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9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66901.7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及使用方法。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包括:支撑框架;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远离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用于固定待安装立墙;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撑框架移动并锁定。使用方法是使用上述工装的使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轨道车辆的内端墙的安装完全依赖于手工安装,导致安装速度较慢,安装效果受人工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焊接工装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8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125992.5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工装,包括:支撑底座和至少两个压紧件;至少两个压紧件中的两个对称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两端,支撑底座用于支撑待焊工件;压紧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开关、支臂和压紧部,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一端,支臂的第二端向支撑底座的另一端延伸,支臂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相连,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压紧部相连;第一开关与第一驱动件相连,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压紧部上下运动,以使压紧部在压紧和脱离待焊工件之间切换。本发明通过电动控制压紧部的上下运动,进而对待焊工件压紧与脱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用电动控制压紧部上下运动,提高了待焊工件固定位置的精确性。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智能制造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1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15909.2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智能制造设备,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横梁、底梁、支撑柱、驱动机构、顶升机构及下拉机构;底梁布置于支撑横梁上,支撑柱安装于底梁的两端,支撑柱上设有升降端和驱动端,多个支撑柱的高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递减;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梁上且与支撑柱连接,顶升机构安装于支撑横梁之间且与底梁的下端接触,下拉机构安装于支撑横梁上且与车体底架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车体智能制造设备,借助驱动机构、顶升机构及支撑柱上的升降端和驱动端使针对不同尺寸的车体进行装配时,该设备可以准确、快捷地进行X方向、Y方向、Z方向的调整,也实现了各种车体挠度的自动化预制。

    一种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94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66901.7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及使用方法。轨道车辆的安装工装,包括:支撑框架;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远离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用于固定待安装立墙;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撑框架移动并锁定。使用方法是使用上述工装的使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轨道车辆的内端墙的安装完全依赖于手工安装,导致安装速度较慢,安装效果受人工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搅拌摩擦焊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53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88843.8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摩擦焊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纵梁;正装支撑板和反装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纵梁的两个侧面;纵梁转动装置,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纵梁转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纵梁转动使得所述正装支撑板或所述反装支撑板朝上;其中,所述正装支撑板用于支撑两个待焊接的弧形型材的内凹曲面的边缘,所述反装内支撑板用于支撑待焊接的弧形型材的外凸曲面的边缘。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弧形型材的搅拌摩擦焊焊接,需要两套专用的搅拌摩擦焊装置的技术问题。

    焊接工装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88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25992.5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工装,包括:支撑底座和至少两个压紧件;至少两个压紧件中的两个对称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两端,支撑底座用于支撑待焊工件;压紧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开关、支臂和压紧部,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一端,支臂的第二端向支撑底座的另一端延伸,支臂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相连,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压紧部相连;第一开关与第一驱动件相连,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压紧部上下运动,以使压紧部在压紧和脱离待焊工件之间切换。本发明通过电动控制压紧部的上下运动,进而对待焊工件压紧与脱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用电动控制压紧部上下运动,提高了待焊工件固定位置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