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1363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225085.5

    申请日:2010-07-06

    Abstract: 在包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轮(1)和组装在该车轮(1)外周侧上的轮胎(2)的轮胎-车轮组装体上,在所述轮胎(2)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2c),同时在轮胎(2)导电层(2c)和车轮(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拆卸该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在车轮(1)和轮胎(2)导电层(2c)之间施加电压且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通电后,将轮胎(2)从车轮(1)上取下。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并可抑制轮胎和车轮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低噪声充气轮胎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4041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167076.2

    申请日:2009-08-19

    Inventor: 松永太 松田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5/14 B29D2030/0682 B60C1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轮胎内部产生的空腔共鸣音的低噪声充气轮胎。内衬层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有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在内衬层的至少胎面部的内壁面上,形成了从内衬层突出、且突出高度不同的多种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凸部,并且这些凸部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间断地配置。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2883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680002096.9

    申请日:2006-01-06

    Inventor: 松田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30/30 B60C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即使在将由包含树脂成分的组合物制作成的薄片状部件(A)用作内衬层时,也能够使得在被贴合在该内衬层上的薄片状部件(B)的接头部附近不会产生滞留空气。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含将薄片状部件(A)、和使周方向两端部互相重合并交接的由橡胶组合物制成的薄片状部件(B)在成形滚筒上进行按压并贴合的工序,其中,对于薄片状部件(B)来说,该薄片状部件(B)的周方向两端部的切断线形成为,在该薄片状部件(B)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顶点,并且随着从顶点分别朝向该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向所述成形滚筒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变位。

    充气轮胎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09642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980144735.9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具有由热塑性树脂或包含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掺混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内衬层的情况下,也可以排除胎圈部的空气滞留、防止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充气轮胎。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在比该胎体层更靠轮胎内腔侧配置有内衬层、接合橡胶层介于上述胎体层和上述内衬层之间,并且用于保护所述胎圈部的胎圈包布的轮胎内腔侧的端部插入了上述胎体层与上述内衬层之间,在所述充气轮胎中,上述内衬层由热塑性树脂或包含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掺混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上述接合橡胶层配置在上述内衬层与上述胎圈包布之间。

    重载用充气轮胎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9532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7826.5

    申请日:2007-07-17

    Inventor: 松田淳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胎圈部的发热高的部位的氧化劣化,轮胎的内压保持性能的持续性、耐久性优异的重载用充气轮胎。本发明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具有胎体、和设置在比该胎体靠内面侧的内衬层,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胎体靠内面侧的胎圈部,将含有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混合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至少配置到胎趾顶端PB或配置成超过该胎趾顶端PB卷绕到胎圈下方,该含有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混合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所述内衬层,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至少重合2mm。

    充气轮胎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780027125.5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提供一种如下的充气轮胎:在具备带束层的充气轮胎中,通过采用胎体帘线的角度在踏面区域和侧面区域连续地变化的弯曲胎体构造,从而使胎体层分担带束层的功能,实现带束层的1层化,一边维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一边能够实现轮胎的轻量化。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单一的带束层(7),在将与带束层(7)的带束宽度BW相当的区域设为踏面区域Rt并将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内侧的区域设为侧面区域Rs时,构成胎体层(4)的胎体帘线(41)在踏面区域Rt中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另一方面在侧面区域Rs中沿着轮胎径向延伸,构成胎体层(4)的胎体帘线(41)和构成带束层(7)的带束帘线(71)在踏面区域Rt中相互交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