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8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8396.X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40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模数驱动的高速铁路智能化水平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化水平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评价体系计算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基于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利用博弈论计算综合权重矩阵;基于综合权重矩阵以及评价体系对应的评价等级区间,确定高速铁路智能化水平对应的评价等级;其中,主观权重为基于第一矩阵计算得到的;第一矩阵为基于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的个数,利用九级标度法构建的。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模数驱动的高速铁路智能化水平评价方法及装置,利用高速铁路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可量化的评价方法,掌握高铁当前所处的智能阶段,明确智能高铁未来建设方向,从而切实提升高铁智能化建设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58213.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定位设备动态定位精度测试系统,通过至少3个固定式高精度参考位置单元分散布局,基于多种卫星定位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固定点坐标,采用安装于目标车辆的标准位置终端利用天线接收高精度参考位置单元的数据,并采用时差定位方法,计算车辆的标准坐标,确保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基于时间同步单元使用多种卫星定位系统授时,为整个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信号,保证了定位测试的准确性。定位精度分析模块通过比较标准坐标和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坐标,计算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动态定位精度的评估提供详尽的数据信息,从而能够精确衡量车载定位设备动态定位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38524.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雪影 , 李平 , 刘亿 , 史天运 , 封博卿 , 徐晓磊 , 张晓栋 , 李聪旭 , 刘文斌 , 肖翔 , 潘佩芬 , 刘阳学 , 李宗洋 , 李雅兵 , 王遥遥 , 莫志晖 , 范红卫 , 吴磊 , 路志远 , 刘唯佳 , 魏小娟 , 于子轩 , 杨梦雪 , 舒心
IPC: G06Q10/0635 , G06F16/2458 , G06F16/25 , G06F16/29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8/27 , G06F18/23 , G06Q50/40 , G06N3/044 , G06N3/09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设施空间特征大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源头采集的铁路空间数据;将构建得到的具备统一的铁路要素数据结构的铁路空间数据在经过数据质量核查后存储到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或大数据存储平台;对存储的历史时段的铁路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轨道网络分析,提取得到包含空间几何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和设施状态特征在内的铁路设施空间特征;通过聚类分析模型学习所述铁路设施空间特征,对设施安全事故进行聚类,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监督学习模型学习铁路设施空间特征包含的历史时段内的设施状态特征,以对铁路设施的故障模式分析。本方法能够分析铁路设施空间特征,为智能铁路、数字铁路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1350760.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薛蕊 , 杨连报 , 李新琴 , 董兴芝 , 李平 , 马小宁 , 王万齐 , 马志强 , 刘军 , 吴艳华 , 邹丹 , 王喆 , 代明睿 , 张晓栋 , 程智博 , 赵冰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事故故障关联和事故故障原因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铁路事故故障知识图谱;基于铁路事故故障知识图谱,对所有的事故故障名称以及所有的事故故障原因进行名称归一化后,进行统一编码,获取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将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输入至协同过滤分析模型,生成原因相似度矩阵;基于原因相似度矩阵,获取与每个事故故障名称相对应的最可能事故故障原因推荐;将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输入至协同过滤分析模型,生成事故故障相似度矩阵;并基于事故故障相似度矩阵,获取每个事故故障原因导致的事故故障集合。本实施例通过融合知识图谱与推荐算法,提高了事故故障关联与原因分析的精准度,加强了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50760.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薛蕊 , 杨连报 , 李新琴 , 董兴芝 , 李平 , 马小宁 , 王万齐 , 马志强 , 刘军 , 吴艳华 , 邹丹 , 王喆 , 代明睿 , 张晓栋 , 程智博 , 赵冰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事故故障关联和事故故障原因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铁路事故故障知识图谱;基于铁路事故故障知识图谱,对所有的事故故障名称以及所有的事故故障原因进行名称归一化后,进行统一编码,获取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将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输入至协同过滤分析模型,生成原因相似度矩阵;基于原因相似度矩阵,获取与每个事故故障名称相对应的最可能事故故障原因推荐;将事故故障及原因编号表输入至协同过滤分析模型,生成事故故障相似度矩阵;并基于事故故障相似度矩阵,获取每个事故故障原因导致的事故故障集合。本实施例通过融合知识图谱与推荐算法,提高了事故故障关联与原因分析的精准度,加强了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50774.6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连报 , 王同军 , 李新琴 , 董兴芝 , 薛蕊 , 李平 , 朱建生 , 马小宁 , 马志强 , 刘军 , 吴艳华 , 邹丹 , 王喆 , 代明睿 , 张晓栋 , 程智博 , 赵冰
IPC: G06F40/295 , G06F40/211 , G06F40/30 , G06F16/35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文本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原始铁路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铁路文本数据信息;将预处理铁路文本数据信息输入预设BERT模型,得到铁路文本向量信息;将铁路文本向量信息输入预设BiLSTM-CRF模型,得到铁路文本命名实体识别结果信息;其中,BERT实现文本上下文的铁路文本特征向量学习,获得铁路行业事故故障文本向量表示。通过利用预设BERT增强故障文本命名实体关键字的向量和语义表示,通过BiLSTM-CRF模型,实现对于故障文本向量的计算和识别,得到铁路文本命名实体识别结果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44688.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美皓 , 张晓栋 , 赵建国 , 周子健 , 封博卿 , 冯军华 , 徐晓磊 , 潘佩芬 , 刘阳学 , 朱攀峰 , 马昆 , 任盼 , 孙慧 , 宾元岑 , 路志远 , 王立军 , 杨丹青 , 于洪晟 , 李宗洋
IPC: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N3/09 , G06N3/0499 , G01W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FY‑3A卫星上MERSI成像仪的大气水汽总量重构模型训练方法、重构和校准方法以及装置,训练方法包括:将目标铁路在各个历史单位时间各自对应的多源观测数据分别作为各个历史单位时间各自对应的样本数据,并将FY‑3A卫星上MERSI成像仪的大气水汽总量PWV数据分别作为各个样本数据的标签;采用各个设有标签的样本数据训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FY‑3A卫星上MERSI成像仪的大气水汽总量重构模型。本申请设计一种专门适用于FY‑3A卫星上MERSI成像仪的大气水汽总量重构模型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FY‑3A卫星上MERSI成像仪的大气水汽总量PWV数据的重构结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0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44711.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美皓 , 李樊 , 张晓栋 , 潘佩芬 , 封博卿 , 刘阳学 , 秦健 , 宾元岑 , 李聪旭 , 石磊 , 刘亿 , 朱攀峰 , 周子健 , 徐晓磊 , 孙慧 , 李雅兵 , 崔梦真 , 李宗洋 , 纪飞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质量监测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位置服务原始数据;对所述地基服务原始数据进行地基服务质量评估,获取地基服务质量评估结果,并对所述星基服务原始数据进行星基服务质量评估,获取星基服务质量评估结果;基于所述地基服务质量评估结果和所述星基服务质量评估结果,确定位置服务质量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质量监测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位置服务原始数据进行地基服务质量评估和星基服务质量评估,可以得到位置服务质量结果,从而满足铁路线性带状区域高精度位置服务实时评估监测的需求,提高用户终端接收高精度位置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23536.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同军 , 李平 , 刘亿 , 李樊 , 谭立刚 , 张晓栋 , 邵赛 , 封博卿 , 徐晓磊 , 潘佩芬 , 张红亮 , 李聪旭 , 王志强 , 潘烨 , 李瑞 , 李宗洋 , 杨美皓 , 杨梦雪 , 杨柳 , 栾中 , 朱宇豪 , 李雅兵 , 张志国 , 陈万春 , 王胜泉 , 常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的铁路基础设施形变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以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的时间轴为主线的形变监测数据,和以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的要素面为主线的铁路外部环境数据和铁路业务数据;基于所述形变监测数据、所述铁路外部环境数据和所述铁路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确定铁路基础设施形变评估等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的铁路基础设施形变评估方法,通过融合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在构建评估指标时综合铁路外部环境数据、建造运营阶段等业务数据,使纯理论的数据分析与铁路业务深度融合,分析评估结果更精准,能够为铁路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更加专业的辅助决策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21446302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2758962.0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纪飞 , 秦健 , 张晓栋 , 封博卿 , 张吉峰 , 王鹏海 , 贺晗 , 李翠杰 , 李洋 , 蔡剑锋 , 徐晓磊 , 杨美皓 , 李聪旭 , 刘文斌 , 白雪娇 , 朱攀峰 , 解辰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集装箱追踪装置,属于集装箱追踪技术领域,包括:电路板、定向陶瓷天线和多源供电模块;其中,定向陶瓷天线将自身接收卫星信号转发给电路板,电路板基于卫星信号确定集装箱定位位置,并将集装箱定位位置上报给集装箱管理平台;定向陶瓷天线的安装角度与水平面之间成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75°。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源供电模块对设备进行供电,可大幅提高设备续航时间,解决上报定位数据频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天线的安装角度与水平面之间成预设角度,使其能接收的卫星信号入射角度均没有入射角太小的情况,从而改善卫星信号的接收情况,两者结合提高集装箱的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