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7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420910.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F24S20/30 , F24S50/20 , F24S3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折展机构的便携式聚能灶及其运行方法,该聚能灶包括层叠折展装置、光能跟随装置、棘轮齿轮升降装置和下盘,层叠折展装置和光能跟随装置分别设置于下盘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棘轮齿轮升降装置设置于下盘上,层叠折展装置负责展开收缩作业,起聚焦太阳能的作用,光能跟随装置用于聚能灶的匀速转动,棘轮齿轮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层叠折展装置倾斜,实现层叠折展装置接收太阳能的角度调节。本发明将折展机构技术与层叠排列原理技术相结合,使仿生聚能灶轻量化,减小了聚能灶的占用空间,减小了体积,便于携带,追随装置上的单项液压阻尼器将流体的重力势能代替电能驱动旋转,节省了能源消耗,使得太阳灶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3549.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1M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蝶阀阀轴轴向密封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第一气动蝶阀、环境模拟组件、传感器组件、第二气动蝶阀依次设置在主管路上,燃气发生装置通过第一气动三通球阀与主管路连接,污染气体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气动三通球阀与主管路连接,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沿轴向均安装有轴向密封组件和套设于轴向密封组件外的轴向密封盖,轴向密封盖内设置有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一烟雾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在轴向密封组件外侧安装轴向密封盖,使其形成密闭空间,在其中安装第一烟雾传感器来检测颗粒物浓度,来判断阀轴的轴向密封性,整个系统只需要制备一次测试气体,就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封性,更加节能且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7217.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小组立自动装配系统,包括:输送平台、点焊装置、抓取装置、控制装置;输送平台包括传送机、升降装置和固定装置;点焊装置包括可移动门架、点焊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抓取机器人和抓取机构;控制装置包括双目视觉相机和控制器。本发明可有效完成船舶小组立结构件的底板和筋板两个端头的自动装配焊接作业;输送平台中固定装置可固定底板,控制底板的形变;抓取装置中的抓取机构可以固定筋板,控制筋板的形变;底板和筋板的精准高强度固定保证高精度和高质量装配焊接作业的顺利完成,点焊装置和抓取装置根据底板和筋板的坐标信息更行作业模块程序进行装配焊接作业,更方便、快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70873.8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燃气蝶阀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燃气发生装置、进口侧气动蝶阀、气体加热装置、出口侧气动蝶阀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燃气发生装置通过第一气动三通球阀和主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气动三通球阀和主气体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气体加热装置出气口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出口侧气动蝶阀出风口处的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出口侧气动蝶阀上的第一烟雾传感器。有益效果:该试验系统通过燃气发生装置发生气体二次加热并调压的方法以满足严格的试验要求。试验气体可经过气体加热装置与冷却装置循环多次利用进行多组变量试验,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气体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5395.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建造的胎架系统,包括胎架组件、胎架布置板、分段支撑部和控制器,胎架组件安装在胎架布置板上,分段支撑部至少安装在两个胎架组件上,分段支撑部至少设置两组,胎架组件包括胎架本体、安装在胎架本体上的升降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支撑安装架以及安装在支撑安装架和升降装置上的采集组件,控制器与升降装置和采集组件分别信号连接。采用分段支撑部和胎架组件的配合使用,采用面接触方式,使得分段支撑部与分段船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防止了应力集中对船舶分段曲面造成破坏,不仅有效地保护船舶分段曲面,更提高了船舶分段建造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0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0835679.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复合材料初始参数,建立复合材料结构受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模型;基于应力模型,计算复合材料结构中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在工艺范围内的局部敏感性;根据三维稳定性判断标准,确定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的参数稳定域;基于遗传与粒子群混合算法对参数稳定域内的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进行分析,获得最优强度下的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组合。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基础上,获得最优强度下的铺层角度及纤维体积含量组合,不但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结构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而且使得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得到了优化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609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5292.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XGBoost模型的多特征融合刀具健康状态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包括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与刀具磨损相关的物理量;信号处理模块对物理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特征提取;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XGBoost算法分别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筛选,将筛选的特征取并集进行融合并降维;算法模块将降维后的特征作为输入特征,使用回归、分类模型分别进行预测,得到刀具磨损值和刀具磨损状态;预测模块根据回归、分类模型的输出进行对比,确定预测的刀具磨损状态。使用随机森林和XGBoost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筛选,得到与磨损值相关性强的特征,减少模型计算时间。回归、分类模型的对比得到预测结果,提高刀具健康状况评估的精度和速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3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18148.9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3B7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误差累积原理的船舶分段焊接变形动态补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船舶分段焊接过程中多道焊接工艺参数以及每个参数对应的焊接变形量;以焊接工序的误差累积为基本原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分段焊件各工序逐层累积变形误差补偿模型;利用补偿模型得到补偿数据,通过模型误差补偿方法,采用累积补偿方式不断动态调整各焊接工序工艺参数,得到最优的焊接工序工艺参数。本发明可有效针对船舶分段焊接全过程进行动态参数调整,实现对焊接误差的补偿,得到最优的焊接工序工艺参数,有效控制焊接件的最终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14750.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涂装备的管线智能收放装置,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矢量变频器、张力传感器、编码器、PLC控制器、管线卷筒、往复排缆装置、回转接头、电滑环和线缆,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管线卷筒,往复排揽装置包括排揽丝杠、丝杠螺母和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光杠、导向套和导向轮,导向套滑动安装在导向光杆上,导向套与丝杠螺母连接,导向套上设有导向轮,线缆缠绕在管线卷筒上,其出揽端从导向套和导向轮之间穿出。本发明通过矢量变频器、PLC控制器以及三相异步电机实现对管线卷筒转速的无级调速和变向,同时通过往复排揽装置实现了线缆的有序排放,降低了线缆的磨损,防止线缆内部的供料管和供电线在转动时缠绕。
-
-
-
-
-
-
-
-
-