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66507.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配电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三相MMC整流控制的柔性交流供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系统模型拟合效率低,系统波动或失稳风险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针对真实柔性交流供电系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采用多阶函数作为数学模型的形式表达式,在不同阶次下对数字模型的响应特性进行充分拟合,同时,未使用非线性项,减少了拟合计算量,提高了拟合效率;本发明针对不同输入下引发地超边界响应,通过偏微分方程地形式确定波动最大的子模块,可以确定在各种超边界响应事件下,与超边界事件关联性最大的子模块,在压制控制中,可以单独或主要对最大关联子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减小了对其他子模块的影响,降低了系统波动或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827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33375.8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止功率转换器阀组阀塔,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至少两层,每一层上均安装有至少两个阀组件,每个阀组件中装配有若干个阀组,每个阀组均连通至冷却水管,阀组包括断路器模块、整流模块、整流电容、逆变电容以及逆变模块,整流模块通过铜排与断路器模块连接,整流电容通过叠层母排与整流模块连接,整流电容输出端通过叠层母排与逆变电容连接,逆变电容通过叠层母排与逆变模块连接;其中,断路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逆变模块分别与安装架上的滑轨滑动连接,上下相邻层的阀组互呈180°布置。检修时,电容固定于独立架构上不需拆卸,阀组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均采用滑轮设计,便于对阀组中单个损坏的模块进行更换,提升检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6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58202.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云志 , 田宇 , 李笑倩 , 魏应冬 , 张迎宾 , 柴淑颖 , 张冬冬 , 杨焰鑫 , 张树卿 , 李伟瑞 , 赵立峰 , 李晓新 , 王磊 , 林紫昂 , 王栋 , 刘波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同相供电用多输出变压器器身及变压器,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其中同相供电用多输出变压器器身包括铁芯、一次侧绕组以及二次侧绕组,所述铁芯设置有两个芯柱,每个芯柱上均缠绕有至少两个所述一次侧绕组,所述二次侧绕组与所述一次侧绕组嵌套配合;所述变压器器身上的所有一次侧绕组均并联连接至同一输入端;所述二次侧绕组分别设置有单独的输出端;本装置能够实现同相供电必需的二次侧多绕组的输出功能,适用于并联多重化与级联H桥拓扑结构单相AC‑DC‑AC的大容量功率转换,整流侧通过多绕组输出变压器获得优良的电流谐波特性,逆变侧得到接近正弦波的多电平SPWM波形,获得优良的电压谐波特性和电压暂态调节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73698.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S1:在采用同相供电模式的牵引供电系统中,在同一个供电区间中的每个牵引变电所以及每个分区所中各设置一台故障测距装置;S2:将牵引变电所以及分区所内的故障测距装置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通信,用于获取相邻所的电量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解决了故障发生时因非故障侧电流为零而不能准确测距的问题;此方法试用于运营线路中的各种闭合网孔回路,通过对两侧数据的处理,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故障位置,满足运营中的铁路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66507.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配电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三相MMC整流控制的柔性交流供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系统模型拟合效率低,系统波动或失稳风险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针对真实柔性交流供电系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采用多阶函数作为数学模型的形式表达式,在不同阶次下对数字模型的响应特性进行充分拟合,同时,未使用非线性项,减少了拟合计算量,提高了拟合效率;本发明针对不同输入下引发地超边界响应,通过偏微分方程地形式确定波动最大的子模块,可以确定在各种超边界响应事件下,与超边界事件关联性最大的子模块,在压制控制中,可以单独或主要对最大关联子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减小了对其他子模块的影响,降低了系统波动或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73698.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S1:在采用同相供电模式的牵引供电系统中,在同一个供电区间中的每个牵引变电所以及每个分区所中各设置一台故障测距装置;S2:将牵引变电所以及分区所内的故障测距装置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通信,用于获取相邻所的电量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同相供电系统的双端电流比测距方法解决了故障发生时因非故障侧电流为零而不能准确测距的问题;此方法试用于运营线路中的各种闭合网孔回路,通过对两侧数据的处理,能快速准确计算出故障位置,满足运营中的铁路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5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3767.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镀覆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池电极电化学增强方法。本方法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电极结构,得到了石墨烯与硅的交替结构,由于石墨烯表面积巨大,与集流体和硅层的结合性更优,能够改善电极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并且由于石墨烯分子结构为三维中空结构,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能够吸收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硅层产生的循环应力变形,并且在制备多层结构时逐渐改变溅射功率,采用过渡梯度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缓解变形的同时能够避免层间开裂的趋势。在制备Si层时掺杂Cu,Cu原子在Si硅层内部引起晶格畸变,产生足够的位错、空位等缺陷,为后续变形提供了缓冲空间,并且进一步改善电极的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575832.2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段越区磁耦合机构。所述分段越区磁耦合机构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之间,即分段越区供电区域,设置一个补偿线圈。所述补偿线圈填补了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磁场低谷,进而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功率冲击的影响。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分段越区磁耦合机构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在动态行驶时的无线电能传输,可有效缓解在分段越区供电区域时发生的功率脉冲、效率降低、耦合失谐等问题,提升轨道交通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与效率,能满足千瓦级大功率轨道交通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17994.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大功率无线传能设备多机协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多系统并联时在耦合系数宽范围变化及系统谐振参数偏移下的功率均衡问题。本发明包括:在S‑S型WPT系统的工作周期中发射端线圈电流正半周期谐振至零时,插入断续时间;在S‑S型WPT系统的工作周期中发射端线圈电流负半周期谐振至零时,插入断续时间;调节各WPT系统单元的所述断续时间的长短与工作周期的比例,实现耦合系数变化、谐振参数偏移下的多通道功率均衡。本发明提出各模块基于定宽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无需接收端通过级联DC/DC进行输出调节,实现了对多通道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正对和偏移情况下的输出控制以及功率自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545782.1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牵引供电与电力输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平衡变压器和MMC的贯通式柔性牵引供电装置,包括:第一Scott变压器及第二Scott变压器,其原边的第一至第三端口均分别与公共电网相连,MMC的整流侧分别与第一Scott变压器第一副边和第二副边的正极端口、第二Scott变压器第一副边和第二副边的负极端口相连,其逆变侧与接触网相连,用于在第一Scott变压器和第二Scott变压器均无故障时,调整MMC与第二Scott变压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由第一Scott变压器和/或第二Scott变压器供电。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的供电存在电分相且易造成电能质量等问题,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