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1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180049.4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附着于支座上,仅能起到防浪溅和防尘的作用,无法阻挡水的浸泡,提供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包括上预埋板、下预埋板、上压板、下压板以及防水罩,上预埋板与上部梁体连接,下预埋板与下部墩台连接,防水罩上部通过上压板与上预埋板连接,防水罩下部通过下压板下预埋板连接;防水装置与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用于放置桥梁支座;本发明的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将处于密封空间内的支座与水环境完全隔绝,实现了支座的防水,为支座的服役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寿命。

    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1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0049.4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附着于支座上,仅能起到防浪溅和防尘的作用,无法阻挡水的浸泡,提供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包括上预埋板、下预埋板、上压板、下压板以及防水罩,上预埋板与上部梁体连接,下预埋板与下部墩台连接,防水罩上部通过上压板与上预埋板连接,防水罩下部通过下压板下预埋板连接;防水装置与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用于放置桥梁支座;本发明的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将处于密封空间内的支座与水环境完全隔绝,实现了支座的防水,为支座的服役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寿命。

    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94783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406297.1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附着于支座上,仅能起到防浪溅和防尘的作用,无法阻挡水的浸泡,提供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包括上预埋板、下预埋板、上压板、下压板以及防水罩,上预埋板与上部梁体连接,下预埋板与下部墩台连接,防水罩上部通过上压板与上预埋板连接,防水罩下部通过下压板下预埋板连接;防水装置与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用于放置桥梁支座;上述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将处于密封空间内的支座与水环境完全隔绝,实现了支座的防水,为支座的服役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寿命。

    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72287.3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擦摆支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依次滑动配合的上座板、中座板、球冠衬板、下座板;还包括与中座板、球冠衬板同轴且与中座板或球冠衬板连接的拉栓;当拉栓与球冠衬板连接时,所述拉栓穿过中座板与球冠衬板连接且与中座板形成滑动摩擦副四;当拉栓与中座板连接时,所述拉栓穿过球冠衬板与中座板连接且与中座板形成滑动摩擦副四。本发明在实现减隔震功能的同时,能抵抗拉力;从而更好的保护结构体系。

    一种基于多阶段耗能的防落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6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94114.1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阶段耗能的防落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耗能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于桥墩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设于桥梁上部结构底端;所述耗能部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其包括:索具及阻尼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耗能部件牢固固定在桥梁合适位置,同时,在桥梁震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索具及所述阻尼部件逐步实现包括所述索具由静态到拉紧、所述阻尼部件内部转动发挥转动型摩擦阻尼作用、以及所述阻尼部件内零部件进入屈服状态的多阶段耗能减震作用,有效缩短所述防落梁装置整体长度,进而解决安装空间要求大和阻尼器下挠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