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0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23601.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套轨铁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盘内窄轨共用轨转换式套轨转车盘系统,包括转车盘,还包括由所述转车盘内接入端延伸至所述转车盘外的三条轨道,三条轨道沿同一方向依次间隔布设,外侧的两条轨道为宽轨轨距,内侧的一条轨道为窄轨,所述转车盘内具有供铁路机车旋转180度的环形轨道,且所述转车盘内线路两端之间具有一组两个窄轨共用轨转换道岔。本发明采用盘内共用轨道转换式铁路套轨转车盘系统,代替传统的铁路套轨三角线实现宽轨和窄轨两种轨距铁路机车转头作业,一个铁路三角线一般占地约1.6万㎡,铺套轨约900m,铺套轨道岔4组,而本专利平移式轨道转车盘占地仅1670㎡,铺套轨仅100m,转换道岔一组,占用土地仅为铁路三角线的10.4%,投资仅为铁路三角线的30%。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81734.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铁水联运车船直取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包括岸桥,所述岸桥上设置有横向悬臂,所述悬臂包括前悬臂和后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沿悬臂长度方向往返于前悬臂和后悬臂移动的岸桥小车,所述岸桥小车上连接有用于起吊或下放集装箱的岸桥吊具,所述前悬臂位于码头前沿的海侧泊位上方,待起吊的集装箱位于所述海侧泊位的集装箱船舶上,所述后悬臂位于铁路轨道上方,所述铁路轨道处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岸桥吊具下放的集装箱并将所述集装箱运输到铁路车辆上的装卸系统,所述岸桥吊具用于从前悬臂下方的集装箱船舶上吊起所述集装箱,将集装箱移动到后悬臂端并下放所述集装箱到后悬臂下方的装卸系统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84207.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铁水联运技术领域,为一种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立体装卸作业系统及方法,包括:集装箱运输船舶到达集装箱码头,岸桥接到作业命令将集装箱运输船舶的集装箱吊运至集卡装卸作业场;集卡车将集装箱搬运至垂直提升机作业处,垂直提升机将集装箱吊升至铁路装卸线上;门式起重机将集装箱抓取并转移至铁路车辆上,铁路车辆沿着铁路装卸线运输出去。该方案适用于铁路装卸线接轨点高程远高于码头这一实际特殊地形条件,水平及垂直转运设备的高效配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从而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装卸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降低集装箱联运接驳转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889723.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1J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水联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水联运码头前沿转向设备,包括陆域轨道、码头栈桥轨道、用于陆域轨道和码头栈桥轨道的连通的转车盘,陆域轨道和码头栈桥轨道垂直设置,转车盘设于陆域轨道和码头栈桥轨道的交点处。还提供一种铁水联运码头前沿转向系统,包括陆域和码头栈桥,陆域轨道设于陆域中,码头栈桥轨道设于码头栈桥中,还包括上述的铁水联运码头前沿转向设备,转车盘安装在码头栈桥上。还提供一种铁水联运码头前沿转向方法,包括S1~S3三个步骤。本发明节省了连接曲线铁路线路,避免了连接曲线对码头岸线的破坏,避免了码头两端连接曲线的水中桥梁,也不存在水中桥梁的防撞问题以及水中桥梁影响通航和影响行洪、环保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23595.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用轨道转换式铁路套轨转车盘系统,包括转车盘,还包括由所述转车盘内延伸至所述转车盘外的四条轨道,四条轨道沿同一方向依次间隔布设,外侧的两条轨道均为宽轨,内侧的两条轨道均为窄轨,外侧的两条轨道和内侧的两条轨道连通,所述转车盘内具有供铁路机车旋转180度的环形轨道,且所述转车盘外具有共用轨转换道岔。本采用共用轨道转换式铁路套轨转车盘系统,代替传统的套轨铁路三角线实现两种不同轨距铁路机车在同一转车盘内转头作业。一个铁路三角线一般占地约1.6万㎡,铺套轨约900m,铺套轨道岔4组,而本专利共用轨道转换式轨道转车盘占地仅1670㎡,铺套轨仅100m,活动道岔一组,占用土地仅为铁路三角线的10.4%,投资仅为铁路三角线的30%。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888272.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十字”轨道转车盘、环形装卸线系统及作业方法,所述转车盘上设有垂直交叉的两条转车轨道且两条转车轨道的交叉点位于转车盘的旋转轴线上,其中一条转车轨道与陆域轨道连接且共线,另外一条转车轨道与码头栈桥装卸轨道连接且共线。本发明采用“十字”轨道转车盘,可使铁路车辆由陆域轨道垂直进入码头栈桥装卸轨道或铁路车辆由码头栈桥装卸轨道垂直进入陆域轨道,陆域轨道和栈桥轨道不需曲线连接,节省了连接曲线铁路线路,避免了连接曲线对码头岸线的破坏,避免了码头两端连接曲线的水中桥梁,也不存在水中桥梁的防撞问题以及水中桥梁影响通航和影响行洪、环保等问题;提高了铁路车辆经过转车盘实现垂直转向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1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1584207.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铁水联运技术领域,为一种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立体装卸作业系统及方法,包括:集装箱运输船舶到达集装箱码头,岸桥接到作业命令将集装箱运输船舶的集装箱吊运至集卡装卸作业场;集卡车将集装箱搬运至垂直提升机作业处,垂直提升机将集装箱吊升至铁路装卸线上;门式起重机将集装箱抓取并转移至铁路车辆上,铁路车辆沿着铁路装卸线运输出去。该方案适用于铁路装卸线接轨点高程远高于码头这一实际特殊地形条件,水平及垂直转运设备的高效配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从而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装卸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降低集装箱联运接驳转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55740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23219307.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铁水联运车船直取连续装卸作业系统,包括岸桥,所述岸桥上设置有横向悬臂,所述悬臂包括前悬臂和后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沿悬臂长度方向往返于前悬臂和后悬臂之间的岸桥小车,所述岸桥小车上连接有用于起吊或下放集装箱的岸桥吊具,所述前悬臂位于码头前沿的海侧泊位上方,待起吊的集装箱位于所述海侧泊位的集装箱船舶上,所述后悬臂位于铁路轨道上方,所述铁路轨道处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岸桥吊具下放的集装箱并将所述集装箱运输到铁路车辆上的装卸系统,所述岸桥吊具用于从前悬臂下方的集装箱船舶上吊起所述集装箱,将集装箱移动到后悬臂端并下放所述集装箱到后悬臂下方的装卸系统上。
-
公开(公告)号:CN21898663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196285.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1J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移式套轨铁路转车盘系统,包括转车盘,转车盘设于移车平台上;系统还包括由移车平台内延伸至移车平台外的三条第一轨道以及位于移车平台内的一条第二轨道,三条第一轨道沿同一方向依次间隔布设,外侧的两第一轨道均为宽轨,内侧的第一轨道为窄轨,第二轨道为窄轨,且第二轨道位于两条第一轨道和另外一条第一轨道之间;转车盘内具有供铁路机车旋转180度的环形轨道,移车平台在平台外三条第一轨道与移车平台内第一轨道相连位置为第一位置,移车平台外第一轨道与平台内第二轨道相连位置为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移式套轨铁路转车盘,代替传统的铁路三角线实现铁路机车转头作业,减少了占地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20745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23222008.2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铁水联运技术领域,为一种集装箱铁水联运车船直取立体装卸作业系统,包括:集装箱运输船舶到达集装箱码头,岸桥接到作业命令将集装箱运输船舶的集装箱吊运至集卡装卸作业场;集卡车将集装箱搬运至垂直提升机作业处,垂直提升机将集装箱吊升至铁路装卸线上;门式起重机将集装箱抓取并转移至铁路车辆上,铁路车辆沿着铁路装卸线运输出去。该方案适用于铁路装卸线接轨点高程远高于码头这一实际特殊地形条件,水平及垂直转运设备的高效配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从而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装卸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降低集装箱联运接驳转运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