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57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170113.X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螺旋式轨道列车吸能防爬装置,包括防爬架和推进装置,防爬架包括硬质连接座,且硬质连接座上交错设置有用于防爬的插接凸起和插接槽。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螺旋式轨道列车吸能防爬装置,列车在碰撞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防爬架实现了列车碰撞时的防爬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外侧第二环形切割刀对外侧主凸起的切割作用、内侧环形切割刀对螺旋配合凸起的切割作用、破碎钻头对吸能柱的挤压破碎作用以及通过挤压座和内螺旋槽对吸能柱被破碎后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挤压排除的挤出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列车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吸能,从而来解决现有防爬装置吸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降低列车碰撞事故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80620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94474.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碰撞吸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螺纹式吸能防爬装置,防爬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折叠外壳,副吸能杆的外侧圆周阵列设置有多组连管,连管的中间设置有折叠管,圆周阵列分布的连管之间通过连接环管连通,连管的端部设置有接口,接口连接注入发泡材料的料泵,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现有吸能防爬装置进行改进,利用连管和折叠管的配合,从而包裹发泡材料,当安装完成后,利用发泡材料的填充,使得整体碰撞延伸,折叠外壳延伸,从而使得用以吸能的切削环和外螺纹抵在切削刀上,避免出现缓冲间隙,造成碰撞后的加速,及时的进行缓冲、吸能,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缓冲吸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62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4474.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碰撞吸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螺纹式吸能防爬装置,防爬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折叠外壳,副吸能杆的外侧圆周阵列设置有多组连管,连管的中间设置有折叠管,圆周阵列分布的连管之间通过连接环管连通,连管的端部设置有接口,接口连接注入发泡材料的料泵,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现有吸能防爬装置进行改进,利用连管和折叠管的配合,从而包裹发泡材料,当安装完成后,利用发泡材料的填充,使得整体碰撞延伸,折叠外壳延伸,从而使得用以吸能的切削环和外螺纹抵在切削刀上,避免出现缓冲间隙,造成碰撞后的加速,及时的进行缓冲、吸能,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缓冲吸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70113.X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螺旋式轨道列车吸能防爬装置,包括防爬架和推进装置,防爬架包括硬质连接座,且硬质连接座上交错设置有用于防爬的插接凸起和插接槽。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螺旋式轨道列车吸能防爬装置,列车在碰撞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防爬架实现了列车碰撞时的防爬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外侧第二环形切割刀对外侧主凸起的切割作用、内侧环形切割刀对螺旋配合凸起的切割作用、破碎钻头对吸能柱的挤压破碎作用以及通过挤压座和内螺旋槽对吸能柱被破碎后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挤压排除的挤出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列车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吸能,从而来解决现有防爬装置吸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降低列车碰撞事故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422482.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20/40 , G06V20/52 , G06V10/40 , G06V10/62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6 , H04N7/18 , G08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尺度视觉的站内异常行为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与融合模块、行为识别模块和报警模块组成;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模块,用于负责从监控摄像头或其他图像获取设备中采集铁路站内的视频数据,包括数模转换器、图像采集卡、数据传输接口组件,用于将实时场景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尺度视觉的站内异常行为识别系统及方法,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对复杂场景下多类别异常行为的识别精度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实现了从大范围异常行为到小范围异常行为的精准识别,为铁路站内安全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82978.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实验模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列车碰撞模拟模型设备及其展示系统,急停组件包括下架和侧框,下架的上端固定在列车模型的下端,下架的中间段沿贯穿长槽竖直延伸至上展示台的下端,下架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侧框,侧框中设置有固定安装的齿环,所述齿环的上端正对齿板,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现有的列车模型下端设置一对带有齿环的侧框,当列车模型与模拟墙碰撞产生惯性冲击后,列车模型前端变形并降速,导致列车中后端翘起,使得齿环卡接在齿板上,达到充分卡接限位的目的,避免由于摩擦造成变形拉扯,同时在较强的惯性冲击下,变形的时下端的齿环,不会造成列车模型的损伤,从而达到防止列车模型脱落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06088.1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393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列车轻智夹层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方法,涉及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目前列车轻量化以及智能化结构健康监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利用新型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于FDM的3D打印技术实现一体化成型夹层结构取代车体原有铝合金结构,实现了一体化制造,相较于列车现有夹层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成型更稳固;在轻量化方面较现有的夹层结构能减重33%,在智能化方面能够实现车体结构的承载和损伤的在线实时监测,较现有的离线检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实现了对列车安全性能的提升。此外,3D打印的一体化成型的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列车车体各个结构的应力集中,提高相应结构的寿命,节约列车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4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0842.8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材料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负泊松比结构、增材制造方法、3D打印机及应用,各向同性的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由多个基础单元体阵列而得。单元体设置有一镂空内凹体和六连接桥;镂空内凹体的八个顶点在三个方向上分别呈现出三角形承接台的形状,六个内凹面中部呈现出方形承接台形状;六个连接桥一端与内凹面中部的方形承接台相连,另一端向镂空内凹体外部伸出。本发明的具有各向高度同性的三维负泊松比结构在各向都高度对称,不会因为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出力学性能的差异,具有各向高度同性和良好的多工况抗侵彻性的特点,并且在各个方向上都能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9231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78031.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预浸料的裁剪装置及裁剪方法,裁剪装置包括:基座;摇杆,摇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基座上;裁剪系统,裁剪系统安装在摇杆上;第一调向系统,第一调向系统安装在基座上且与摇杆相连接,以调节和显示摇杆相对于基座的偏转角度。该复合材料预浸料的裁剪装置及裁剪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准确地将裁剪刀调整至所需纤维角度方向,确保纤维裁剪角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裁剪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