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19370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037759.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桩板式道路连接结构,包括:管桩和路基接头;路基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芯柱和阻尼部;芯柱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平行设置,芯柱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一连接部的中心点和第二连接部的中心点的连线;阻尼部套设在芯柱外侧,阻尼部内周与芯柱阻尼配合;阻尼部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阻尼部可沿着芯柱中心轴线方向弹性变形;阻尼部上还设有中心线平行于芯柱中心轴线的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中的路基结构可将路基接头和管桩分开运输,并可采用先安装后浇筑的方式,使得路基结构的安装更加方便安全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60879.5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0 , G06Q50/08 , G06F16/2458 , G06F16/2455 ,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检监测一体化健康状况评估体系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桥梁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包括结合使用的健康监测系统和现场检查部分,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管理系统、构件评级系统和损伤评估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传感器系统的检测数据和预设数据库;构件评级系统用于对桥梁构件进行重要性、危险程度及易损性评级;损伤评估系统用于评估损伤评估状态;现场检查部分包括常规检查、详细检查以及特殊检查以评估构件的损伤状态。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体系的使用方法。该体系具有能够科学地指导工程决策,对桥梁实施有效的保养、维修与加固工作,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优点。本发明适用于桥梁结构检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22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15784.2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索面同向回转斜拉索-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包括桥塔、锚碇、主梁、斜拉索、悬索、吊索等。中跨采用四索面拉索和吊索,交叉吊索区转化为双索面拉索和吊索;边跨主体采用四索面全斜拉型式,尾端交叉吊索区采用双索面拉索和吊索,形成悬吊辅助跨;桥塔塔顶设置空间双悬索鞍座,其下分层设置斜拉索同向回转鞍座,形成套箍承压结构。由此,构造出一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重协作体系桥梁。本发明提升了桥梁整体刚度,实现了体系平顺融合,系统解决了体系交界处桥面锚固繁杂、主梁压力间断、边吊索和斜拉索尾索应力幅高的传统问题,根本改变了桥塔锚索区的应力状态,表现出巨大的技术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02015.1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桥的行车振动控制装置,是在工字钢梁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横向减振结构,该横向减振结构是在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上设置有“凸”型基座,“凸”型基座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柱体,竖直柱体与“凸”型基座的侧面连接第一套杆,竖直柱体外侧面固定连接轴承支架,轴承支架外侧转动连接轴承,轴承外侧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竖直柱体上部滑动连接有从动推杆,从动推杆的外侧面有从动齿条,并与主动齿轮啮合;同时主动齿轮与主动套杆的一端固连;主动套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较与混凝土桥面板上的另一垫板固连;两桥墩之间设置n根竖直套杆,且呈“叉”型分布。本发明不仅能减少竖向振动,还能有效提供水平阻尼,以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02018.5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桥的碰撞减振装置,是设置于钢‑混组合梁桥相邻桥墩的工字钢梁之间,并由金属箱内两侧对称设置的碰撞机构和中间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组成;该调谐质量阻尼器由多个套杆组成并垂直焊接在金属箱的顶部和底部,每个套杆上套装有弹簧,并在弹簧的中部串接有小质量球,通过刚性杆连为一体;该碰撞机构是在金属箱的顶部和底部上分别通过连接件设置有刚性板,在刚性板上贴附有粘弹性材料层,其间设置有大质量球,通过刚性杆与互连为一体的小质量球相连。本发明旨在减小钢‑混组合梁桥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反应,从而达到耗能减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5522.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向不等高钢板组合梁桥及其构建方法,横向不等高钢板组合梁桥包括桥面板、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桥面板下方设有多个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多个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梁的高度高于第二主梁,相邻第一主梁之间设有第一横隔板,相邻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第二横隔板,相邻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第二横隔板。钢板组合梁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具有显著的力学性能和造价优势。当其被应用于具有显著车道荷载差异的桥梁上时,若仍采用横向等高布置,会造成极大浪费。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构建方法,可以根据桥梁跨径、桥梁总宽度以及设计车道荷载完成主梁的布置及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2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711115784.2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索面同向回转斜拉索‑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包括桥塔、锚碇、主梁、斜拉索、悬索、吊索等。中跨采用四索面拉索和吊索,交叉吊索区转化为双索面拉索和吊索;边跨主体采用四索面全斜拉型式,尾端交叉吊索区采用双索面拉索和吊索,形成悬吊辅助跨;桥塔塔顶设置空间双悬索鞍座,其下分层设置斜拉索同向回转鞍座,形成套箍承压结构。由此,构造出一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重协作体系桥梁。本发明提升了桥梁整体刚度,实现了体系平顺融合,系统解决了体系交界处桥面锚固繁杂、主梁压力间断、边吊索和斜拉索尾索应力幅高的传统问题,根本改变了桥塔锚索区的应力状态,表现出巨大的技术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221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11405233.X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斜拉桥同向回转拉索的张拉方法,具体张拉操作如下:逐股安装同向回转拉索钢绞线索股,对称等值张拉该索股至一设定初值的中间张力,同步测量已张拉索股张力变化,直至所有索股安装张拉完毕;由测量结果预测出第二轮索股张拉力控制值,再次逐股对称等值张拉索股,至理论张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斜拉桥同向回转拉索进行对称精确张拉的方法,解决了同向回转拉索采用钢绞线拉索传统的单股张拉索股方式,张拉时需反复调整,损伤鞍座内索股的问题,推动了同向回转拉索技术的实用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099017.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101/3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弹性混凝土抗震挡块,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两端上表面相对设置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底部内壁设有十字槽;弹性挡块,所述弹性挡块插设在所述预留槽内,且弹性挡块与所述预留槽之间的缝隙内浇筑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其中,所述弹性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预留槽内的纵向端、与所述纵向端垂直设置的横向端,所述纵向端的底部中间位置交叉设置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且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卡设在所述十字槽内,所述横向端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施工简单、快速,损坏后可立即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22903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19049.X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斜拉桥分丝夹持型鞍座的设计方法,具体设计操作如下:建立斜拉桥结构计算模型和鞍座两端不平衡索力计算模型,采用桥梁结构计算程序计算鞍座两端最大不平衡索力及相应的鞍座两端索力,对已知拉索与鞍座间摩擦系数的鞍座进行最大不平衡索力下的抗滑移安全系数计算,根据抗滑移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判定是否及如何采用分丝夹持型鞍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斜拉桥鞍座按承载要求进行设计的方法,提高了斜拉桥鞍座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