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72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719131.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央空调水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调水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及方法及空调水系统,包括流量计组、温度传感器组以及数据采集与计算模块。分别采集供水总管的总流量、总供水温度、总回水温度及各回水支管的温度,根据逐时空调水系统流量、能量守恒方程组计算得到与回水支管组对应的供水支管组流量。该方案无需在分水器及集水器处额外加装流量传感器,即可获得各支路的水流量,监测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为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给出量化的参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实施的优点,可用于已实施项目的空调水系统中,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上的优势。在车站冷水机房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910300457.7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涛 , 沈学军 , 张扬 , 黄伟 , 贠毓 , 李瑞 , 王明文 , 罗容华 , 吴立桥 , 胡清华 , 宋黎力 , 周海春 , 安晓晓 , 孙智 , 韩东升 , 夏斌 , 刘少朋
IPC: E02D29/045 , E04F17/04 , E0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地下车站风井和消防疏散楼梯间合建结构,其中:地铁地下车站风井包括新风井,该新风井和消防疏散楼梯间相邻设置,且新风井包括两个呈L形的两个部分即新风井高风亭和新风井夹层,两者横向相互贯通,新风井夹层和消防疏散楼梯间位于新风井高风亭的同一侧面,新风井夹层位于消防疏散楼梯间的正上方,消防疏散楼梯间开设出入口与地面连接;消防疏散楼梯间与新风井高风亭共用部分竖墙面,消防疏散楼梯间的顶板作为新风井夹层的底板;新风井的顶板封闭,采用侧面出风,至少在新风井夹层的侧面设置侧出风口。本发明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车站风井和消防疏散楼梯间出地面的周边用地紧张、限制因素较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256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03333.X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2/00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3/3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间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管换热器,包括用于吸收室内热量的蒸发段和用于释放热量的冷凝段;容纳箱,罩设于冷凝段的外部;热回收组件,与容纳箱连通以带走冷凝段产生的热量;热回收组件包括水泵和与水泵连通的第一换热器,水泵与容纳箱通过水管连通以使水流流经冷凝段并将热量带走,第一换热器与容纳箱连通以使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器;热利用组件,与热回收组件进行热交换以利用热回收组件带来的热量。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相比用风机直接将热量排至室外减少了能耗,且将热量重新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采用水流与热管换热器换热,管道尺寸小,方便布管;水流的换热系数远大于空气的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55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85786.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列车站台及其排烟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排热风机对站台公共区进行排烟,不需要增设专门用于排烟的排烟风机。由于排烟风道位于轨行区的顶部,当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通过切换单元将站台公共区、排烟风道的内腔以及风室的内腔连通,通过切换单元将风室的内腔和排热风道的内腔截止,并启动风机对站台公共区排烟。站台公共区的烟气不需要经过屏蔽门,站台公共区的屏蔽门不需要开启,避免了疏散人员掉落轨行区的风险。排烟风道位于轨行区的顶部,排烟风道的布置不需要占用站台公共区的空间,不会由于排烟风道的布置而增加站台层的层高,也就不会增加土建规模和管线综合的布置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40759.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2C3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消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水消防环管循环防冻系统,包括原消防管道,还包括增设于所述原消防管道的易冻结段处并与所述易冻结段连通的旁通支管,为所述旁通支管内提供防冻水源的供给装置,以及控制所述旁通支管与所述易冻结段的通断的水阀组件,所述旁通支管与所述易冻结段形成循环流路。还提供一种地铁水消防环管循环防冻方法,包括S1-S4四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增设旁通支管可以不改变地铁消防采用湿式系统,也不改变消防管路成环网的特性,因此不影响地铁消火栓系统正常工作和可靠性,而且也节省了成本、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1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44132.4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00 , F24F1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风机盘管的弧形柱处贴附射流送风装置,包括:风机盘管、风管、弧形静压箱,弧形静压箱布置在建筑物的弧形柱上部;弧形可调条缝型出风口包括平动调节装置和转动调节装置,平动调节装置安装于弧形静压箱的壳体底部、并可沿壳体底部表面平移滑动;转动调节装置连接于平动调节装置的一端,并绕连接端可旋转;平动调节装置的平动和/或转动调节装置的转动可控制弧形可调条缝型出风口的风速大小及方向,以实现贴附射流送风。该送风装置通过送风口结构的创新设计,自身内部的配合即可实现0°~180°范围内的风向风速调节以及多种贴附射流送风方式变换,应用场景广泛、自适应能力强、经济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0140.1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6 , F24F11/30 , F24F11/77 , F24F11/83 , F24F11/84 , F24F11/89 , F24F13/30 ,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及空调通风控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一体化空调末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末端腔体,所述的末端腔体上设置有与一体化空调连通的回风口和出风口,末端腔体内位于回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位置安装有盘管,盘管和出风口之间的末端腔体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的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末端腔体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上安装有可变频的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调节盘管内的流通水量。水泵启停与阀门开关联动控制,降低了水泵受损害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显著的经济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93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54378.9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包括排风道和新风道,排风道和新风道分别通过事故风机阀门一和事故风机阀门二连通事故风道,事故风道内设有事故风机,事故风道分别通过隧道阀门一和隧道阀门二与隧道一和隧道二连通,事故风道上方设有排风总管和新风总管,排风总管两端连通排风道和回排风机,新风总管两端连通新风道和组合式空调器,排风总管上设有排风阀门,新风总管上设有新风阀门,组合式空调器和回排风机与车站站厅公共区之间分别通过阀门一和阀门二连通。该发明取消传统的活塞风道,将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空调系统的风道集合在一起,减小建筑面积,且事故风机和车站空调系统设备分设,简化控制系统,减小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0344635.1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机盘管的矩形柱处贴附送风装置,包括:风机盘管、风管、静压箱,静压箱布置在建筑物的矩形柱上部;可调条缝型出风口包括平动调节装置和转动调节装置,平动调节装置安装于静压箱的壳体底部、并可沿壳体底部表面平移滑动;转动调节装置连接于平动调节装置的一端,并绕连接端可旋转;平动调节装置的平动和/或转动调节装置的转动可控制可调条缝型出风口的风速大小及方向,以实现贴附射流送风。该送风装置通过送风口结构的创新设计,自身内部的配合即可实现0°~180°范围内的风向风速调节以及多种贴附射流送风方式变换,应用场景广泛、自适应能力强、经济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709076.5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车站轨行区(1)上部的多个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下半部分设于地面以下,其底部设有排风口(3),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顶部设有常闭电动排风口(5),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上半部分两侧壁上设有常开排风口(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方法。本发明的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减小了地面风亭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同时由于省去了车站排热风机及机房的设置,进而降低了工程的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