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37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1518.X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在轧线上沿钢板轧制运行方向依次排列密度不同集水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轧机后设置超快速冷却区和层流冷却区,超快速冷却区采用密集管流结构,共设2组,上、下集管分别对应布置在每根轧辊的上、下方,并与高压水管相接,该集管喷嘴为倾斜喷射式缝隙结构;层流冷却区粗冷段集管组数量为5~10组,加密冷却段集管组数量为5~10组,精冷段组数量为2~3组;层流冷却段下集管采用喷管喷嘴,布置在每个辊道间隙中,与常压供水管路连接;本系统的每组集管前、后均布置有吹扫装置,并且辊道两侧还设置侧吹装置,及时去除钢板表面的残留水。根据生产产品和轧机参数的不同调整冷却强度,能满足带钢从轧后800~1000℃快速冷却至200~750℃的温度区间的要求。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3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21518.X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在轧线上沿钢板轧制运行方向依次排列密度不同集水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轧机后设置超快速冷却区和层流冷却区,超快速冷却区采用密集管流结构,共设2组,上、下集管分别对应布置在每根轧辊的上、下方,并与高压水管相接,该集管喷嘴为倾斜喷射式缝隙结构;层流冷却区粗冷段集管组数量为5~10组,加密冷却段集管组数量为5~10组,精冷段组数量为2~3组;层流冷却段下集管采用喷管喷嘴,布置在每个辊道间隙中,与常压供水管路连接;本系统的每组集管前、后均布置有吹扫装置,并且辊道两侧还设置侧吹装置,及时去除钢板表面的残留水。根据生产产品和轧机参数的不同调整冷却强度,能满足带钢从轧后800~1000℃快速冷却至200~750℃的温度区间的要求。

    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7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4477.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后冷却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等效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涉及热轧技术领域。首先采集热连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的关键生产工艺参数及带钢的几何参数和热物性参数;确定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取值范围,构成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随机选取多组带钢上下表面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和对应等效换热面积的参数组合作为求解问题的可行解;将带钢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样本,并将轧后冷却过程的三维传热简化为沿厚度方向的一维传热问题,建立一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所有带钢样本的终冷温度,并计算该组可行解的适应度;进而得到轧后冷却过程水冷对流换热系数及其对应的等效换热面积。

    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95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0901866.X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及其使用方法,该侧封板包括侧封板主体、定位块和背板;所述侧封板主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双辊的端部贴合,所述定位块连接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并且通过所述定位块将所述背板定位在所述侧封板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辊薄带连铸的侧封板,能够对双辊的端部进行良好地密封,与铸辊形成闭合的区域,有效防止金属液从双辊的端部泄漏,实现稳定浇铸。

    铸带厚度的预测与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3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1578.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铸带厚度的预测与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数据矩阵确定目标时刻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数据矩阵中包括多个时刻的第一参数;基于预设数据对齐算法确定目标时刻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凝固系数以及轧制系数;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预先构建的凝固‑轧制耦合模型确定铸辊中心连线中点处在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基于预先构建的铸辊拉速PI型控制器,结合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控制铸辊的拉速;基于预先构建的铸轧力PD型控制器,结合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控制铸辊的铸轧力。本申请能够预测铸辊生产的实时铸带厚度,并据此对拉速与铸轧力进行智能化控制。

    一种基于UFCT、MT及CT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3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05552.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FCT、MT及CT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涉及控制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包括CT、UFCT+CT、MT+CT及UFCT+MT+CT四种控制模式,通过即时自适应计算,根据当前带钢冷却特征参数及历史生产数据确定各区域的热流密度修正系数;然后进行预设定计算以及实时修正计算;若某样本通过超快冷高温计或中间高温计,则根据该高温计的实测温度和轧后冷却模型计算温度偏差实时调整当前区域的热流密度修正系数;每隔固定时间步长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带钢所有样本通过冷却区,实现整条带钢的单点或两点或以UFCT+MT+CT为目标的多点协同控制。

    薄带连铸活套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1174206.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活套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活套姿态的近似数学模型;计算活套近似模型最低点的运动轨迹;对计算出的活套最低点运动轨迹进行一次拟合,并据此计算活套扫描仪安装位置与角度;对活套扫描仪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避免数据跳变,同时使数据变化平滑;设计带前馈的PID控制器,精确控制活套位置。使用该方法中的计算方法来确定的活套安装位置利于维护,抗干扰能力强,小套量时检测准确;使用该方法中的控制方法对活套进行控制,活套稳定,速度波动小,提高了生产过程中铸带运行的稳定性,以使得稳定状态下活套误差在预设范围以内。

    一种连铸圆坯凝固末端压下的孔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0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9062.0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圆坯凝固末端压下的孔型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据压下辊数量确定压下装置的第一孔型形状参数、第二孔型形状参数和第三孔型形状参数;依据连铸圆坯初始半径、第一目标半径减少量以及第一孔型形状参数计算第一个孔的第一孔型曲线;基于连铸圆坯初始半径、第一目标半径减少量以及预设的第二目标半径减少量计算连铸圆坯目标半径,并依据连铸圆坯目标半径、连铸圆坯初始半径以及第二孔型形状参数计算第二个孔的第二孔型曲线;依据连铸圆坯目标半径以及第三孔型形状参数计算第三个孔的第三孔型曲线;制作连铸机压下装置的三个孔型。本申请有助于防止连铸圆坯出现凸缘,减小压下辊磨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