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72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907499.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航 , 袁延荣 , 李瑾 , 潘明健 , 邱长泉 , 郑昭虎 , 陈燕扬 , 任亮 , 李少伟 , 张晋 , 施睿 , 叶威 , 孔凡玲 , 刘玥良 , 刘箭言 , 杨亮 , 张伯炜 , 秦永强 , 杨志涛 , 贺梦尧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主动膨胀落球装置弹出的高可靠分离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电池、控制器和分离开关;分离开关用于敏感整流罩的分离状态;控制器敏感运载器起飞后运载器的轴向飞行过载,在过载电压高过额定阈值后,生成过载信号,对过载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解保控制指令;控制器接收到分离开关输出的分离信号,对分离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引爆控制指令。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地面测试阶段仅通过手持无线测试终端即可完成整个测发流程,降低了测试场地需求,有效提高了测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6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8912.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分布式无线传感测量网络及方法,无线传感网络包括N个中心节点,多个子节点,多个传感单元;N个中心节点分为一个主节点和N‑1个备份节点;单个子节点连接位置相邻的传感单元,子节点之间互为中继接收主节点的同步数据包并回传测量数据。采用冗余中心节点的分层网络架构与分时中继的转发策略,实现了无线传感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相比星型网络架构下的单点传输模式,在满足严格时间同步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向数据传输的备份通道。基于分级休眠理念,设计了具备三档休眠切换与快速唤醒的低功耗传感机制,相比现有单一休眠模式设计,在保障传输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无线传感功耗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9747.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娟娟 , 王晓东 , 汪雷 , 肖振 , 潘明健 , 薛志超 , 闫海建 , 栾叶君 , 崔同锴 , 兰敬辉 , 张晨 , 王琳 , 孙建 , 赵佳媚 , 任亮 , 李亮 , 李丹
IPC: B64G1/22
Abstract: 针对在轨飞行航天器电气系统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在轨飞行的航天电子综合通用处理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通用处理模块、接口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为系统管理模块、通用处理模块以及接口控制模块提供模块供电需求的功率供给;系统管理模块实现蓝图存储、配置管理、任务部署、调度和故障管理;通用处理模块实现数据解算、数据转换和任务处理,内部的应用配置由系统管理模块根据任务下发;通用处理模块通过接口控制模块接收和输出数据;接口控制模块接收内部以及外部数据,完成通用综合处理器内外部通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23697.5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任亮 , 苏汉生 , 肖振 , 蒋海 , 李彬 , 艾炜 , 施睿 , 袁延荣 , 郭心怡 , 孙冬雪 , 邱长泉 , 叶威 , 李瑾 , 刘箭言 , 高檗 , 潘明健 , 刘涛 , 韩天宇 , 张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环境下的数据自毁方法,步骤包括:存储器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存储飞行数据,将数据依次存储在Flash芯片的多个存储单元中;当存储器收到外部传输的两路冗余自毁信号时,当存储器判别至少一路自毁信号有效,存储器开始执行数据自毁;单个Flash芯片包括两个独立的CE信号,为CE1信号和CE2信号,CE1信号和CE2信号各对应两个逻辑单元LUN1和LUN2,每个逻辑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单元;物理擦除时,同时对CE1信号和CE2信号各自的逻辑单元LUN1进行并行擦除。本发明采用两路冗余接收的方式,提高了自毁指令接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31236.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苏汉生 , 任亮 , 阎君 , 朱广生 , 肖振 , 李彬 , 徐玮 , 艾炜 , 陈勇 , 张伯炜 , 杨亮 , 张晋 , 杨志涛 , 张明振 , 潘宇 , 秦永强 , 张发聪 , 薛志超 , 姚承照 , 李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的码率自适应调整通信方法,变更共有三种方式:指令变更、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其中指令变更速率为主方式,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为辅助方式。指令变更方式通过天基链路或地基链路执行,变更指令中包含变更时间、覆盖时长等参数,飞行器测控系统根据变更指令自动计算并实施码率变更。在指令变更失效时,飞行器测控系统按照事先装订的变帧门限实施地理位置变更或时间备保变更。本发明针对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不同区域测控保障能力的局限性和难点,实现了飞行器遥测传输码速率实时动态变更,解决了不同飞行状态下飞行器可靠测控通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07499.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航 , 袁延荣 , 李瑾 , 潘明健 , 邱长泉 , 郑昭虎 , 陈燕扬 , 任亮 , 李少伟 , 张晋 , 施睿 , 叶威 , 孔凡玲 , 刘玥良 , 刘箭言 , 杨亮 , 张伯炜 , 秦永强 , 杨志涛 , 贺梦尧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主动膨胀落球装置弹出的高可靠分离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电池、控制器和分离开关;分离开关用于敏感整流罩的分离状态;控制器敏感运载器起飞后运载器的轴向飞行过载,在过载电压高过额定阈值后,生成过载信号,对过载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解保控制指令;控制器接收到分离开关输出的分离信号,对分离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引爆控制指令。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地面测试阶段仅通过手持无线测试终端即可完成整个测发流程,降低了测试场地需求,有效提高了测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02686.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崔同锴 , 曹娟娟 , 孙建 , 潘明建 , 张志强 , 汪雷 , 肖振 , 方建平 , 吴晓蕊 , 闫志强 , 贺峥光 , 苏汉生 , 任亮 , 姜欢 , 李亮 , 孙石杰 , 任晶志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一种全复合材料飞行器电磁兼容数字化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全复合材料飞行器电磁兼容数字化模型分为全复合材料飞行器屏蔽效能模型和飞行器舱内电磁干扰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复合材料界面的反射损耗模型、复合材料内的传输损耗模型、飞行器几何模型,建立全复合材料飞行器屏蔽效能模型;利用器上辐射源设备参数化模型、器上敏感设备参数化模型、器上敏感设备接受到所有辐射源设备的干扰功率矩阵,建立飞行器舱内电磁干扰关联关系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及导电特性、飞行器几何尺寸、器上设备布局及关联关系以及舱内外电磁环境,是进行全飞行器电磁兼容量化设计评估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1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42190.9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测量空气流速及空气中颗粒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两个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穿过同一通道内的空气中颗粒物,分别获得两个激光粒子计数器的输出函数;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两个激光粒子计数器的输出函数,建立互相关函数,寻峰得到空气中颗粒物运动的延时估计值;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延时估计值,计算步骤一中通道内的风速;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风速,计算步骤一中通道内单位体积的空气颗粒物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302686.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崔同锴 , 曹娟娟 , 孙建 , 潘明建 , 张志强 , 汪雷 , 肖振 , 方建平 , 吴晓蕊 , 闫志强 , 贺峥光 , 苏汉生 , 任亮 , 姜欢 , 李亮 , 孙石杰 , 任晶志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一种全复合材料飞行器电磁兼容数字化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全复合材料飞行器电磁兼容数字化模型分为全复合材料飞行器屏蔽效能模型和飞行器舱内电磁干扰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复合材料界面的反射损耗模型、复合材料内的传输损耗模型、飞行器几何模型,建立全复合材料飞行器屏蔽效能模型;利用器上辐射源设备参数化模型、器上敏感设备参数化模型、器上敏感设备接受到所有辐射源设备的干扰功率矩阵,建立飞行器舱内电磁干扰关联关系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及导电特性、飞行器几何尺寸、器上设备布局及关联关系以及舱内外电磁环境,是进行全飞行器电磁兼容量化设计评估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331236.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苏汉生 , 任亮 , 阎君 , 朱广生 , 肖振 , 李彬 , 徐玮 , 艾炜 , 陈勇 , 张伯炜 , 杨亮 , 张晋 , 杨志涛 , 张明振 , 潘宇 , 秦永强 , 张发聪 , 薛志超 , 姚承照 , 李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的码率自适应调整通信方法,变更共有三种方式:指令变更、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其中指令变更速率为主方式,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为辅助方式。指令变更方式通过天基链路或地基链路执行,变更指令中包含变更时间、覆盖时长等参数,飞行器测控系统根据变更指令自动计算并实施码率变更。在指令变更失效时,飞行器测控系统按照事先装订的变帧门限实施地理位置变更或时间备保变更。本发明针对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不同区域测控保障能力的局限性和难点,实现了飞行器遥测传输码速率实时动态变更,解决了不同飞行状态下飞行器可靠测控通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