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效耐磨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1694783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661371.4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效耐磨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通过锚固组件与桥梁上部结构连接,上支座板与上滑板之间形成滑动副,上滑板为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材质,上滑板与球冠衬板连接,球冠衬板与球面滑板之间形成滑动副,球面滑板与下支座板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组件与桥梁下部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作为上滑板,具有良好的干磨性能,保证支座的长效、稳定运行;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上滑板的结构,满足不同的场合。

    一种竖向弹性结构及竖向弹性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1691998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22574837.5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采用弹簧或橡胶体实现支座压缩弹性功能,存在安装高度高且刚度曲线曲率小,严重影响桥梁后期运营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竖向弹性结构及竖向弹性支座;竖向弹性结构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之间设有弹性体,弹性体为多层结构,一层刚性件和一层弹性件交替设置,弹性件与其两侧的刚性件相连接,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凸齿,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凸齿,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交错设置;竖向弹性支座包括竖向弹性结构,上部和下部为支座主体;具有竖向大位移,满足刚度需求,安装高度低,弹性体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不仅可以运用于桥梁建设的支座中,也可以独立在任何需要竖向位移,刚度要求的场所中运用。

    一种高性能减振支座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6710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3023449.9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座位置缺少高频振动噪音治理,高频振动仍会从梁体经支座传递到墩台影响附近居民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性能减振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内设有复合减振层,所述复合减振层包括合金板和滞弹性件,所述滞弹性件与所述合金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滞弹性件与合金板相连接形成复合减振层,振动时既能通过合金板与滞弹性件界面上振动应力的弛豫或滞弹性件的变形吸收振动能量,又能通过合金板依靠合金本身发挥其阻尼减振功能。当车辆振动传递到支座内部经所述复合减振层同时对不同频率的振动进行内耗,使振动衰减,从而减小墩台和地面振动率,对支座位置的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同时治理。

    一种智能支座测力模块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6024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829775.X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座测力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支座测力元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支座测力模块,包括底盆、弹性体、承压板以及测力组件,底盆上设有盆腔,底盆的侧壁上开设有孔A,孔A与盆腔相连通;测力组件包括测力头和测力传感器,二者相接触,测力头位于孔A内;弹性体设置在盆腔内,承压板位于弹性体的上方,测力头的一端与弹性体的侧面抵接,底盆上设有止退装置,当需要更换测力传感器时,止退装置下移后能够抵接在测力头的圆锥面上,阻止测力头后退。本实用新型可在测力模块受到竖向荷载时在位完成测力传感器的更换,不改变桥梁的受力状态,且更换简单方便,更换后不影响测力精度。

    一种可调摩擦阻尼器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0554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606476.1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抗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由于建筑结构面临的地震作用的强度不能准确预测,传统的摩擦阻尼器存在强震和弱震不能兼顾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摩擦阻尼器,包括左耳板和右耳板,左耳板和右耳板之间设有套筒一和套筒二,左耳板上连接有活塞杆一,活塞杆一螺纹连接有活塞杆二;活塞杆一上设有内楔形块一,活塞杆二上设有内楔形块二,内楔形块一和内楔形块二之间存在间隙,内楔形块一和内楔形块二外设有外楔形块,外楔形块的内侧与内楔形块一、内楔形块二相抵接,外楔形块的外侧与套筒一的内壁相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滑动摩擦力,实现控制减震耗能大小,既具有良好消能减震能力又能让结构同时满足强震和弱震时的减震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