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2971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510112749.6

    申请日:2005-10-12

    Abstract: 发动机的输出旋转通过起动离合器传递到增速用行星齿轮,增速以后传递到输入轴,输入轴的旋转通过单式行星齿轮或复式行星齿轮进行变速,由此来减小自动变速器各部的分担转矩并使各部的尺寸和各摩擦配合元件的容量减小。在车辆起动时,被传递发动机的输出旋转的驱动部件通过起动离合器而与增速用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相连接。当起动离合器进行配合时,驱动部件的旋转便通过增速用行星齿轮增速并传递到与齿圈直接连接的输入轴。传递到该输入轴的旋转,通过单式行星齿轮和与输出轴连接的复式行星齿轮的各元件由多个摩擦配合元件有选择地连接或固定,由此来进行多档变速并传递到输出轴。

    多挡变速器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80058501.3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在第四太阳轮(24s)被固定为不能旋转时,以第三太阳轮(23s)的旋转速度高于第三齿圈(23r)的旋转速度方式对从输入轴(20i)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三齿圈(23r),与以比第三齿圈(23r)更高的速度旋转的第三太阳轮(23s)对应的离合器(C2),配置在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和比第一行星齿轮(21)更接近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配置的第二行星齿轮(22)之间。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8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53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80004187.6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对分别向离合器以及电动马达供给的润滑油进行分隔,来提高离合器以及电动马达的润滑、冷却。利用转子支承部件(126)将来自由轴芯润滑构成的离合器用润滑油孔(143)和电动马达用润滑油孔(145)的润滑油进行分隔。对离合器(6)进行润滑并流出的润滑油,被罩部件(187)分隔而不流入到一侧的线圈端部(24a)。电动马达用润滑油经过另一侧的线圈端部(24b)以及油通路(186)而被引导至一侧的线圈端部(24a)。

    多挡变速器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501.3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在第四太阳轮(24s)被固定为不能旋转时,以第三太阳轮(23s)的旋转速度高于第三齿圈(23r)的旋转速度方式对从输入轴(20i)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三齿圈(23r),与以比第三齿圈(23r)更高的速度旋转的第三太阳轮(23s)对应的离合器(C2),配置在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和比第一行星齿轮(21)更接近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配置的第二行星齿轮(22)之间。

    动力传递装置
    9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157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11098.X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在用于将来自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37)的动力传递至差动机构的中间轴(40)上形成有通气室(41),该通气室(41)在一端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该中间轴(40)同轴地延伸,在通气室(41)的开口内插入有通气管(50)的内侧端部(51),该通气管(50)以贯通变速箱(22)的方式配置,并且包括分别形成有开口的内侧端部(51)以及外侧端部(52),并且在通气室(41)的开口内配置有插塞(55),该插塞(55)以允许空气在变速箱(22)内和通气室(41)之间流通且限制工作油向通气室(41)流入的方式,对通气室(41)的内周面和通气管(50)的内侧端部(51)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堵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