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总热学参数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913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071015.2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总热学参数的辨识方法,是一种基于集总热学等效电路和特殊信号激励的结合数学算法的电池集总热学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池热学等效电路模拟电池的温升,通过温度变化实验得到该环境下的热学时间常数,根据不同温度下的阻抗建立阻抗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施加单一频率与幅值的正弦交流电流确保电池热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根据电池温升模型和阻抗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计算电池在特殊激励下的温度变化,经过搜索迭代算法逼近实际测试的电池温度,从而辨识得到电池比热容和热阻。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测试设备,如绝热量热仪、等温量热仪等昂贵的热学测试设备;并具有辨识锂离子电池热学参数简单可靠和工程易于实现等优点。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611078600.5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重量权重因子(α)和充电能量权重因子(Q);以列车的牵引工况信息、α、Q、和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各储能元件参数为输入量,代入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需求、充电功率需求和放电功率需求的每一个边界条件中,分别输出一个车载混合储能系统总重量的边界值,记录三个边界值中最大值作为本次α和Q分配下实际需要配置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总重量;通过优化计算调节α和Q的大小获得最佳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在满足列车牵引需求的同时,以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重量作为优化目标,通过优化计算制定出不同类型储能元件耦合的优化容量配置方案,为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EIS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0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070664.0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EIS快速测量方法,是一种基于方波电流激励和傅里叶变换的EIS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特性选择方波激励频率,确定锂离子电池处于合适的极化电压幅值范围,并根据此范围选取正弦交流电流幅值;对锂离子电池施加选定的频率点及特定幅值的方波电流,对采样得到的方波电流和响应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特定频率点的阻抗;基于响应电压的傅里叶分解的频谱幅值和阻抗变化规律筛选特定频率的阻抗,进而组成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即EIS。该EIS快速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描述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特性,得到准确的锂离子电池EIS;具有锂离子电池EIS测试速度快、测试时间短和工程易于实现等效果。

    一种考虑时频域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分数阶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7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097137.5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频域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分数阶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锂离子电池的分数阶等效电路拓扑;S2、进行多个倍率下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得到分数阶等效电路的极化内阻随着倍率变化的规律,即锂离子电池分数阶等效电路参数在频域下的特性;S3、基于时域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多个倍率的分数阶等效电路参数辨识,与步骤S2得到的极化内阻随着倍率变化的规律进行比对,找到时域下分数阶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所需的时间尺度;S4、根据步骤S3所述的时间尺度下的极化内阻随倍率变化的规律,建立锂离子电池的分数阶模型。本发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电压仿真精度并且适用于多个电流倍率下的电池仿真。

    一种基于能量对锂电池健康状态的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2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089051.8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对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的方法。包括:S1:基于能量对SOH进行定义;S2:对电池样本进行全区间SOC充放电循环测试;S3:根据单次释放的能量,得到可用能量随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计算累计剩余能量,由定义算得SOH作为基准值;S4:线性曲线中的ENK’用原真实曲线实际值ENK进行替代,结合相似三角形原理找到能量与SOH的关系式;S5:在原线性曲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找到可使(E‑E’)的误差达到局部极小值的新曲线,在已知部分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插值法确定不同可用能量的N值,由N值对应原能量ENK,线性曲线向上平移获得新曲线;S6:调整后的曲线带入能量与SOH关系式求得SO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42762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11076224.6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组模块、超级电容组模块和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包括牵引变流器;该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是在传统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上增加接触器S1、S2、S3、S4、S5和滤波电感L。在列车运行时,超级电容组模块通过牵引变流器为列车提供动力;在列车进站停车时,牵引变流器通过闭合、断开不同的接触器重构为直流‑直流变换器,并通过该变流器将能量从锂离子电池组模块传导至超级电容组模块,为下一站车辆运行所需的能量进行充电。所述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直流‑直流变换器,降低了整体系统的造价、空间成本和复杂度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