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7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4115.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立式车库火灾监测及灭火一体化消防系统,包括:车库本体,车库本体为圆柱状,其中部为升降区;圆形轨道,设置在车库本体的每层车库内壁上;烟雾传感器,安装在圆形轨道上,能够沿着圆形轨道移动;电流传感器,安装在每层车库的控制柜内;火灾监控设备,安装在每层车库中,接收并处理来自烟雾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实时分析判断火灾风险;灭火装置,位于每层车库中,针对火源进行灭火介质喷射;中央监控平台,连接车库本体各层的火灾监控设备,基于火灾监控数据控制灭火装置。本发明通过集成可移动的烟雾传感器和自动化灭火装置,实现对火灾的实时监测、准确定位和迅速灭火,从而大幅提高车库的安全性和消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60233.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免轨顶风道的一体式排风排烟系统,包括设置在车站两端的排热风机、站厅层公共区排烟风管、站台层排烟风管,排热风机与站厅层公共区排烟风管、站台层排烟风管连接,站厅层公共区排烟风管负担站厅层公共区火灾时排烟,站台层排烟风管设置在站台层公共区,站台层排烟风管上设置站台层公共区排烟支管、左线轨行区排烟兼排热风管支管和右线轨行区排烟兼排热风管支管,站台层排烟风管负担站台层公共区的排烟、左线轨行区及右线轨行区的排热及火灾时排烟。本发明将站厅层和站台层公共区排烟系统、轨行区排风排烟系统整合为一套一体式排风排烟系统,无须在车站轨行区设置土建轨顶风道,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排热和排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68575.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隧道火灾顶棚烟气质量流率测量装置,包括隧道模型、火源移动单元、火源模拟单元和烟气采集测量单元;火源移动单元包括底部导片、抬升机构和顶部置物板,底部导片与隧道模型底部滑轨连接,可沿滑轨纵向移动;抬升机构设于底部导片与顶部置物板之间;火源模拟单元与顶部置物板上方的滑轨连接,可沿滑轨横向移动;烟气采集测量单元包括集烟罩、可折叠顶板、烟气采集管道,隧道模型顶部开孔装有集烟罩,集烟罩上方与烟气采集管道相连,下方设有可折叠顶板。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纵向风速、火源面高度、火源横向位置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运动情况,并测量顶板处烟气质量流率,为实际隧道火灾特征参数模型的标定提供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9740.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4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铁隧道通风系统运行模式的可靠性建模及RAM指标分配方法。通过分析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结构,建立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可靠性模型,可高效确认地铁隧道通风系统运维过程中的主要薄弱环节;采用RAM指标分配方法,得到系统及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及可靠度等关键RAM指标;通过反馈故障数据,针对薄弱环节制定运维计划及方案,改善故障数据,从而得到系统及设备的最佳RAM指标。该方法充分考虑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的结构和运营模式,同时结合经济性,得出了最优系统及设备的RAM指标,方法可操作性性强,经济价值高,可大大提升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及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835926.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接力式隧道超长安全通道防烟疏散方法,S1: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监测到车行道发火灾后向FAS系统报警,FAS系统发出指令,开启工作井内的加压风机将工作井内的新鲜空气送入安全通道内;S2:通过余压阀调节,维持安全通道内正压值,以火灾点附近的防火门为中心50~500米范围内的双向接力射流风机开启喷射高速气流,诱导通道两端的新鲜空气由工作井沿着隧道纵向接力输送至火灾点附近的防火门;S3:被困人员通过火灾点附近的疏散口进入滑梯间/楼梯间,并通过防护门进入安全通道向隧道两端的工作井逃生。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通道内接力送风至通道内任何地方,有效保证了隧道中部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2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95718.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防火防淹卷帘门,用于地下建筑通道,包括箱体、卷帘组件、监测组件、升降电机和控制器,卷帘组件包括转轴和金属卷帘,转轴可绕其轴线相对箱体活动,金属卷帘的第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其第二端在转轴转动时可靠近或远离转轴,以使得金属卷帘具有收卷状态和伸展状态;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位和火情并生成监测信号;升降电机与转轴驱动连接;控制器用以根据监测信号控制升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得金属卷帘在收卷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在监测到发生水灾或火灾时,控制器及时控制升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金属卷帘处于伸展状态,实现有效挡水、防火、防烟,并具有响应及时、运行可靠、安装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827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08978.2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若干空气净化模块机、用于控制空气净化模块机工作的控制柜以及用于清洁空气净化模块机的清洁模块,控制柜控制清洁模块工作以对空气净化模块进行清洁。还提供一种隧道空气净化方法。本发明在车行隧道内空气内颗粒物浓度超标时,风机打开,风机段驱动隧道内空气通过空气净化模块,车行隧道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粗效过滤段、中高效除尘段、风机段。当空气净化装置入口处检测仪检测到隧道内颗粒物浓度达到要求时,风机关闭,停止空气净化模式。当净化过程中,检测到净化模块的前后压差大于终阻时,该装置自动关闭净化模式,开启清洁模式,对过滤段进行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1255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85786.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列车站台及其排烟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排热风机对站台公共区进行排烟,不需要增设专门用于排烟的排烟风机。由于排烟风道位于轨行区的顶部,当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通过切换单元将站台公共区、排烟风道的内腔以及风室的内腔连通,通过切换单元将风室的内腔和排热风道的内腔截止,并启动风机对站台公共区排烟。站台公共区的烟气不需要经过屏蔽门,站台公共区的屏蔽门不需要开启,避免了疏散人员掉落轨行区的风险。排烟风道位于轨行区的顶部,排烟风道的布置不需要占用站台公共区的空间,不会由于排烟风道的布置而增加站台层的层高,也就不会增加土建规模和管线综合的布置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40759.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2C3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消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水消防环管循环防冻系统,包括原消防管道,还包括增设于所述原消防管道的易冻结段处并与所述易冻结段连通的旁通支管,为所述旁通支管内提供防冻水源的供给装置,以及控制所述旁通支管与所述易冻结段的通断的水阀组件,所述旁通支管与所述易冻结段形成循环流路。还提供一种地铁水消防环管循环防冻方法,包括S1-S4四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增设旁通支管可以不改变地铁消防采用湿式系统,也不改变消防管路成环网的特性,因此不影响地铁消火栓系统正常工作和可靠性,而且也节省了成本、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16539.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7/04 , E05F15/60 , E06B9/00 , E06B200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所述防淹挡板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本发明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然后再利用电动推杆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