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00799.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可靠度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多可靠度优化设计需求,将可靠度作为设计目标之一,结合原有设计目标构造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高效地构建了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约束的代理模型,并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进行风力发电机叶片优化设计。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目标可靠度设计需求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所提方法集成了区域划分技术、重要性采样技术、多目标优化设计算法,对约束函数的重要性区域进行识别,挖掘样本点重要性信息,加速代理模型构建。同时结合改进NSGA‑Ⅱ算法求解,得到不同可靠度下的最优设计。该方法可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不同可靠度需求下的最优设计搜寻。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6139.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7/1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法的脉动风速谱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更精确地捕捉和表征不同季节及不同方向条件下的湍流风速谱特征,提高风力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实测数据,结合上下包络线技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单一经验谱无法全面反映真实风场复杂湍流结构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上包络线、均值曲线及下包络线的高精度预测,为风力机设计与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0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1583.8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W1/00 , G01W1/02 , G01W1/10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N3/0499 , G06N20/10 , G06N5/01 , G06F18/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大气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风资源评估技术领域。本申请旨在解决WRF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偏差较大,以及WRF输出变量无法直接用于估算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问题。通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WRF模拟的风速和湍动能进行多气象要素订正,随后建立了根据风速和湍动能等参数估计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准确估算。本发明为风资源评估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方式,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55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7385.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人机安全交互的可穿戴遥操作智能化装备。装备包括设备支撑背板、人体固定机构、可穿戴式手臂套组和一对控制手柄。设备支撑背板底端装有人体固定机构,可通过松紧带与人体固定;设备支撑背板左右侧对称安装有对应的可穿戴式手臂套组,每个可穿戴式手臂套组具有五个自由度,包括二自由度肩部模块、一自由度肘部模块和二自由度腕部模块,各模块间采用可调连杆设计,增加可穿戴遥操作输入设备的穿戴人群范围;控制手柄配备三个按钮,可用作遥操作时的使能按键和夹爪开合按键等。本发明利用可穿戴式手臂套组采集的关节角度信息捕捉操作者意图,可以在遥操作机器人智能制造场景下提供更直观、安全的遥操作输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67385.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人机安全交互的可穿戴遥操作智能化装备。装备包括设备支撑背板、人体固定机构、可穿戴式手臂套组和一对控制手柄。设备支撑背板底端装有人体固定机构,可通过松紧带与人体固定;设备支撑背板左右侧对称安装有对应的可穿戴式手臂套组,每个可穿戴式手臂套组具有五个自由度,包括二自由度肩部模块、一自由度肘部模块和二自由度腕部模块,各模块间采用可调连杆设计,增加可穿戴遥操作输入设备的穿戴人群范围;控制手柄配备三个按钮,可用作遥操作时的使能按键和夹爪开合按键等。本发明利用可穿戴式手臂套组采集的关节角度信息捕捉操作者意图,可以在遥操作机器人智能制造场景下提供更直观、安全的遥操作输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3849.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聚酯和二氧化碳衍生物合成支化聚酯的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碳衍生物和聚酯在惰性气体保护和加热条件下进行固相酯交换反应,得到支化聚酯;二氧化碳衍生物包括3‑亚乙基‑6‑乙烯基四氢‑2H‑吡喃‑2‑酮及其均聚物pEVL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可利用大量聚酯材料和二氧化碳废物,以解决目前较为棘手的碳排放以及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38559.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H7/02 , F24H9/1818 , F24H9/20 , F24H15/128 ,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升温均匀性的熔盐电加热器及优化方法,包括:圆壳型筒体,内部设有交错布置的折流板;折流板上设有横向排布的电加热棒管孔和圆形开孔,圆形开孔位于相邻电加热棒管控的形心处;电加热器筒体内部设有U形电加热管束,U形电加热管束直管末端位于最后一块折流板背部;熔盐经管孔流出,很快形成湍流,并对周围的熔盐流体产生了卷吸作用,破坏了折流板背部涡流的形成,减少了折流板背部的换热死区面积,熔盐电加热器末端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极大提高,电加热器末端的局部超温区域基本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5943.X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基云图的多特征提取的直接辐照度混合预测模型,结合了基于知识的云检测与改进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得到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作为特征融合与辐照度预测模块的输入,与太阳高度角共同作为输入数据,经过多层全连接网络对特征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学习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通过回归输出层给出直接辐照度的预测值。本发明充分考虑并应对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太阳直接辐射预测问题,通过全局与局部特征的联合提取,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云层特征,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辐照度预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73758.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宽范围电网强度的谐波抑制方法,是在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环节,加入对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提取,通过谐波电流控制器对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再利用交叉耦合调制方法对谐波电流控制器输出信号进行调整,谐波电流控制器的参数可以灵活调节:当采用完全谐波电流抑制时,其采用预先设计的参数,当谐波电压超出谐波电压阈值时,其通过谐波电压幅值控制器调节。本发明解决了在畸变电网的电网强度宽范围变化时,尤其是弱电网工况下传统方法的动态调节振铃问题,并且该方法使得弱电网下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能够灵活调节,优化了谐波电压特性。本方法不需要附加额外电路,有利于实现宽范围电网强度工况下并网变换器的多目标谐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60729.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4 , C09D181/02 , C09D183/06 , C09D127/18 , C09D5/08 , C09D7/63 , B05D7/14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水环境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SiO2为预处理层(提供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力),硅树脂为主要树脂骨架,以耐高温有机树脂材料作为纳米颗粒(烧结后作为次要树脂骨架),以锆和铈的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为高温缓蚀剂,并采用异氰酸酯多聚体类作为上述组分的交联固化剂,制备得到高温烧结后的耐高温高压水环境涂层。本发明的涂层可涂制在低碳钢、不锈钢、铝合金和铜合金等金属基底上,使其实现耐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腐蚀。涂层固化并烧结后表面光滑具备一定的疏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