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102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133.9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D25/0638 , F16H3/62 , F16H3/66 , F16D13/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F16D1/101 , F16D13/646 , F16D13/74 , F16D13/76 , F16D21/06 ,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D25/123 , F16D2001/103 , F16D2021/0661 , F16H45/02 , F16H57/10 , F16H2045/0221 , F16H2045/0284 , F16H2057/087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离合器(C2')具有摩擦片(201)、分离片(202)、离合器毂(200B)、按压摩擦片(201)及分离片(202)的活塞(240),离合器毂(200B)包括:毂部件(210B),与多片分离片(202)嵌合;筒状的轴部(221),将活塞(240)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接合油室划分形成部(220),与活塞(240)一起划分形成接合油室(250),毂部件(210B)与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25)的第三太阳轮(23s)花键嵌合,以便与该第三太阳轮(23s)一体旋转,轴部(221)被作为中心轴的输入轴(20i)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并且承插嵌合于第三太阳轮(23s)。
-
公开(公告)号:CN101248286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680031031.7
申请日:2006-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026 , F16D65/186 , F16D2121/02 , F16H57/10
Abstract: 在制动器用油压伺服机构(2)内,在活塞构件(12)上具有对复位弹簧(14)进行把持的把持部(35)。该活塞构件(12)的把持部(35)能够使复位弹簧(14)在轴向上自由收缩,并能够对复位弹簧在旋转方向上进行把持,并且该复位弹簧(14)固定在复位板(15)的固定部(15a)上,该复位板(15)由螺栓(25)固定在隔断壁构件(6b)的螺栓孔(6bc)内。由此,活塞构件(12)相对于隔断壁构件(6b)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在该活塞构件(12)上不设置爪部,能够防止该活塞构件(12)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0532840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580048293.X
申请日:2005-02-24
IPC: F04C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4C2/086 , F04C2250/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泵(1),该齿轮泵(1)在收容泵齿轮(2)的泵体(8)和泵盖(9)上分别设置有吸入口(5)。在各吸入口(5)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沿泵齿轮(2)的旋转方向延伸的台阶(8c)、(9c)。各台阶(8c)、(9c)的内周侧的底面(8d)、(9d)的深度大于各台阶(8c)、(9c)的外周侧的底面(8e)、(9e)的深度。通过这些台阶(8c)、(9c),将吸入的油中的气泡集中到各吸入口(5)的内周侧,当所吸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从内周侧漏出时,集中到内周侧的气泡与该漏出的工作油一起被有效地强制排出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22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80026090.6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机(1),其装备有:对输入轴(12)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输出的减速行星齿轮(DP)、自由传送经由减速行星齿轮(DP)的减速旋转的第1离合器(C-1)和第3离合器(C-3)、具有利用这些第1和第3离合器(C-1、C-3)分别传送减速旋转的太阳轮(S2、S3)的行星齿轮单元(PU)、和将输入旋转自由传送到太阳轮(S2)的第4离合器(C-4)。第4离合器(C-4)经由第3离合器(C-3)的输出侧部件(离合器鼓42、连接部件101)与行星齿轮单元(PU)的太阳轮(S2)连接,共用输出侧部件。这样,能够实现车辆用自动变速机(1)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09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8927.8
申请日:2006-11-08
IPC: F16H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1 , Y10T74/2186
Abstract: 在输出轴(6)凸缘部(6a)和外壳(2)套筒部(2d)的侧面(2g)之间设置推力轴承(41),在上述套筒部(2d)的内周部(2e)和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部(6e)之间以外圈(61)的侧面(61a)接触到台阶部(2f)的方式设置滚珠轴承(60)。而且,和传动轴相连的凸缘叉(7)与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侧花键卡合的同时固定在该输出轴(6)上,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被该传动轴向X1方向压紧时,凸缘叉(7)通过填隙垫圈(8)与上述滚珠轴承(60)的内圈(62)的侧面(62a)抵接。由此,能够使产生于滚珠轴承(60)的力只作用于X1方向侧,从而能够提高滚珠轴承(60)的耐久性和结构的紧凑化,且还能够高精度地支撑输出轴的轴向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80058501.3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在第四太阳轮(24s)被固定为不能旋转时,以第三太阳轮(23s)的旋转速度高于第三齿圈(23r)的旋转速度方式对从输入轴(20i)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三齿圈(23r),与以比第三齿圈(23r)更高的速度旋转的第三太阳轮(23s)对应的离合器(C2),配置在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和比第一行星齿轮(21)更接近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配置的第二行星齿轮(2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82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0859.X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B60T1/062 , F16H57/025 , F16H57/028 , F16H63/3425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在轴向上,第1行星齿轮(21)以及离合器(C4)配置在第2行星齿轮(22)的行星架(22c)与输出轴(20o)之间,变速器箱体(11)具有:小径筒状部(11a),其对输出轴(20o)以使之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环状壁部(11b),其从小径筒状部(11a)向径向外侧延伸;大径筒状部(11c),其从环状壁部(11b)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从而包围第1行星齿轮(21)以及离合器(C4)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的车身上固定有支座(M),从径向上看,支座(M)至少局部重叠于小径筒状部(11a)、环状壁部(11B)以及大径筒状部(11C),驻车锁止装置(30)的驻车齿轮(31)与第2行星架(22c)的外周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501.3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在第四太阳轮(24s)被固定为不能旋转时,以第三太阳轮(23s)的旋转速度高于第三齿圈(23r)的旋转速度方式对从输入轴(20i)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三齿圈(23r),与以比第三齿圈(23r)更高的速度旋转的第三太阳轮(23s)对应的离合器(C2),配置在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和比第一行星齿轮(21)更接近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25)配置的第二行星齿轮(2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099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680038927.8
申请日:2006-11-08
IPC: F16H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1 , Y10T74/2186
Abstract: 在输出轴(6)凸缘部(6a)和外壳(2)套筒部(2d)的侧面(2g)之间设置推力轴承(41),在上述套筒部(2d)的内周部(2e)和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部(6e)之间以外圈(61)的侧面(61a)接触到台阶部(2f)的方式设置滚珠轴承(60)。而且,和传动轴相连的凸缘叉(7)与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侧花键卡合的同时固定在该输出轴(6)上,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被该传动轴向X1方向压紧时,凸缘叉(7)通过填隙垫圈(8)与上述滚珠轴承(60)的内圈(62)的侧面(62a)抵接。由此,能够使产生于滚珠轴承(60)的力只作用于X1方向侧,从而能够提高滚珠轴承(60)的耐久性和结构的紧凑化,且还能够高精度地支撑输出轴的轴向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4957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019.5
申请日:2007-10-04
IPC: F16H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3 , F16H57/04 , F16H2057/02013 , F16H2057/02043 , F16H2057/02052 , F16H2057/02091 , Y10T29/49988 , Y10T74/2186
Abstract: 在变速箱(12)的后端部一体形成有接合器部(17),并且该接合器部(17)上形成有:贯通孔(19),其用于贯穿动力传递机构(15)的输出轴(20);第一凹部(25),其在该贯通孔(19)的轴向后方一侧开口;第二凹部(27),其在贯通孔(19)的轴向上经由间隔壁(26)与该第一凹部(25)隔开的状态下,向着贯通孔(19)的径向外方一侧开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