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船舶螺旋桨的锁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782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3860.4

    申请日:2018-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1/14 B63H2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船舶螺旋桨的锁紧装置,包括将船舶螺旋桨安装在船体艉轴上的液压螺母,还包括两个锁块、四个螺栓和两根细铁丝;每个锁块呈矩形块,每个锁块的立面上一左一右地开设两个螺栓穿孔,每个锁块的一个水平面的中部延伸一个定位柱;两个锁块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设在所述液压螺母的后端面上,并且两个锁块上的定位柱插入船体艉轴上径向开设的盲孔中;四个螺栓均采用头部带孔的螺栓,该四个螺栓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锁块的两个螺栓穿孔拧入液压螺母的后端面上轴向开设的螺纹盲孔中;两根细铁丝一一对应地交叉穿设在每个锁块上的两个螺栓头部的孔中后绞合。本发明的大型船舶螺旋桨的锁紧装置,能可靠地将液压螺母锁紧在船体艉轴上。

    单作用式防撞舱壁阀双操作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58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63092.8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作用式防撞舱壁阀双操作系统,包括:储油容器、隔断阀及至少两个输送回油组件;其中,沿着船体的长度方向,隔断阀设置于防撞舱壁的远离船体的船艏的一侧;至少有一个输送回油组件设置在船体的干舷甲板;至少有一个输送回油组件设置于防撞舱壁所处的船体的甲板上;任一输送回油组件均包括输送泵以及旁通阀,储油容器的出油口应经由输送泵与隔断阀的油口相连通;储油容器的进油口经由旁通阀与隔断阀的油口相连通。可见,在干舷甲板以及防撞舱壁的后方均设置切断阀的操作装置,当船体的前端发生碰撞且破损时,方便船上的人员就近操作,提升应对问题时的反应速度以及便捷性,提升了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一种永久压载舱的注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60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822667.X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久压载舱的注水装置,所述注水装置包括补水管和控制器;所述补水管的补水口设置于所述永久压载舱外,所述补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永久压载舱内;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永久压载舱的水位参数低于补水水位阈值时,控制打开所述补水管的补水口以向所述永久压载舱内注水。本发明通过设置补水管,提高了永久压载舱注水和补水的便捷度,并对永久压载舱实行水位监控并触发相应的警报,在此基础上实现补水的智能化,可以广泛用于各类船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广的业务适用性。

    客船舱底水收集总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9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4080.3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舱底水总管技术领域,客船舱底水收集总管,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船舱底设置有舱底板,所述舱底板上设置有舱底水总管,所述船体的舱底设置有便于自动控制排水的排液机构,所述舱底板上设置有便于对客船舱底水进行除油排放的过滤机构,所述滤油箱固定连接在舱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滤油箱的顶部,所述出水孔开设在滤油箱的一侧。该客船舱底水收集总管,通过在船体舱底设置的排液机构上连接有分水管,且多个分水管与舱底水总管相连后固定在第二泵机上,以便于抽吸舱底水,而第二泵机出水端设置的排液管贯穿盖板延伸至滤油箱内,以便于将泵出的舱底水送入过滤机构内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处理。

    厨房烟道分布式灭火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07862.6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道灭火技术领域,厨房烟道分布式灭火装置,包括烟道主体,所述烟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释放管,所述烟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灭火机构,所述烟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便于封堵通道的封闭机构,所述烟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便于快速解锁封闭机构封堵防止火灾扩散的锁定机构,所述挡框固定连接在烟道主体的内壁,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挡框的一侧。该厨房烟道分布式灭火装置,通过在密封板一侧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和锁轴,锁轴卡接在烟道主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的锁槽内的同时,两组活动板之间通过固定套还固定有热敏玻璃柱,以便于快速解除对密封板的锁定。

    满足SOLAS安全返港要求的消防栓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30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83838.7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SOLAS安全返港要求的消防栓布置方法,所述消防栓布置方法应用于客船,所述客船设置有多个主竖区,多个所述主竖区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栓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是否能够通过连接邻近未受事故影响的主竖区的消防栓来进行保护;S2、若能够,利用邻近未受事故影响的主竖区的消防栓;若不能,在受事故影响的主竖区设置专用的消防栓。两种方案最终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并选择出一种最佳的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客船的受火灾事故影响的主竖区的消防栓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欠缺火灾消防能力的缺陷。

    一种船舶海水取水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602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84405.6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船舶海水取水系统。其中船舶海水取水系统包括缓存舱、海底门和水泵,缓存舱设置于船舶的底部;船舶的左侧舷和右侧舷均设置有与缓存舱连通的海底门,且海底门位于吃水线与缓存舱之间,海水能经由海底门进入缓存舱;水泵设置于缓存舱内,水泵被配置为能将缓存舱内的海水泵出。本发明设置海底门和缓存舱,海水经由海底门进入缓存舱,缓存舱一方面用于容置海水,以保证船舶内大量用水的情况;另一方面,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取水管路,有利于简化船舶内设备间的空间,便于其他机械设备的布置;另外,船舶海水取水系统还包括水泵,用于将缓存舱内的海水泵出,以用于船舶其他位置的用水。

    客船的燃油舱配置方法及客船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321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40160.4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船安全返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客船的燃油舱配置方法及客船,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航线,并根据航线计算安全返港的距离;根据安全返港的距离以及预定返港时间,得出安全返港的燃油需求量;根据安全返港的燃油需求量、燃油日用舱的容量以及燃油沉淀舱的容量计算燃油储存舱的保留油量,并根据保留油量得出保留油量在燃油储存舱内所占的高度;为燃油储存舱配置日常出油管,并使日常出油管的下端与燃油储存舱的舱底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为保留油量的高度。该客船的燃油舱配置方法能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最小的船体空间,实现客船安全返港航程的要求。

    船用灭火方法以及水消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82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63727.4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灭火方法以及水消防系统。一种船用灭火方法,包括划分步骤:将船体划分为多个主竖区;判断步骤:判断发生火灾的主竖区的火情等级;灭火步骤:根据火情等级,采用对应的灭火手段;灭火手段包括一级灭火手段、二级灭火手段以及三级灭火手段;二级灭火手段包括跨发生火灾所在的主竖区的调用方式。综上,根据不同的火情,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手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灭火,成本低,灭火效率高;除此之外,二级灭火手段中包括了当与发生火灾所在的主竖区相邻的主竖区内水不用时,可以通过从其它主竖区向与火灾所在的主竖区相邻的主竖区掉借水的方式,从而保证水源充足,达到最快速度的灭火。

    一种船舶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方法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5075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37329.8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方法及船舶,主柴油机在工作时产生高温水,高温水依次输出至蒸发式造水机、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和高温冷却水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冷却后形成冷却后淡水,冷却后淡水通过高温冷却水循环泵输送至主柴油机,以对主柴油机进行冷却,并形成一个高温冷却水系统环路;高温水输出至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后,能够通过余热回收循环泵输送至船上热水用户使用,且换热后的水返回至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内再加热,形成一个余热回收系统环路。通过回收柴油机冷却水中的余热,能够应用于客船中的生活保障系统的供水和空调系统的预加热,可以在主柴油机负荷较低,通过余热回收系统环路供船上热水用户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