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5232.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湖南省醴娄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袁江 , 刘汉宏 , 骆红军 , 傅鹤林 , 任世玉 , 闫高文 , 杨波 , 薛文飞 , 张巍 , 王海林 , 肖鹏 , 姚文辉 , 焦卫宁 , 曹桂乾 , 胡凯巽 , 秦铎 , 刘宇瑶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强腐蚀环境下的隧道衬砌耐腐蚀混凝土、制备方法及隧道衬砌。适用于碳酸盐强腐蚀环境下的隧道衬砌耐腐蚀混凝土,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水泥1份、细骨料1.37‑2.29份、粗骨料1.82‑3.04份、水0.35‑0.40份、矿粉0.10‑0.20份、硅灰0.05‑0.062份、硅藻土0.015‑0.021份、Ba(OH)2 0.015‑0.0154份、BaCO3 0.005‑0.015份、山梨醇0.005‑0.015份、减水剂0.01‑0.012份。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施工性、低胶材的作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2482077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840673.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湖南省醴娄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樊永强 , 刘汉宏 , 何凯波 , 傅鹤林 , 任世玉 , 杨波 , 薛文飞 , 闫高文 , 张巍 , 杨雄 , 蒋胜波 , 姚文辉 , 焦卫宁 , 曹桂乾 , 胡凯巽 , 秦铎 , 刘宇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材料的耐腐蚀性模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动水环境中碳酸盐对混凝土腐蚀的室内试验装置,包括盛放容器、动水循环模拟系统、腐蚀质供应系统、气体供应系统以及监测控制系统;盛放容器具有密封内腔且用于架空支撑待测件;动水循环模拟系统分别连通至盛放容器的上部和下部,用于驱动盛放容器内的液体循环流动进而模拟动水循环;腐蚀质供应系统分别连通至盛放容器的上部和下部,用于为盛放容器供应腐蚀质以进行模拟试验,并在试验完成后排出腐蚀质;气体供应系统连通至盛放容器底部的腐蚀质所处区域,用于为盛放容器供应试验所需气体和压强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分别电连接动水循环模拟系统和气体供应系统。可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94670.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F18/2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埋隧道岩爆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开展现场地应力测试,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地应力反演;结合隧道实际情况,建立并优化隧道数值模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围岩测试数据和数值模型,建立围岩参数反演分析数据集,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围岩参数进行反演,提高围岩参数反演精度和效率;对隧道当前施工段开展数值模拟和围岩参数反演,采用岩爆判据对当前施工段潜在岩爆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当前施工段岩爆等级和发生概率。本方法紧密结合隧道现场施工段实际情况,提高了岩爆预测准确性;在保证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大量节省工程费用,为岩爆预测和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2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224417.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63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隧道应急救生舱系统,包括舱体,设置于舱体内的光源供应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储备电源、避险人员聚集区和食物药品饮用水储备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水下隧道顶壁上的振动传感器,设置于隧道外的救生信息监控装置,设置于舱体内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装置和救生信息数据处理器,设置于仓体内舱门入口位置处的红外人数探测传感器,设置于舱体外的声光警报装置。本发明在灾难发生后可为遇险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避险空间和保证避险人员基本的生存条件,且智能化程度高,可自动检测到水下隧道险情的发生,从而作出合理的应急响应,能提高险情发生后人员安全脱险的可能性和降低发生二次安全意外事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561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02D29/063 , E02D29/16 , E02D19/00 , E02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隧道连接位置的防排水系统。包括防水装置和排水装置,防水装置设置在隧道的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防水装置包括土工布,土工布设置在初期支护层的内壁上,土工布朝向隧道内部的一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沿隧道内壁纵向铺挂,且防水板于隧道连接点的拐角处弯折铺设,隧道连接点拐角的施工接缝处还设有中埋式自粘止水带,中埋式自粘止水带能够避免水从施工接缝处渗入,排水装置设置在初期支护层和二次模筑衬砌层之间以及隧道的地面下。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水下隧道连接段的防排水结构与防排水技术措施,并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良好的整体防排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702717.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IPC: E21D13/00 , E21F11/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20/02 , E21D11/06 , E21D11/04 , E21F16/00 , E04H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废弃矿坑处治兼作临时避难所的方法,包括:S1:根据勘探资料,在可能出现废弃矿坑采矿残留空洞的位置区域进行超前地质勘探,确定空洞范围,设计避难平台的高度和大小;S2:对废弃矿坑的采矿残留空洞处置时,做好监控量测,并在施工过程中一边掘进,一边在掌子面和空洞周围施加临时支撑,保证隧洞内的安全;S3:待矿坑周边采矿残留空洞全部出漏后,对采矿残留空洞周围的临时支撑也施加完成,对矿坑空洞内部表面进行加固处理;S4:将采矿残留空洞改造为临时避难所。本发明利用既有废弃矿坑空间改造成临时避难所,相比于新建避难所更能大量节省工程造价,并能同时实现对废弃矿坑的合理处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24417.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63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隧道应急救生舱系统,包括舱体,设置于舱体内的光源供应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储备电源、避险人员聚集区和食物药品饮用水储备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水下隧道顶壁上的振动传感器,设置于隧道外的救生信息监控装置,设置于舱体内的水位传感器、定位装置和救生信息数据处理器,设置于仓体内舱门入口位置处的红外人数探测传感器,设置于舱体外的声光警报装置。本发明在灾难发生后可为遇险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避险空间和保证避险人员基本的生存条件,且智能化程度高,可自动检测到水下隧道险情的发生,从而作出合理的应急响应,能提高险情发生后人员安全脱险的可能性和降低发生二次安全意外事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66073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43575.0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施工缝双源供热排水防冻方法,采用热气和电能两种能源形式对施工缝处的排水通道进行小范围供热排水,热气和电能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该方法在可排水止水带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双源供热管,采用热空气和电能两种能源对隧道施工缝进行小范围、分区段、分时段供热解冻,防止施工缝处排水通道冻结堵塞,实现有效排水,从而避免寒区隧道施工缝出现冻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36046.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破碎围岩中大断面水下隧道围岩原位中隔预留的开挖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断面设计;S2、超前钻探;S3、堵水注浆;S4、左导坑与右导坑同步开挖;S5、中隔围岩间隔开挖;S6、下台阶开挖;S7、浇筑二次衬砌;S8、按步骤S3‑S7进行循环施工,控制左导坑与右导坑同步开挖进尺领先于中隔围岩开挖5~8m,控制中隔围岩开挖进尺领先于下台阶开挖8~12m,控制二次衬砌进尺距下台阶掌子面距离为8~10m。本发明针对软弱围岩中水下隧道工程特点,利用上左导坑和上右导坑之间的岩土原位预留形成中隔围岩,对左导坑与右导坑同步开挖施工,并结合中隔围岩间隔开挖,不仅对围岩的扰动小,且可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满足了工程的安全要求和经济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285851.1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降尘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头部的动力装置,设置于车体尾部的喷雾水泵、储水箱和喷雾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喷雾水泵输出动力,从而将储水箱中的水泵向喷雾装置而喷洒出水雾进行降尘,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降尘车还包括:集水槽;翼板;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与集水槽的出水端接应,用于收集喷洒的水雾进行循环利用;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出水端通过水管分别与循环水箱、储水箱连接。本发明降尘车可对喷洒的水雾进行收集再利用,不仅可降低用水量,还可解决喷洒的水雾造成隧道路面和拱璧湿滑,而导致作业人员施工不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