到可用的飞行器表面测点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2)根据可用的飞行器表面测点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得到各个测点发生转捩的时刻;(3)对任意一时刻,根据得到的各个测点发生转捩的时刻,判断该时刻各个测点是否发生转捩;(4)在转捩测量时间窗口内,选取多个时刻点,对每个时刻点,获得该时刻的转捩阵面图像。(5)将步骤(3)获得的各个时刻的转捩阵面图像,按飞行时序装订为动画,获得转捩阵面动态演化过程,从而得到各时刻飞行器表面的转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43353.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肖文 , 刘秀明 , 李欣 , 戴世聪 , 姜智超 , 孙超逸 , 王颖 , 张鹏宇 , 侯佳佳 , 闫颖鑫 , 谢佳 , 陈芳 , 巩英辉 , 张宁宁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张敏刚 , 刘辉 , 陈默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主动段干扰力矩模型,获得主动段的干扰力矩;S2、建立主动段控制力矩模型,获得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S3、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大于主动段的干扰力矩,转入S4;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4、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满足操纵性要求,转入S5,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5、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结束。通过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姿控动力系统的合理配置,姿控动力系统控制能力能够克服干扰力矩,满足不同飞行任务操纵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500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62118.4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B10/11 , H04B17/318 , H04B17/345 , H04B17/391 , G01R29/08
Abstract: 一种高超飞行器通信黑障现象预示方法,通过对飞行器在不同状态下的气动热分析结果和测控通信系统的电磁信号参数得到信号衰减系数,并根据某一状态的衰减系数分布计算该状态的总衰减值,利用预设通信链路余量与总衰减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会出现通信黑障现象,该预示方法计算精度高,能够准确可靠预示通信黑障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53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28200.6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5H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领域,涉及一种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确切讲是大面积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等离子体产生腔体、真空装置和等离子电源;等离子体产生腔体包括筒状腔体、网状放电电极,网状放电电极为外径小于筒状腔体内径的空心圆状网状体,通过绝缘支撑将网状放电电极与筒状腔体连接为同心圆结构,观察窗和活页窗连接固定在筒状腔体两端,可用于研究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影响。它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复性好、误差低可持续的大面积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581783.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边界层转捩阵面动态演化过程确定方法,(1)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测点上安装的传感器输出的原始测量结果,转化为飞行器表面测点位置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过滤掉异常的测点信息,得到可用的飞行器表面测点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2)根据可用的飞行器表面测点处的热流或温度信息,得到各个测点发生转捩的时刻;(3)对任意一时刻,根据得到的各个测点发生转捩的时刻,判断该时刻各个测点是否发生转捩;(4)在转捩测量时间窗口内,选取多个时刻点,对每个时刻点,获得该时刻的转捩阵面图像。(5)将步骤(3)获得的各个时刻的转捩阵面图像,按飞行时序装订为动画,获得转捩阵面动态演化过程,从而得到各时刻飞行器表面的转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64728.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运 , 于喜红 , 顾天祺 , 陈超 , 赵俊翔 , 赵良 , 王保录 , 纪祖赑 , 宋宇光 , 封慧英 , 彭晓 , 尹思媛 , 谭佳琳 , 孙京阳 , 于雪洁 , 马祎蕾 , 施睿 , 李铮 , 薛晗庆
IPC: H04L12/40 , G06F9/54 , H04L67/55 , H04L69/16 , H04L69/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软总线的软件模块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软件模块交互方法包括:发布软件模块通过软总线的发布者创建接口,创建目标主题对应的发布者,发布者属于软总线;订阅软件模块通过软总线的订阅者创建接口,创建目标主题对应的订阅者,订阅者属于软总线;发布软件模块通过软总线的数据发布接口,发送目标主题的目标消息,数据发布接口属于发布者;软总线根据目标主题向订阅软件模块传输目标消息;订阅软件模块通过软总线的数据订阅接口,获取目标消息,数据订阅接口属于订阅者。针对航天型号地面类软件的上述特点,满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新形势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32125.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仿真测试平台功能单一、通用性差、使用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功能无法拓展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的电气综合一体化仿真平台,包括上位机、CPCI总线背板、若干功能板卡及接口连接器;上位机通过CPCI总线背板将控制信号和数据传递给各个功能板卡实现所需的模拟激励信号发送,各功能板卡将采集数据通过CPCI总线传回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实现待测数据采集;接口连接器一端与各功能板卡连接,另一端与待测系统设备连接,实现数据发送和采集,完成仿真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