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探地雷达正演的多相非均质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21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0827.9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探地雷达正演的多相非均质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调研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定多相非均质模型尺寸与网络;计算面层与基层粗急料级配曲线;重构粗集料形态并导出小球坐标与半径计算细集料、孔隙与沥青的体积分数;创建随机相的hdf5数组与介电特性文件;在gprmax中二次重构粗急料;创建粗集料的hdf5数组与介电特性文件;建立三维多相非均质电磁查分模型。本发明能够获取高速公路结构病害回波在非均质干扰下的全剖面图谱特征。

    基于多模态信号融合的桥梁伸缩缝损伤检测与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5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97693.9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一鸣 颜煜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号融合的桥梁伸缩缝损伤检测与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检测平台,采集振动信号、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的多源数据;步骤S2,对振动信号、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别进行预处理,提取各自的特征,包括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步骤S3,将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进行声振融合,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进行音视频融合,实现多模态特征的整合;步骤S4,输出损伤识别和定位结果,为桥梁伸缩缝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该方法通过多模态融合信号分析,实时监测桥梁伸缩装置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损伤,从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为桥梁的健康监测和维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4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54715.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桥址场地和选波原则选取与目标反应谱相匹配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记录。步骤二,将地震记录旋转变化至平行和垂直断层方向,采用滤波器将其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步骤三,基于连续小波变化将低频分量进一步分解,使用脉冲函数模拟其脉冲分量,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拟合参数。步骤四,将残余分量、人工拟合脉冲以及高频分量三者进行叠加,得到宽频近断层地震动。步骤五,选择具有滑冲效应和方向性效应的脉冲波形替换拟合脉冲,提取残余分量中的次高频成分,最后将两者与高频成分叠加得到跨断层地震动,实现走滑断层地面运动的精确模拟。

    基于3D窗口的结构损伤雷达全剖面特征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7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13536.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窗口的结构损伤雷达全剖面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对已获取的道路地下结构损伤目标探地雷达多通道检测数据进行解耦,得到单通道数据;对单通道下各条测线上每个采样点的电场强度用灰度进行映射,形成探地雷达灰度图谱;对雷达图谱进行去直达波处理;基于open3D模块可视化处理后的三维探地雷达多通道检测数据;通过reflexw软件标定结构病害双曲线的回波区域,开发基于病害双曲线区域的3D提取窗口,获取结构病害雷达图谱3D剖面体。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结构病害图谱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并同时获取结构病害三维图谱的切片信息,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获取结构病害雷达图谱特征信息方面的局限性。

    一种道路结构层厚度的探地雷达检测验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8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32625.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结构层厚度的探地雷达检测验收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可为基于探地雷达的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验收提供参考,包括以下步骤:标定各测点处道路结构层的介电常数;以正态分布曲线拟合各测点的介电常数;测试厚度验收测点电磁波的双程走时;计算厚度验收合格区间双程走时的概率分布区间;计算测点验收合格概率,判断厚度合格情况;考虑道路结构层介电常数的概率分布特性,将其视作满足正态分布的非定值,从而将测得的道路结构层厚度视作随机变量,并将验收合格概率的概念引入道路结构层厚度的探地雷达验收中,使得结论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一种模拟机场道面脱空与裂缝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8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9073.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机场道面脱空与裂缝的室内试验组合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由面层组块、基层组块、土基组块、承载槽组块四部分组成,四个组块以不同的形式组合使用,可模拟机场道面中面层‑基层之间与基层‑土基之间121种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层间脱空与16种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内部裂缝,并可在各组块组合形成的脱空与裂缝区域中填入不同的介质,从而模拟脱空与裂缝区域中空气、干燥碎屑、潮湿碎屑3种不同的介质填充状态。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模拟机场道面脱空与裂缝的室内试验组合装置可用于开展各项室内试验。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最大瞬时风速概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895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910909626.7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最大瞬时风速概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采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最大风速序列,并将其划分为训练数据、验证数据以及测试数据;第二步,输入训练数据至LSTM模型,同时将训练数据随机化成若干组输入至RF模型;第三步,以训练数据及验证数据的损失值均逐渐减小为原则,调整RF模型与LSTM模型的超参数以使模型性能达到最优,运行LSTM模型若干次得到多组不同的输出值;第四步,采用RF模型及LSTM模型的输出值作为GPR模型的输入,训练并确定GPR模型的最优核函数;第五步,将测试数据输入最优RF模型及LSTM模型,GPR模型的输出值即为最大瞬时风速的概率预测值,用以提前控制强风下的高速列车车速。

    一种用于弯沉检测的组合式路面结构与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8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66321.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弯沉检测的组合式路面结构与试验方法,属于水泥混凝土道面病害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面层板块、基层板块与试验槽,所述试验槽包括底座和设置所述底座两条相对侧边上的挡板,所述基层板块与所述面层板块相互堆叠放置于所述挡板之间的底座上方,所述面层板块放置于所述基层板块上方,所述基层板块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面层板块与所述基层板块具有多种规格,且所述面层板块与所述基层板块堆叠方式也具有多种组合。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规格的面层板块、基层板块与试验槽组装成组合式路面结构,可以构建出不同种的道路面层结构现脱空的情形,可以在试验时获取多种路面结构形式下出现多种不同脱空情况的弯沉盆值。

    一种自动跟随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97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811395230.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动跟随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红外接收模块上设置有非均匀分布的红外接收管,通过该非均匀分布的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发射模块的红外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区域方位,将红外接收模块的主方向逐渐对准红外发射模块,同时,在对准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红外信号的强度以获取红外信号传输至接收模块的临界强度。由此,本发明,在进行高精度的快速测向的同时,还能够根据红外信号的强度同步的计算出红外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之间的距离,实现快速测向测距和快速自动跟随。本发明通过硬件电路与控制单元的配合,可降低对红外器件的精度要求,在少量红外接收模块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精度快速测向和快速自动跟随,进而降低其硬件成本。

    一种用于振弦式应变计安装的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5552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242785.6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振弦式应变计安装的辅助装置。本发明装置包括混凝土外壳,混凝土外壳上设置有定位芯片和水平仪,所述混凝土外壳中间具有凹槽,振弦式应变计支架通过水平方向的倾角调节装置和垂直方向的倾角调节装置安装在凹槽里面,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上下四角分别设置有凸耳,凸耳里面设置有定位孔。采用8根钢绞线穿过定位孔将本发明装置固定在待测结构钢筋笼内部,通过水平方向的倾角调节装置和垂直方向的倾角调节装置调整振弦式应变计安装角度,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有效提升振弦式应变计的成活率和安装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